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侠客记3:黄龙道人

(2013-01-16 09:44:22)
标签:

湘西侠客记

黄龙道人

周拥军

文化

分类: 湘西侠客记

    诗云:
    百年如一梦,洞里避秦游。
    余事且沽酒,多愁宜上楼。
    平生期转眼,有志待从头。
    朝阙如怀道,英雄早罢休?

 

    武陵索溪峪小镇。云雾刚刚散去,一些小商贩便开始树起招牌,当街叫卖。卖茶叶的,卖小吃的,卖狗皮膏药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仿佛云雾是他们的叫卖声给拨开的。太阳从云雾中渐渐露出来,万道金光直射向索溪峪小镇,小镇立刻热闹起来,人群熙熙攘攘的,一切都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
     向大坤信步来到小镇。向大坤已步入不惑之年,这些年来,遭遇风云变幻,神色略有些憔悴,但精神却丝毫不怠,身背青铜七星剑,一派王者风范。
    向大坤径直向不远处一位江湖道士走去。
    江湖道士在小镇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着道袍,文质彬彬,显得器宇轩昂。特别是他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可以洞察人的内心。
    道士高声叫嚷道:“算命,算命,占卜吉凶——”
    向大坤走过去问道:“先生,给我算上一卦如何?”
    道士见向大坤上来,赶紧从简陋的台子后面绕了出来,连忙施了一个礼道:“施主请——”
    向大坤深深还了一礼。
    道士道:“我看施主英俊潇洒,气宇不凡,一腔豪情,必定是仁人义士,当今英雄是也。”
    向大坤笑道:“先生,瞧我这身装扮,是谁也会说是跑江湖的。不过,义士不敢当,流落江湖倒是实情。”
    道士观色道:“施主眉宇之间有些灰暗,似有郁郁不得志之事,不妨说出来,让老夫为你解去。”
    向大坤似乎被道士说中内心,但外表丝毫没有表现,犹豫了一下,就近坐了下来,请问道:“那就请先生指点一二。”
    道士问道:“施主是算八字,还是卜卦?”
    向大坤微微一笑道:“依先生断命就是。”
    道士道:“命里只有八颗米。命里有的终须有,命里无的莫强求。我看还是算生辰八字吧!”
    向大坤实禀道:“在下系至元六年夏历三月二十六日东升之时所生。”
    道士默默一算,惊奇不已,随即纳头叩拜。
    向大坤慌忙起身,向后退了一步,惊道:“先生万万不可,在下如何担当得起如此大礼?”
    道士回道:“我当年曾掐算当今天下英雄八字,凡生庚之年、月、日、时,四个时分均为辰的,唯有夏国守将向大坤一人耳。辰属龙,君为真龙天子也,今日老夫幸得见天颜,怎敢不拜?”
    向大坤连忙扶起道士,赞道:“先生果真料事如神。实不相瞒,我乃巴蜀大盘龙峒峒主向肇云之子,夏国守将向大坤是也。国破家亡,如今流落于此,怎敢称真龙天子?”
    道士道:“非也,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自古天道使然,那朱元璋小儿,不也是一小和尚出身吗?”
    向大坤称是道:“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先生所言极是!敢问先生大名?”
    道士应道:“老夫李伯如,隐居武陵黄龙洞中,人称黄龙道人是也。”
    向大坤拱手道:“失敬,失敬!先生神机妙算,吾恨相见晚也。幸得五雷山张真人指点,才来索溪峪与先生一会。先生可否随我到附近的祥龙酒楼一叙?”
    李伯抱拳道:“恭敬不如从命!”
    李伯如立即收拾铺子里的活什,将书装进箱子内。
    向大坤和李伯如一前一后进了附近的祥龙酒楼。二人挑选了二楼临窗的桌子边坐下,从窗子俯览下去,仍可见小镇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店小二跑上前来问道:“二位客官来点什么?”
    向大坤喊道:“有顶好的下酒菜尽管端上来,决不会少店家一个铜钱。”
    店小二忙道:“我们小店有青椒腊肉,清炖竹鸡、大坛腌鱼、山菌火锅,都是下酒的好菜,要不给二位全端上来?”
    向大坤道:“好,都要。去吧,快点上菜。”
    店小二麻利地跑下了楼。
    少顷,店小二端将上来,另外还备有一壶“包谷烧”和炒米茶。店小二恭敬道:“这包谷烧和炒米茶是免费送的,二位请慢用。”
    向大坤忙为李伯如斟酒:“先生与我一见如故,年龄相仿,向某愿与先生结为兄弟,不知先生应允否?”
    李伯如将酒一饮而尽,谦让道:“恭敬不如从命,向兄,我先干为敬!”
    向大坤举杯也将酒饮尽:“李兄,请——”
    李伯如道:“听说向兄在大庸卫城做了乞丐,不知是真是假,为何今日又换了装扮?”
    向大坤应道:“我原是想在天门山寻找一故人,所以才装扮成乞丐,两年来一直找不着。前几日,身份暴露,大庸神捕朱虎正在寻我哩!这才换了装扮,躲在这里来了。”

 

湘西侠客记3:黄龙道人
插图:赵胜琛

    李伯如道:“向兄,这么东躲西藏也不是长久之计,当今天下甫定,群雄割据,朝廷苛政。湖广巴蜀一带土司藩王奋起举事,向兄胸怀大志,王者气概,何不招其旧部,揭竿而起,趁势而为,成就一番大业呢?”
    向大坤道:“我何尝不想,只是苦于没有建邦立业的大好基地。”
    李伯如道:“此外不远,有一处‘索溪寨’,由张家界、青岩山、索溪峪呈‘品’字状组成。山势崔嵬,峰顶高平,土肥水美,周围皆绝壁深渊峡谷,可开垦大片农田,极利于屯兵举事。”
    向大坤大喜,问道:“是谁现居山头?”
    李伯如道:“是我一挚友,人称七星老人。他极看不惯人间不平之事,常隐于山野,却喜交江湖侠士。”
    向大坤给李伯如夹菜,叹道:“不过我现在师命在身,待先办完后,再烦请李兄引见。”
    李伯如道:“向兄要办何事?是否需小弟帮忙?”
    何大坤从身后取出青铜七星剑。剑随意动,长剑出鞘,竟然铮铮作响。有诗为证:

 

    欲解琴囊马上横,长空惊雁骨铮铮。
    常怜剑下多狐鬼,更忆行中识俊英。
    不问功名轻富贵,唯将意气任平生。
    时人笑我吾难顾,化作龙泉日日鸣。

 

    李伯如一见,不由赞叹道:“莫非这就是江湖上传说的青铜七星剑?”
    向大坤正色道:“正是。我为夏国守将时,为一尼姑师父所赠,并传我七星飞剑绝技。但她叮嘱我,轻易不得使用,并且让我寻找天门后人,她还说,青铜七星剑归还天门山寺之日,必是天门山寺兴盛之时。天门山寺也将从赤菘山迁回来。只可惜这位高人并没有说出天门后人是谁,只说腕上有一黑色胎记。这位高人走后,我便苦练七星飞剑。但这门功夫需高深的内功才能修炼,我虽然苦练多年,仅得一点皮毛而已。”
    李伯如道:“向兄过谦了。小弟给你测一字,看能否给向兄指点迷津。”
    向大坤用筷子舔酒在桌子上写了一个“王”字,请道:“李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找得人,必在王土之上,且以‘王’测之,还请多多指教。”
    这时,祥龙酒楼一阵骚乱,几名官差气势汹汹地冲上了酒楼。
    一名衙役叫嚷道:“谁是黄龙道人?”
    李伯如起身应道:“我就是。”
    衙役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大声道:“是你?是你说天门山要冒黑水的?一月之期只剩下两天了,今日,大庸朱捕头请你一同去观天门水去。”
    李伯如拱手道:“烦请各位官爷转告朱捕头,明日我一定赶到天门山顶。若天门山水不能变黑,任凭朱捕头处置。”
    一衙役道:“像你这种人,我见多了。事到临头,还不是脚底溜油——想跑。但我们来了,想打歪主意,门儿都没有!”
    李伯如道:“今天我和兄弟聚会,望不要打扰雅兴。我李伯如顶天立地,从来说话没有不算数的。”
    衙役大喝道:“少啰嗦。小的只是依命从事。带走!”
    向大坤早就看不惯了,大喝一声道:“慢!”
    衙役扭头看了向大坤一眼,喝道:“你是谁?活得不耐烦了,想找死吗?也不看看你大爷是谁?”
    向大坤淡淡一笑,青铜七星剑飞剑而出,围绕衙役周身飞了一圈,直见寒光一闪,长剑割断了衙役的腰带。众人只见剑光一闪,长剑又飞入剑鞘。
    众衙役什么也没看清,腰带一断,裤子便滑了下来。众衙役从来没见过这么厉害的身手,吓得小便失禁,尿了一身。
    一个衙役失声叫了出来:“青铜七星剑!”
    向大坤朗声道:“有眼力!猜得很准,谁想见识见识!”
    这些衙役,多为草包。平常执强凌弱惯了,一见这阵势,心里想的就是保住性命,也顾不得官爷的脸面了,连忙跪下求饶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大侠饶命。”
    向大坤饮了一杯酒,怒道:“还不快滚!休得打扰我们兄弟喝酒的兴致。”
    衙役呆住了,犹犹豫豫的不肯离去。向大坤瞪了他们一眼,怒道:“还不走?是不是不要命了?”
    众衙役道:“我们是出来办差的,如果不带李道长回去,我们必定受责罚。到时候,也是生不如死。”
    李伯如见情形不好,又怕向大坤节外生枝,便抱拳道:“向兄,我就随这几位官爷走一趟。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向兄要找寻之人,离此地只有几州县而已,此人必会现身老司城,向兄可到那里碰碰运气。至于什么原因,容日后有时间再一一解释。”
    向大坤细想,若被官府缠住了,岂不坏了我的大事。于是对几位官差道:“你们几位要好生款待我的李兄弟,若有半点差池,我将取你们的脑袋!”
    几位衙役连忙点头称是。
    向大坤转身对李伯如道:“李兄,让你受委屈了,我一定去天门山看你。”
    李伯如拱手道:“向兄,我已掐算,天门山水变黑,天下大乱。向兄多多保重,青山不改,碧水长流,后会有期。”
    向大坤抱拳道:“后会有期。”
    几位衙役连忙扶着李伯如走下祥龙酒楼。
    向大坤朝楼外观望,目送李伯如一行到小镇的尽头,心中多有不忍,却也无可奈何。
    索溪峪的小镇依然人声鼎沸,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一路上,几名衙役围着李伯如前行。山风阵阵,道路两旁的树叶嗖嗖作响。李伯如的心也随着树叶的摇摆而七上八下。此去大庸卫城,虽然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但蹲大狱的滋味也是十分难受的。
    李伯如暗想,我必须哄住他们,以免在牢狱里少受煎熬之苦。
    一名衙役问:“李道长,天门山水真的会变黑吗?”
    李伯如应道:“我从来就没有算错过。黄龙道人的名号也不是吹出来的。”
    衙役道:“我就不信。如果你什么都算得出来?那么我问你,我娘子身上长得有一颗痣,请问你能算出长在什么位置吗?”
    李伯如道:“你测一个字吧。”
    衙役道:“我娘子的名字中有一个‘玉’字,就以‘玉’字测吧。”
    李伯如笑道:“‘玉’字有一点在腰部,想必你娘子的那颗痣在腰上了。”
    另一名衙役有些不服道:“瞎猫碰上死耗子——撞上了。我也测一个字。将‘玉’字的一点搬到头上,以‘主’字测测,您给说说我身上的痣长在什么地方?”
    李伯如开心大笑道:“你身上没有痣,但有一种东西也称得上痣了。”
    衙役问道:“这是何解?有就是有,无便是无。怎会似有似无呢?”
    李伯如道:“你本不是主子,而是小小的衙役,却以‘主’字测字,本末倒置。该痣不是长在脑袋上,而是长在尾椎上。既然长在尾椎,自然称不上痣,而是痔疮。‘主’字下面为‘王’,‘王’字三横一竖,这说明你的痔疮已经三年有余了。”
    这名衙役一时语塞,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他的痔疮因为饮酒过度,三年前就有了,这件事情除了他媳妇之外,他谁也没有提过。更谈不上有人知道他是三年前就长痔疮了。这些年,私自用了不少草药,也不见好转。
    愣了好半天,这名衙役才尴尬道:“真是太神了,又让李道长给说中了。”
    几名衙役得知又说中了,笑开了一片,对李伯如更加敬佩了。
    其中一个瘦的衙役问道:“如果天门水变黑,我们还可以吃上这碗官饭吗?”
    这是关系到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大家都洗耳恭听。
    李伯如道:“天门山顶冒黑水,天下从此大乱,新主将会横空出世。”
    衙役道:“谁都想天下太平,好好地过日子。东杀西杀的,我们脑袋都不知保不保得住。李道长真是位好人,我们兄弟绝不会亏待你的。”
    李伯如道:“众位兄弟,多多关照啊!”

    天门山顶即将冒黑水的预言,把大庸卫城的老百姓都惊动了。一个个都放下手中忙碌的活什,专门为自己放假一天,匆匆忙忙朝天门山而去。他们都殷切希望看到天门山水变黑这一奇观,传说这是三百年才有一遇的奇事。
    天门山上,气氛与往日格外不同。王县令设案坐在天门洞外,朱捕头威风凛凛地站在一侧,官兵守卫着主要山道,山谷里一派肃杀之气。
    天门山云雾紧锁,云海翻滚,团团的白云从天门洞穿山而过,好一派怒云飞渡的景色。随着行云不停地变幻,天门的景象也随时变幻万千,真是美不胜收。这正是:

 

    问谁惊动苍穹客,呼唤天风滚滚来。
    多少蓬莱心事里,云深不见越王台。

 

    众人上得山顶,个个挥汗如雨,但在这云雾之中,凉风嗖嗖,顿觉凉爽无比。不一会儿,又觉得有些冷了。大家不约而同地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互相取暖,都暗自后悔没有多带些衣物来。于是翘首巴望着山里的云雾散去,让太阳露出来,将万丈的金光送来,也好看见天门山水变黑的那一幕。
    王县令见时间差不多了,便高声朗道:“天门山乃仙山,因有天门洞而得名。登临天门山顶,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尽收眼底。远眺东有马头山,南有七星山,西有崇山和雄壁岩,北有黄石寨与青岩山;近观十六峰林,峰峰秀丽。山下大庸卫城,滔滔澧水河,蜿蜒曲折,斗折蛇行。是上苍赐福于我们大庸卫城的百姓。如今天下已定,皇上内整朝纲,外抵倭寇。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然则有极少数人,妖言惑众,大逆不道。胆敢口出狂言,竟然说天门山水今日变黑而三日不绝,又说黑水即出,天下大乱。说话之怪异,闻所未闻,岂不是别有用心。本县令今设案督办乱党李伯如一案,若午时三刻天门泉眼的水没有变黑,便依律处斩不赦。”
    话声刚落,人群中一阵骚动,官兵连忙上前阻止。
    有人在人群中喊:“如果天门山水果真变黑了怎么办?是不是就可以把黄龙道人放了?”
    下面有人纷纷议论:“黄龙道人占卜如神,预测吉凶,是我们老百姓的好帮手,千万不要错杀好人。”
    王县令将惊堂木在案几上猛地一拍。喊道:“大家安静,黄龙道人李伯如,妖言惑众,别有用心。倘若他占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本县推卸公务,百姓齐聚天门山,这全是拜他所赐。如果大家都口出狂言,引来纷争,大庸卫城不就乱套了吗?今天处置李伯如,是以儆效尤,望城中百姓不要为其所惑。”
    李伯如闻之,高声朗笑道:“天尊地卑,阳奇阴偶。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万物化生,气感而应,是故顺王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门、推王运、定六气、明地德、立人道、因变化、原终始。如今天门山水异变,黑水毕至,大祸之兆,百姓应团而聚之,共同抵挡这场灾难啊!”
    朱虎怒道:“死鸭子——嘴硬。都快到时间,你还说要出黑水。”
    李伯如毫无惧色,应道:“稍等片刻便知!”
    这时,云雾渐渐散去,太阳上到山顶,天门山慢慢明朗起来,天门洞顶,泉水依然如柱,水飞泻而下,排散开去,宛如一朵朵好看的梅花。
    朱虎道:“梅花水乃圣水,传说,谁人用嘴接得四十八滴梅花水,便可升官发财中状元。今日为击破妖言,欢迎大庸百姓勇敢接水,凡接得四十八滴梅花水,赏纹银一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你指着我,我指着你,都希望和自己身边的朋友一起去。终于,有几位胆大的走向前来。
    李伯如劝道:“各位乡亲,天门水变黑之时,便会有剧毒,是不能喝的啊!”
    朱虎大怒:“住嘴!我前几日便饮过这天门之水,都安然无恙。不知你中邪了,还是真不知天命?”
    几位壮汉没有听李伯如的劝告,大摇大摆地走向天门洞。一个个张嘴接饮“梅花水”。大伙咕咕地饮了一气,并没有什么大碍。
    其中一个人大声道:“这水甘甜得很。”
    李伯如悔恨地摇了摇头,他真不该让城里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件事,这反而害了他们。
    喝过“梅花水”的人来到官案前领赏银。突然一个壮汉鼻流鲜血,一下子瘫软了下去,其他几个人也跟着无声地倒了下去。
    王县令吓得一愣,朱捕头也觉得十分诧异。人群都为这一幕惊呆,不知所措,十分安静。
    一名官兵赶忙跑上去检验,经过仔细检查。他跑到王县令的案前报告道:“王大人,刚刚喝过梅花水的人已毒发身亡了。”
    王县令有些慌张,忙向朱虎讨主意,问道:“朱捕头,这如何是好?”
    朱虎道:“先将尸体抬下去。”
    几名官兵连忙把尸体抬下去。这时,人群中突然爆发开了。
     “天门山水变黑了。”“梅花水果真变黑了……”喊声、哭声汇成一片。
    朱虎定睛望去,刚才还清澈如珍珠的水流,突然在天门洞顶泉眼冒出一股黑烟。黑烟散去,便飞溅出一片黑色的墨汁水,将天门洞下面的红色的砂岩,染成一片漆黑。
    朱虎毕竟是高手,心神很快便定了下来。提气大声喊道:“大家休要慌张。黑水有毒,是有妖人作怪。大家现在依秩下山,衙门日后查明真相后,定会给百姓一个交代。”
    李伯如特别兴奋,他的预言终于成功了。但一想到死去的几位百姓,心口又十分的不是滋味。一时间自己也愣住了。
    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黄龙道人说准了,应该放了他。”
    大家互相议论纷纷道:“黄龙道人说准了黑水出现,必是神人,不可妄杀,不然会遭天谴的。”
    又有人道:“黄龙道人既然算得准,不如让他给我们算算天气,今年种什么,明年种什么,年年都有好收成,岂不是更好?”
    王县令一时不好下台,只好将乱摊子交给朱虎,吩咐道:“朱捕头,这里就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回去再向我禀报。”
    朱虎连忙道:“恭送王大人!”
    王县令上轿了,由官兵开道,一溜烟地离开了天门山。
    众人不肯离去,纷纷要求让官府给死者家属赔偿。
    朱虎怕迁怒众人,不好在大庸卫城混,便将怒火发泄在李伯如身上。
    朱虎道:“黄龙道人,今天的局面都是拜你所赐,为平众怒,我只有杀了你,向死者家属交代了。”
    李伯如道:“大丈夫死又何惧?只不过枉死在你的刀下,不值得罢了。这几位死去的百姓,我是劝告过他们的,全是你诱惑的,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朱虎道:“听你的口气,也算是一条汉子。那我刀使得快一点,免得你受苦。”
    话刚落地,刀已出鞘,刀如一旋涡向李伯如的头砍来。李伯如双眼紧闭,只等他砍下来。此时,只听见“咣当”一声,刀竟然落在地上,不曾伤到他分毫。
    只听见向大坤的声音喊道:“李兄,我来救你了。”
    李伯如睁开眼睛,只见七星剑在向大坤的周身上下飞舞,寒光闪闪。原来千钧一发之时,向大坤飞身直上天门山顶,用青铜七星剑挡住了朱虎砍来的刀。
    朱虎大惊道:“青铜七星剑!”
    向大坤笑道:“正是!朱捕头不是千方百计要找我吗?我来了。今日便要讨教讨教你的雪花刀。”
    朱虎道:“来得正好,省了我去找你的麻烦。”
    朱虎话落,身形变换,挥刀而至,身法之快,几乎没有人看清他是怎么出招的,向大坤移形换位,躲将过去。
    向大坤骇道:“想不到大庸卫城区区小县,竟然有你这么武艺高深的捕快,真是屈才了。”
    朱虎道:“厉害的还在后头呢!”
    雪花刀,讲究柔、飘、散、形、满。朱虎苦练十余年,已经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了。刀刀相扣,环环相连,而且刀气纵横。向大坤凭着灵活的身形,只顾躲闪,几乎没有还手的机会。
    向大坤大喊道:“李兄,我遇到厉害角色了,你自己想办法逃去,我可以纠缠住朱捕头。”
    李伯如拱了拱手,关切道:“向兄,小心呀!多多保重。”
    李伯如挣脱绳索。官差们大都敬仰李伯如,所以绳索捆得不是很紧,让李伯如轻易便挣脱了。李伯如赶紧向人群中跑,官差见他跑,装着追赶,实际上只是在朱虎面前装装样子罢了。
    向大坤且战且退,不知不觉退到天门山“云梦绝顶”。“云梦绝顶”崖壁边,霜染红叶,山花灿烂。向大坤起初驭气刚好可以抵挡住朱虎的雪花刀,时间一长,有些抵挡不消了。
    朱虎冷笑道:“听说你在千军万马之中如履平地,出入如无人之境,看来是夸大其辞了。”
    向大坤无退路可走了,只好使出七星飞剑最高最强的一招“七星高照”,一柄青铜剑,没了身形,宛如一股旋风,滚滚向朱虎而来。
    朱虎道:“有什么绝招尽管都使出来。我朱虎绝不怕你。”
    朱虎虽然嘴里这么说,但也不敢小瞧“七星高照”的威力。“七星高照”虽然剑法高明,但在向大坤使来,却少了很多力道。朱虎在八大公山得世外高人指点,艺成下山,功底深厚,且又内功外功兼修,功力自然高向大坤一截。加之,向大坤为江夏侯周德兴点名的钦犯,所以朱虎手上一点也没有留情,他想,抓住向大坤,升官发财自然不用说了,日后,自己一身功夫也可以为国家报效。
    朱虎凝集心神,使出全力。刀轻轻地从手中落下,化成一把刀,两把刀,渐渐地变幻成无数把刀,纷纷从天空而下,带着强劲的刀风,如箭一般刺向向大坤。刀剑相撞,火光四溅。青铜七星剑被撞开,“咣当”,青铜七星剑被深深地没入石岩之中。
    向大坤凌空而起,躲过“雪花飘飘”,驭气想把青铜七星剑从岩石中取出来。只不过,七星剑已经连剑柄都没入岩层之中了。他没能将剑拔出来,原来七星剑几乎是他和朱虎的内力打进去的,七星剑已经失去了灵性,不再听他的使唤了。
    朱虎咬牙切齿道:“向大坤,束手就擒吧!我就让你死个痛快!”
    向大坤道:“有本事我这条命你就拿去吧,能够死在雪花刀法之下,我也是十分荣耀。”
    朱虎道:“你的身手也错,如果你不背叛朝廷,说不定我们还能成为兄弟呢!不过,我是吃官饭,而你是流寇,生死对头,怪不得我不能留下你了。”
    说罢,朱虎掌力大至,一时间飞沙走石,天门山大风突起,雪花刀幻化出无数大刀,层层叠加在一起,劲气凌厉,且又精妙绝伦。朱虎出手毒辣,招招逼命,看来,是非要向大坤的小命不可。
    向大坤失去了青铜七星剑,左闪腾挪,虽然身法巧妙,仍是无法抵挡,身中一掌,口吐鲜血,一头栽下了山崖……
    朱虎收功,立于天门山顶,不由狰狞大笑。
    天门山洞泉水依然黑水一片。水如柱,排散如花,一朵朵黑色的梅花,在风的作用下,轻飘飘地向深崖飘去……

 

    词云:
    盖世英雄,执剑长吟,寰宇中来。最雄姿直气,无涂脂粉;仙风道骨,不染尘埃。万里青云,天门阔步,敢与飞鸿共匹侪。谁识得,吾白衣御史,卿相胚胎?
    时人休要费猜。入血雨江湖万事哀。看蒲草易凋,何如松茂;宝刀渐老,又遇鬼差。人世轮回,秋来春去,且信山花次第开。从今后,愿周游山水,野岭身埋。
                                          ——调寄《沁园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