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的嗓音

标签:
诗歌艺术格格曹文娟红酒周拥军杂谈 |
分类: 我的散文 |
初与曹文娟照面,是在诗人南枫的诗歌发布会上,她素雅之极,十分打眼。当南枫介绍她时,我们便随兴闲聊了几句,毕竟是第一次见,对女孩太热情是不礼貌的。不过她留给我两张名片,一张是画家萧宽给她的画的素描,寥寥几笔,便将她的秀雅勾勒出来了,我很是喜欢,至今还保留着。一张是某影视机构的,大概就是她工作的地方。这便为我们之间留下了后话。
回来之后,便找到了曹文娟的博客。想读她的诗,而曹文娟极少在她自己的博客发表诗的,更新的又极慢,是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后来便没与她联络了。她是女孩,得保持矜持,自然不会主动与我联络,我呢?也一直忙,日子总是混沌的,只好将一些美好的照面封存起来。渐渐地,便两相淡忘了。
2009年初,在世界汉诗协会元宵诗会上,曹文娟来了,起始我没有发现她,她猝不及防地蹿到我面前,差点让我愣住了,还是那么一份素雅,还是那份不经意间的感动,在我的心弦奏响了一个音符。反正生活的美妙,我是无法言说的。
当然,曹文娟给我更多的感动,还是她的诗。有时候,诗人与诗人之间,没有眼神,没有说话,相隔万里,但心却是相通的。他们之间的媒介,便是诗。因为诗,可以让人彼此铭记。
曹文娟的诗,是从心底呼唤出来的,或是用她美妙的嗓音热情歌唱的,为我所铭记,譬如《我不是格格》:
我不是格格
我不需要千亩庄园
来做我的家
我不希望那弥漫庄园上空的迷雾
阻隔我识途的目光
我不是格格
我不需要百屋大宅
来做我的栖身之所
我不希望那些百年的礼教、祖制章法
束缚我求知的欲望
我不是格格
我不需要几十个仆人
来做我的侍从
我不希望他们每日的辛勤劳作
使我变得手无缚鸡之力
我不是格格
我不愿意被家人当作秀女参选
我不希望为那个似曾相识的男人
毁了我追求爱的权利
曹文娟天生的美好嗓音,都在这首诗里。试想,一个现代女性,对“千亩庄园”“百屋大宅”不为所动,“不希望那弥漫庄园上空的迷雾/阻隔我识途的目光”
那一份眼界和那一份心境,怎能不会令人感动和欣赏呢?明代诗人徐祯卿说:“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诗之所以能感人,能够洗涤人的内心,是因为诗的共鸣性。诗所产生的共鸣,是诗人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曹文娟是一位才女,她的才情铸就了她坚强的品质。她的心灵的嗓音如此美妙,我一点儿也不惊讶。
我一直关注新诗的韵律,对曹文娟的这首诗,我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新诗界,大多数人都是反对用韵说的,但是我要说,诗是一门艺术,相信没有人会反对我。但艺术的属性是什么?限制性。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艺术。艺术是一种创造劳动,是一种精神升华。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不同的限制性)会产生的不同的艺术。譬如说,绘画、雕塑、戏剧等。人们区别什么是绘画?什么是雕塑?什么是戏剧?都是根据他们的各自的艺术属性决定的。对于艺术的门类,我们可以一眼便可以看出来,分辩出来。但对于诗歌,尤其是发展快一百年的新诗,却有一点让人雾里看花的感觉,没有人够说得清,即便有人说清了,也不会获得所有诗人的认同。这是一个新诗的难题。因为新诗是自由的,没有标准,没有限制性,也就没有了艺术性味儿了。
令我欣喜的是,曹文娟的《我不是格格》便是一首韵律新诗。韵律是的诗艺术的基本限制性之一。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没有韵律……诗就零落分散了。韵律,也是汉诗的传统,也应得到尊重和继承。凡是举着自由理论大旗的,都是对民族文化的侵略,而不是改良;对语言是反动的,而不是激进的;其影响是后退的,而不是对先进的。《我不是格格》为节押,一二节为一韵,三四节换韵。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在暗香浮动,同时,也看出曹文娟内心在诗歌的道路上探索的精神。
当然对于诗而言,韵律及其他形式是次要的。一件时尚的衣服穿在邋遢鬼的身上,也是无法体现其气质和神韵的。不谈形式,曹文娟在诗中表达的深邃思想和饱满情感,也是让人叹服的。“我不希望为那个似曾相识的男人/毁了我追求爱的权利”这便是一个女人对爱情的真诚表达。凡是真的情感和自己意愿的自由的抒发,这就是诗所要求的基本内核。毫无疑问,曹文娟轻意地便抓住了,而且做到了。到此为止,我承认,我有点喜欢这个女孩子了。——如此炽热的情感,又怎能不让人心悦哩!
读曹文娟的诗,也是在读她的心事。又譬如《红酒》:
来来来,满上,满上
把这杯酒干了
为了欢迎格格的到来
希望她永远这样年轻漂亮
这是一杯白酒
来来来,满上,满上
把这第二杯酒干了
为了格格的身体健康
希望她永远这样才思敏捷、佳作频传
这还是一杯白酒
来来来,满上,满上,
把这杯酒也干了,
为了格格的终身大事,
祝她顺利找到一个如意阿哥
这是一杯啤酒
可我想要的
是一杯红酒
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那种
在某一次诗会上,诗人车前子曾经说过,诗是可以生长的。我是比较认同的。一首诗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让人们对诗的理解在深入,这种化学反应,产生出来更深层的意境,也是未可预料的。我相信曹文娟的《红酒》就是这样的作品。看似平白无奇,且躲藏着女孩的无限心事。“可我想要的/是一杯红酒/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那种”。果真“我”需要一杯红酒吗?不是的,“我”需要的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是红酒能给的,而是那个给“我”斟酒的人,如果人对了,那怕是一杯白水,也是能够让“我”沉醉。
仔细品味这杯《红酒》,你还可以闭目聆听——这时,一曲款款的歌谣从耳际升起——那便是格格的嗓音,时而急,时而徐;时而清远,时而俯近。曹文娟是擅长音乐和诗的,但凡听过她的声音,都会啧啧地称奇。这不是说她悦耳的歌声,而是她从内心中表达的世界观,是她向这个世界表达的声音。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曹文娟另一件重要的作品《开会》。她发出的这种声音,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玩味的。
各位,把手里的事儿先放一下
开会,开会,开会
虽然现在距离下班时间还有两分钟
但我们就要利用这段时间来在整理一下思路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们是什么
我们是业务员
我们是电话销售
我们是销售经理
错
我们是记者,是香港凤凰卫视的记者
那别人要是不相信我们怎么办
要知道,你们和客户之间有一根电话线连着
你们要用你们特有的、迷人的声音
让他们相信
你们就是凤凰卫视的记者
你们就是陈鲁豫
你们就是吴小莉
你们就是曾子墨
我明白了 可是
我有一个问题
那什么又是记者呢
散会 下班了
你们可以走了
这首诗,有点散文化了,但节奏却是流畅的。关键是曹文娟的独特视角,她的犀利的目光,以及她自己的声音。这个表象之后,还有复杂的社会关系,还有一张待张的网。她告诉你有一种自信的背后,不是自己具有的。是变换自己的身份,或借用别人的身份才能得到的。——这是多少深邃的思想啊!很难想象这是一位纯情女孩的声音,未免有些世故了。
但这就是曹文娟她自己,一个敢正视自己声音,敢于歌唱的女孩,或者说,一个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