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做好事”的日子
(2025-09-17 17:01:15)
这两天都是一个人独自在家呆着,享受在故乡的宁静的生活。
虽然这个家的房子比较简陋,因为多年都没有装修了,连网络电视都没有,曾经想过要不要装网线,但大家都说不需要,因为我每年才回来两次,就没有开通。所以在京期间倒是节省了追剧的时间。
而且我们这个楼是五层高的旧楼,没有电梯,我家在4楼,回家需要爬楼,挺辛苦的。但毕竟是自己的家,是故乡的家,觉得很温馨,很舒适。
这里虽然身处闹市,但是在胡同深处,完全听不到大街上车来人往的嘈杂……从窗口望出去,视野开阔,可以目及至少几百米之外。每天早晨,都可以听到窗外喜鹊叫喳喳,以及和平鸽咕咕咕的叫声……除了这些,非常安宁,一片寂静。
今早开始锻炼身体,5点10分,被定时音乐叫醒,准备换运动衫出去走路,先看了天气预报,无雨无风,气温才14度。但天亮之后,很快就到20度了。所以就要里面穿短袖,外面穿长袖,再套一件夹衣,这样就不会冻着,也不会热着。
坐上了巴士,都还没想好今早去哪里走路,三个选项,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和什刹海,如果去什刹海,是穿过烟袋斜街还是穿过荷花市场都无定数……犹豫之间,脚步还是来到了什刹海。其实这几个地方都距离我家两、三站路,都是我儿时玩大的地方。
我从北海后门的荷花市场进入什刹海区域,沿着湖沿朝北走,沿途都是荷花池,虽然荷花已经不再开放了,但是大片的荷叶非常茂盛,被来自东方的晨光,逆光照射着,特别美。
我从荷花市场穿过,经过银锭桥,再沿着湖的北岸,向西行走,再顺着南岸走回银锭桥……绕着什刹海整整走了一大圈,边走,边玩,边看风景,边拍照。
早餐是在鼓楼脚下的马凯餐厅解决的。“马凯”是一家名店,儿时它就在鼓楼脚下开张了。现在这家店开展亲民服务,就是每天早晨6点到9点,为附近居民准备了早餐,且品种丰富。我的今天的早餐是一碗小米粥,一个鸡蛋和一个茴香鸡蛋馅饼,一共支付9元钱,食物好吃,价格也真是亲民。
从马凯餐厅走出来,打算步行回家,走到马路对面,遇到一对老年夫妇,正在招手打车。结果来了一辆的士不停,又来了一辆的士还是不停……
我知道,现在北京的出租车也都是到网上接客,基本不在大马路上拉客人了,所以你看着一辆辆空车从你身边走过,但是哪怕你站一个小时,也没有一辆会停下来让你上车。
所以老年人如果不会使用网约车程序,就比较惨了。今早我在马路边遇到的那对老年夫妇是要去附近的鼓楼中医院看病的,这家医院在胡同里,其实走过去也没多远,但是打车不仅困难,而且需要绕很多路才能到达。
两位老人旁边,站着一位正在附近遛狗的中年女人,她说二老已经在这里打车约一个小时了。她劝他们不要打车,还是走到医院去,但是老太太说老伴腿不好,不能走路。看着老人为难的情景不忍心,我就用自己的手机,在“高德地图”帮他们叫了一辆网约车。
老太太很过意不去,一定要给我10元钱,我是千推万挡的,都拦不住,最后她把钱塞进我的衣兜。老人家记不住也不会看车牌号,所以我一直帮他们等到那辆黑色的网约车到达,并且报了我的电话号码后4位数……看着二老上了车,我才放下心来。
你看到了人家老人一时为难,自己又有时间、有能力去帮助,大家都会尽力帮的。他们到达以后,高德给我结账,付款17元。本打算帮人帮到底,车钱都帮他们付的。但我收了人家10元,自己才掏了7元……还是挺开心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帮人等于帮自己。”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经意间,可能也是常常接受别人的帮助的,只是也许我们当时没有特别在意。
特别可笑的是,后来又发生了一件小事。我在回家的路上,两旁都是商家,有的开门了,有的没开门。遇到一家买冰糖葫芦的小店,进去给自己买了一根糖葫芦,一边吃着,一边走着,见到一家“稻香春”食品店,就走进去逛逛,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零食。
逛完了正要离开,在门口遇到隔壁饮料店的小伙子,急匆匆地来找“稻香春”那个当时唯一一个正在值班的服务员,说急着去厕所,让她帮忙看一下他的店。这位大嫂服务员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
然后她就叫住了我这个客人,说她的店里还有其他客人,她自己也要做生意,问我能不能帮那个小伙子去看店……我倒是也不急着回家,就答应下来。我在那家饮料店门口,很认真地为小伙子站岗。
本以为也就是2分钟的事,没想到左等右等,他连个人影都没有。大约十几分钟之后,远远地看见小伙子匆匆忙忙地赶回来。我说:“你怎么上个厕所要那么长时间呀?”他回说:“肚子疼。”就跑进自己的店里去了。
我在饮料店门口站岗的时候,琢磨着这个早晨发生的故事,可把我笑坏了,大概今天就是“做好事”的日子吧。还是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