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韵丹心》序

(2016-04-13 12:10:11)
标签:

彭海祥

玉韵丹心

周拥军

文化

分类: 我的诗论
《玉韵丹心》序

我让孩子多读多背些唐诗宋词,孩子总是问我,为什么要背呀?有什么用吗?我回答说,记住一首诗词,他便成为你永远的朋友了。等你长大后,他能与你对话,能慰藉你的心灵,或在某一时刻突然溶解在你的血液里,成为你前行的力量。孩子自然不会懂得我的话,有体会的人应会懂得:生活中处处的诗,可以说,生活中无处不能以诗而言之,诗词是人民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或者说,是一种艺术再现的记忆。

彭海祥先生的《玉韵丹心》便是最好的例证。他所写和正是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心中的所思所感。文字显得真实而又朴素,没有浪漫主义,也没有现实主义,唯有“丹心”二字。宋代诗人韩元吉有诗云:“尘埃阅世丹心在,朱墨萦人两鬓华。” 大抵与彭海祥先生的心境无二。因为怀有这样的“丹心”,“玉韵”自然而成。唐白居易《将发洛中枉令狐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诗:“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玉韵”可以“醒酒”,真乃别具一格。彭海祥先生的“玉韵”有何特别之处,待我一一分解。

其一,游历山水。诗词创作与游历山水,人生羁旅是密切相关。山水诗是古典诗词与游历山水的最简单的结合,其特点是寄情于山水,于山水之中寻生活的情趣。作者借对山水的描写,融入对于人生变化的感慨,抒发自己的情怀。王维可谓是将诗歌创作与山水结合的代表。其诗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格。王维诗诗如画卷,美不胜收,其诗画合一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山水诗中。譬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有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彭海祥先生喜欢周游,祖国大江南北,世界名山大川都有旅行,一路行来,所思所感,自然发诸笔端,颇见风情。譬如《广宁碧翠湖》:“水岸青山秀,澄湖泛绿漪。游人闲路过,欲采翠娇枝。”平白如话,却是出手不俗,一个“泛”字,一个“娇”字都有千钧之力,将广宁碧翠湖的“绿”写得活灵活现,并借游人道出了自己“欲采翠娇枝”的那种不禁不由的喜悦之情。其手法着实高等。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所谓“仁者”则是仁义之人。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彭海祥先生的情趣,在此便能窥见一二。另则,明朝的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王国维亦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是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彭海祥先生也概莫能外,从《广宁碧翠湖》中也能感受到这种特别的情感,难禁的,由心底自由泛起的欢喜之情,令人感同身受。一种散淡、闲适、美好的情怀不由地勾留在心间,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

其二,咏物抒怀。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作者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自己人文思想。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或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譬如黄巢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诗咏菊,一反文人笔下菊花孤高绝俗、落落寡合之传统,赋予菊花以顶风傲寒,战天斗地之精神。秋风瑟瑟,万木凋零,满院菊花,沐寒挺立,迎风怒放,其香幽冷,其艳生辉。却没有蜂飞蝶舞,颇有几分冷落凄清,可是菊花幽香不减分毫。表现了菊花不屈的精神,实际这是隐喻农民起义军意志坚定,作风顽强,具有一种挑战权贵,敢做敢为的战斗精神。三、四两句是作者的浪漫幻想,颇能见出诗人的豪情壮志。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开放,共享春光。这种激情想象集中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值得注意的是,“报与桃花一处开”还体现了作者朴素的平等观念。另外,“他年我若为青帝”尽管是一种假设,一种想象,一种幻想,可是却表现出诗人不屈从命运的摆布,主宰自我的豪情;实际上也是农民起义领袖要推翻旧政权,为大众谋幸福的理想写照。彭海祥先生的咏物诗也不少,有一些诗词也颇见情怀。譬如《荷花图》:“荷叶清波胜绿海,莲花红透玉容开。风姿绰约霓裳舞,欲引彩蝶飞过来。”此诗是描写一幅别样的荷花图,前两句一是写荷叶之绿,二是写荷花之红,一红一绿,互相对比,到相映衬,别具美感。“风姿绰约霓裳舞”是写荷花的雍容华贵之态。“霓裳舞”又称“霓裳羽衣舞”,是一种唐代的宫廷乐舞。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由他宠爱的贵妃杨玉环作舞表演,代表唐代歌舞的集大成者。唐代大臣张说《华清宫》诗云:“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足见“霓裳羽衣舞”的空前盛况。借此形容荷花盛开之时的雍容富态,生动而形象,形成色彩繁富、充满动态感的画面。未句“欲引彩蝶飞过来”乃点睛之笔,明写“荷花”将“彩蝶”引将过来,但在这朴素的文字背后又另具深意,这也是作者以“荷”自喻,希望能得赏“识”,不负自己一腔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落寞心境。以笔下“荷花”的繁华来映衬自己背后“落寞”的心境,思想得到了升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三,讴歌爱情。在人类文明史上,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表现这个主题最为精练的文学形式便是爱情诗词。最早的中国情诗可能是《诗经》中的《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此之后,抒写爱情诗词的诗人可谓不计其数。诗人的浪漫情怀与爱情的浪漫特质碰撞在一起,自然要产生美丽的火花来。古往今来都不乏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爱情诗歌精品。譬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远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杨士弘、顾璘《批点唐音》中说:“此诗自是闺情,恐不泥在锦瑟耳。”“只是当时已惘然”个中意味,不由惹人肠断。彭海祥先生的对爱情无端的感谓,书中并不多见,但偶尔为之,却也精妙。譬如《月夜独斟》:“玉露一壶酒,依栏独自斟。举杯向明月,唯我见初心。旧梦时难继,伊人何处寻?千端还万绪,夜半泪温衾。”此诗朴素纯真,婉约动人。叙事流畅,情感深沉。“玉露”美酒也,元顾瑛《水调歌头·桂》词:“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你道“玉露浣人愁”——酒能浇愁,其实不然,依栏把酒独酌,只能是愁上更愁。“举杯向明月”,这里把李白的句子借来,李白更是一个愁人,怕是愁更甚也。李白的愁是“白发三千丈”,李白的愁是“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的愁是“举杯销愁愁更愁”。温情款款而又回味绵长,仿佛又回旧梦之中,尤其“唯我见初心”之句,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诚然不虚。愁从何来?—— “旧梦时难继,伊人何处寻?”原来是思念伊人,交待思念的原由,交待依栏把酒的原因。旧梦自然是不能再续了,伊人再也寻不着了,看似费语,却是情语,宋代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昭君辞》云:“情语既不通,岂止肠九回。”回肠百转,也不过如此,何况是“千端还万绪”。末句“夜半泪温衾”,其情切切,与我心有戚戚焉!

本来要说的话很多,有时却似一团乱麻,越理越乱,恐言多有失,只好作罢了。以上解说,只能是管中窥豹,但见一斑而已,期待读者有更多的发现。

是为序!

 

(作者系世界汉诗协会执行会长、《世界汉诗》杂志总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