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指疑(五十五):李百药《奉和初春出游应令》
(2017-11-29 09:45:16)
标签:
李百药奉和初春出游应令周拥军文化 |
分类: 唐宋诗病举隅 |
奉和初春出游应令
李百药
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
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
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
评析:《奉和初春出游应令》是诗人随皇太子初春出游,太子赋诗后,应命奉和之作。自古应酬之作,大都写不尽善,此诗也不例外。其一,首联“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格律有误,与后三联失粘。此系早唐作品,到也情有可原。其二,首句末“苑”字与次句“田”字撞韵。此非大谬,也可姑且不论。其三,根据“水光浮落照”句,出游在日暮,一大群人出游,没一会儿,就“日斜归骑动”了,这就给人造成日暮出日暮归之假象,似乎情理不通。若改“落照”为“丽日”,将时间提前或模糊,便可说得通了。其四,“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句,时序有误。正月梅花,二月兰花,三月桃花。故须改“梅花”为“桃花”为宜,其次诗人隔二年方才见灼灼“桃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与诗意更为贴切。全诗若须律通、意通,则需大动手术。试改如下:“出苑鸣笳起,飞车下璧田。水光浮丽日,霞彩淡轻烟。柳色迎三月,桃花隔二年。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虽不见大好,但略有提升。明·胡震亨在《唐音统签》中有云:“大抵诗之作也,兴,上也;赋,次也;赓和,不得已也。”闻说当代词人大家寇梦碧先生,见人诗作如有奉和二字者,皆弃之不阅。诗者,发乎中情,比兴为上。若不能触情而动,不如不作也。
--------------------------------
李百药(564年—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深县)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隋文帝时曾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奏《封建论》,撰《北齐书》,作《帝京篇》。《全唐诗》存诗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