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艳诗?辞典多以爱情之诗作解,略显得些正经。吾以为,艳,乃香艳也。另外,还略带一些“流里流气”。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集,其中不少诗篇也是十分香艳的。比如《国风·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即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爔。虽则如爔,父母孔迩。”译过来的大意是:我在河堤上一边走一边折树枝,你还不来,我现在可是如饥似渴阿;我在河堤上一边走一边折嫩条,看到你来了,真想和你如胶似漆啊。尤其最后一句非常耐人寻味:虽然我们如干柴烈火,但是千万要小心,因为父母就在不远处啊。因此,这首诗基本可以断定是在描述未成年少男少女背着父母在野外偷尝禁果的场景。
说艳诗,就不得不说《我侬词》——
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乃继苏东坡之后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他的楷书被称为“赵体”,对明清书法的影响很大。其妻管道升,善画竹,著有《墨竹谱》传世。话说赵孟頫官运亨通,一朝得志,动了纳妾之念,当时名士纳妾成风,赵不好向妻明说,便作了首曲子:
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升一代才女,自然明白丈夫的意思,于是效法卓文君,当即写下了《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多情,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赵孟頫一看,遂打消纳妾的念头。
《我侬词》虽艳,却是一个情字感人。
不过说到底,艳诗的土壤却是来自下里巴人。一日,吾回乡探亲,恰逢邻里嫁娶。新郎高大威猛,新娘矮小瘦弱。于是有人作诗讥笑:
七尺丈夫三尺妻,睡觉好比鹰抓鸡。
只要中间对得准,管他两头齐不齐。
作这首诗是一位老农,大字不识。这首艳诗,出口成章,恰到好处,你说奇也不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