平仄两用字汇编(三)
(2018-09-21 12:35:59)
标签:
平仄两用字汇编周拥军文化 |
分类: 我的诗论 |
七 阳
当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担(dn )~。~时。应~。瓦~。
例句:风物卷帘都在眼,湖山如画恰当头。——周南《阙题》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释义:恰~。适~。妥~。~做。
例句: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王维《送慕毋潜落第还乡》
傍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偟。~薄。
例句:绕栏忽见思傍徨,造化功深莫可量。——潘阆《寄六合县尉郭承范》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释义:临近。如:~晚。依山~水。
例句: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郑思肖《春日登城》
量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计测;揣测。如:计~。估~。思~。打~
例句:今秋归去定,何必重思量?——白居易《重咏》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释义:数~。质~。度~。气~
例句:鬓丝今夜不多黑, 酒量彻明无数宽。——范成大《问月堂酌别》
将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介词。如:~要。~至。~才。
例句: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释义:名词。如:~相。~令。~帅。~校。
例句:若非天上神仙宅,须是人间将相家。——韦庄《令狐亭》
蒋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植物名。如:~山(钟山)。白~(茭白)。
例句:五亩山园郁桑柘,数椽茅屋映菰蒋。——陆游《秋日徙倚门外久之》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二养
释义:姓。
例句:薙草烦君开蒋径,漱醪容我著陶巾。——晁补之《廷贤求赋先春亭》
强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健壮。如:~壮。~大。刚~。~烈。
例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二养
释义:固执。如:~迫。勉~。倔~。
例句:紫色蛙声真倔强,翠华龙衮暂徘徊。——刘子翚《北风》
庆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发语词。
例句:无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四敬
释义:祝贺。如:~贺。~祝。~幸。~典。~功。
例句:每与邻翁相庆社,醉歌不惜酒樽空。——高质斋《田园偶兴》
抢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碰,撞。如:呼天~地。
例句:无端太史头抢地,安得扬雄赋上天。——陈傅良《和丁少詹韵》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二养
释义:争先,夺取。如:~先。~占。~劫。~夺。
例句:百忧虽抢攘,一榼奈芳醇。——张耒《齐安秋日》
相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动词。交互。如:互~。~等。~思。~识
例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红豆》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释义:名词。容貌。如:凶~。宰~。~册。~机。
例句: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汪洙《神童诗》
长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两端的距离。如:~空。~夜。~歌。~短。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二养
释义:生长。如:年~。成~。增~。~大。
例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指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藏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动词。隐避;收存。如:蕴~。收~。~品。~书。
例句: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尽贫。——赵良坡《隐居》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释义:名词。如:宝~。道~。~蓝。
例句:宝藏如山席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文天祥《哭崖山》
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下平八庚
释义:~走。~踪。言~。五~
例句: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庾信《寄王琳》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四敬
释义:学~。
例句:学行文章彻九重,故旌闾里振颓风。——钱可则《招贤里》
创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伤。如:~伤。~口。
例句:余寒驾春风,入我征衣裳。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王安石《余寒》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释义:开始。如:~造。开~。~立。
例句:风经御寇仙游外,野识裨谌草创馀。——宋祁《官下》
丧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跟死了人有关的事。如:~事。~礼。~假(jià)。治~。吊~。
例句:两楹终昔梦,五鼎继前丧。——王安石《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释义:丢掉,失去。如:~失。~生。~偶。~胆。沮~。~权。
例句:外物悠悠无得丧,春郊终日待相迎。——王安石《闻和甫补池掾》
浪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沧~。
例句:荷衣尘不染,何用濯沧浪。——戴叔伦《春江独钓》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释义:大波。如:风~。巨~。放纵。如:放~。流~。~迹。
例句: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李白《鹦鹉洲》
慷(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上平七阳
释义:情绪激昂:如:~慨。大方。如:~慨解囊。
例句:春色真无赖,羁人自慨慷。——晁说之《春色》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二养
例句:慨慷陆公奏,详明贾谊书。——魏兴祖《挽薛艮斋》
傍
1.
平水韵目次:上平七阳
释义:侧近,偏斜。如:~门。~蹊。
例句: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李白《白鹭鸶》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释义:靠近,临近。如:依~。~晚。
例句: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白居易《曲江早春》
吭(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喉咙,嗓子。如:引~高歌。
例句:新晴乾蝶翅,微暖滑莺吭。——陆游《春晴》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二养
例句:关关咔清吭,蒨蒨发未蕤。——梅尧臣《殿幕闲兴》
亢(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高~。
例句:无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例句:近闻急诏收群策,颇说新年又亢阳。——王安石《读诏书》
忘(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不记得,遗漏。如:~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例句:吹笛梦来犹记曲,
爱歌老去未忘讴。——梅尧臣《依韵和偶书相留》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三漾
例句:南上欲穷牛渚怪,北寻难忘草堂灵。——王安石《雨花台》
望(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看。如:~见。眺~。张~。探~。声~。
例句: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王勃《秋江送别》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三漾
例句: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卢照邻《陇头水》
防(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戒备。如:~止。~备。预~。~范。~守。边~。海~。~堤。
例句: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李绅《却过淮阴吊韩信庙》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三漾
例句:无
障(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七阳
释义:遮挡:~蔽。~翳。~碍。故~。~眼法。一叶~目,不见泰山。
例句: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三漾
例句: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王维《出塞作》
八
庚
更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改变。如:~生。~正。
计时单位。如:三~。~鼓。~漏。
例句: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四敬
释义:愈加,再。如:~加。~好。~上。
例句:湘妃旧竹痕犹浅,从此因君染更深。——刘禹锡《酬端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
横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与“竖”、“直”、“纵”相对。如:~幅。~向。~斜。纵~。
例句:湖海凄凉身跌宕,杯觞豪举笔纵横。——陆游《书意》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四敬
释义:凶暴、不讲理。如:蛮~。强~。~暴。意外的。如:~财。~祸。
例句:白浪黏鲛鳄横,梦中识路亦何为?——陆游《建安遣兴》
并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州。~驱。
例句:并州自古近胡地,牛酒常行十万兵。——梅尧臣《送薛十水部通州并州》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三梗
释义:~拢。~驾。~且。
例句:唯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王禹偁《寄状元孙学士》
令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地名,姓氏。如:~孤。交~。
例句:岂唯绝言语,奔走极使令。——元稹《乐府古题估客乐》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四敬
释义:法~。县~。时~。小~。~尊。
例句:长江无月令,氛祲日胚胎。——晁说之《感事》
盛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动词。~饭。~器
例句: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万年。——张籍《短歌行》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四敬
释义:形容词。兴~。~衰。~大。~名。
例句:秋晚田畴盛,朝光市井喧。——王维《早入荥阳界》
正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月。
例句: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杜甫《元日示宗武》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四敬
释义:与“歪”相对。如:~义。~气。~好。~色。
例句: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宁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安定。如:安~。~谧。~静。
例句:梨枣从来数内丘,大宁河畔果园稠。——范成大《大宁河》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释义:情愿,如:~肯。~死不屈。岂,难道。如:王侯将相,~有种乎?
例句:家贫不与身添业,病久宁非天儆予?——陆游《病中遣怀》
迎(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接。如:~接。~送。往迎。常特指迎亲。
例句: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谭嗣同《除夕感怀》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四敬
例句: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王维《赠刘蓝田》
瞪(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用力睁大(眼睛)。如:~目。~眙。迷~。
例句:十年瞪赏慰,万里隔招寻。——卢照邻《酬张少府京之》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例句:高楼客散杏花多,脉脉新蟾如瞪目。——温庭筠《夜宴谣》
檠(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灯架。如:灯~。孤~。
例句:梦断酒醒山雨绝, 笑看饥鼠上灯檠。——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四敬
例句:先生命子却从我,小窗短檠共灯火。——杨万里《送刘觉之皈蜀》
莹(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光洁,透明。如:晶~。~白。~澈。~洁。
例句:白屋还施纷,莹莹雪不如。——虞淳熙《闲适仿白氏体》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例句:光明疑不夜,清莹欲无坤。——王安石《陪友人中秋夕赏月》
九
青
暝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九青
释义:黄昏:如:~色。
例句:浮烟暝绿草,泫露冷黄花。——王安石《秋夜》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释义:夜也。
例句:高柳阴浓烟欲暝,丛花红湿露初漙。——陆游《园中小饮》
溟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九青
释义:海。如:东~。北~有鱼,其名为鲲。~~。(形容昏暗)
例句: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王维《华岳》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四迥
释义:~涬。(自然之气混混沌沌的样子)
例句:一醉真成吞溟涬,三人曾共住蓬莱。——方岳《与蔡吏部林直院别江楼》
钉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九青
释义:名词。如:铁~。银~。
例句:细雨无声忽有声,乱珠跳作万银钉。——杨万里《过八尺遇雨》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释义:动词。如:~锤。
例句:临平放目渺无涯,莲荡苹汀不钉牌。——杨万里《过临平》
醒(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九青
释义:泛指头脑由迷糊而清楚。如:~悟。觉~。清~。猛~。
例句:不忍独醒孤尔去,殷勤为折一枝归。——王安石《城东寺菊》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四迥
例句:唤得放翁残酒醒,锦囊诗草不教空。——陆游《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
听(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八庚
释义:用耳朵接受声音。如:聆~。洗耳恭~。~凭。
例句: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清明夜》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例句: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赵孟頫《绝句》
十
蒸
乘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蒸
释义:动词。如:~车。~便。~机。~兴。
例句: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王令《纸鸢》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释义:名词。如:~舆。野~。量词。如:千~之国。
例句:大厦万间空有志,后车千乘更无期。——陆游《穷居》
徵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蒸
释义:“征”的繁体字。如:~求。~用。
例句:奉诏甘泉宫,总徵天下兵。——王昌龄《塞下曲》
2. 平水韵目次:上声四纸
释义:古代五音之一。宮、商、角、徵、羽。
例句:青黄未胜沟中断,宫徵何殊爨下焦?——陆游《书怀》
兴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蒸
释义:~盛。~旺。时~。~亡
例句:但能烂醉三千日,楚汉兴亡总不知。——陆游《杂感》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释义:情绪。如:~味。~致。豪~。雅~。游~。扫~。即~。助~。
例句:不辞乘兴出,病足畏深泥。——张耒《雨中》
胜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蒸
释义:超过。如:~似。
例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释义:打败对方。~负。~败。~地。~景。
例句: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苏辙《赤壁怀古》
称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蒸
释义:名号。如:~呼。名~。赞扬。如:~赞。~许。
例句: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题刘二十八使君》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释义:适合:如:~心。~职。相~。匀~。对~。
例句:终宜向辽廓,不称在泥涂。——白居易《答裴相公乞鹤》
应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蒸
释义:~当。~该。
例句:寂寞谁相问,只应君自知。——张籍《酬韩庶子》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释义:~对。顺~。适~。~酬。
例句:浦干潮未应,堤湿冻初销。——白居易《新春江次》
凭(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蒸
释义:仗恃。如:~借。~信。任~。~空。
例句: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孟浩然《寻天台山》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五径
例句:莫凭水窗南北望,月明月暗总愁人。——白居易《舟夜赠内》
十一尤
不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一尤
释义: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例句:傍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杜甫《夏日李公见访》
2. 平水韵目次:入声五物
释义:副词。否定。如:~去。~多。~法。~料。
例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瓿(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一尤
释义:古代容器名,陶或青铜制。如:酱~。酒~。
例句:无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五有
例句:一生非浪苦,酱瓿会相知。——杨万里《和陆务观惠五言》
偻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一尤
释义:~罗。佝~病。
例句:坐上有人正愁绝,胡儿便道是偻罗。——文天祥《渡瓜洲》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七雨
例句:弯曲。如:上~。~背。俯~。
例句:优娄比丘经论学,佝偻丈人乡里贤。——王维《辋川别业》
沤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一尤
释义:水泡。如:浮~。~泊。浪~。旋~。
例句:雨点轻沤风复惊,偶来何事去何情。——元稹《哭小女降真》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六宥
释义:长时间地浸泡。如:~麻。
例句:无
揉(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一尤
释义:用手来回擦或搓。如:~擦。~搓。~眼睛。
例句:树捧山烟补缺云,风揉花雨作香尘。——杨万里《宿小沙溪》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五有
例句:中心卒无累,外物任相揉。余方寓之乐,自号闲人叟。——徐积《花下饮》
蹂(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一尤
释义:践踏。如:~踏。~躏。
例句:践蹂清野尘,原草不能碧。——五迈《即事》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五有
例句:龙蟠虎踞地,永藉藩篱守。六朝或易之,戎马辄腾蹂。——陈造《泊府口》
十二侵
任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二侵
释义:负荷。姓。通“壬”。
例句: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白驴?——李贺《苦昼短》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七沁
释义:信~。~从。一~。~何。
例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禁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二侵
释义:耐受。如:~受。不~。
例句:长恐此时泪,不禁和恨流。——马戴《将别寄友人》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七沁
释义:制止。~欲。~闭。~地。~忌。
例句: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杜牧《洛阳秋夕》
沈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二侵
释义:通“沉”,没入水中,跟“浮”相对。如:~舟。
例句: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沈。——阮籍《咏怀诗》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六寝
释义:姓氏。如:~约。
例句: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吟(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二侵
释义:唱。如:~咏。~诗。噤~。长~。
例句:幽禽叶底吟风久,残雨枝间照日明。——陆游《雨晴》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七沁
例句:无
妊(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二侵
释义:怀孕。如:~娠。~妇。~身。怀~。
例句:诗酒心襟。对好景良辰似有妊。——葛长庚《沁园春》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七沁
例句:女妊朱砂男孕雪,北藏荧惑丙含壬。——彭晓《参同契明镜图诀》
十三覃
覃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三覃
释义:蔓延。如:~~。~思。
例句:陈州亦是天朝地,好为疮痍雨露覃。——郭忠恕《送田表圣出知陈州》
2.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六寝
释义:深广。如:~志。~平。~庆。
例句:劲覃不随风偃去,孤桐何意凤飞来。——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担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三覃
释义:肩挑。如:~负。~任。~当。~待。
例句:卖来卖去无人买,我不担当与阿谁。——沈周《次韵天台陈勉卖痴呆四绝》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八勘
释义:名词。~子。扁~。重~。~板。
例句:拄杖了疲担,行人憩痛肩。——杨万里《夜热不寐起步溪上》
憨(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三覃
释义:痴呆。如:~子。~痴。天真,纯朴。如:~直。~厚。
例句:从今放下乐清虚,做个憨憨暮故。——谭处端《西江月》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八勘
例句:无
颔(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三覃
释义:下巴。如:咽~。下~。~雪。点头。如:~首。~颐
例句:无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七感
例句: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白居易《东南行》
三(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三覃
释义:数名。表示多次或多数。如:~思而行。~缄其口。~国。
例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八勘
例句:无
探(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三覃
释义:寻求;打听;看望;头或上体伸出。如:~试。~听。~亲。~身。
例句:元夕何妨过,花朝又试探。——弘历《月》
2. 平水韵目次:去声十五翰
例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十四盐
占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四盐
释义:~卜。~卦。
例句:龟卜占休泰,医方校阙讹。——陆游《病减》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九艳
释义:据有。如:~据。霸~。强~。~理。
例句: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渐(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四盐
释义:浸。如:~渍。~染。东~。加剧。如:~进。~~。~次。~悟。
例句:今日东渐桥下水,一条从此镇常清。——张辞《上盐城令述德诗》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八俭
例句: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砭(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四盐
释义:石针扎皮肉治病;如:~石。~针。引申为刺或规劝。如:~灸。针~
例句:老至那容却,狂来未易砭。——陆游《雨中作》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二十九艳
例句:人欲见挤真砭石,身宁轻用作投琼。——陆游《梦断》
崦(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四盐
释义:~嵫,山名,在中国甘肃省;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如:“日薄~~”。
例句:流光冉冉迫崦嵫,常抱秋风宋玉悲。——陆游《秋兴》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八琰
例句:山崦桑麻路,柴门鸟雀声。——陆游《湖山》
十五咸
监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五咸
释义:督察:如:~察。~控。~听。牢狱:如:~狱。~禁。
例句:明月本无心,谁令作寒监。——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
2. 平水韵目次:去声三十陷
释义:名词。如:太~。古同“鉴”。借~。
例句:傍沼人窥监,惊鱼水溅桥。——苏轼《桃花》
嵌(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五咸
释义:把东西填镶在空隙里。如:~入。镶~。
例句:昔年有迁客,携手醉嵌岩。——苏辙《题三游洞石壁》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七感
例句: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岑参《江上阻风雨》
巉(平仄互用,意义相同)
1. 平水韵目次:下平十五咸
释义:山势高峻。如:~刻。~岩。~峭。~峻。~崖。~~。
例句:怪石巉巉上泬寥,昔人於此奏箫韶。——王安石《送崔左藏之广东》
2. 平水韵目次:上声二十九槛
例句:洞庭林屋旧游处,玉柱金庭路巉绝。——范成大《过松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