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日记”的故事
(2025-06-02 17:24:06)心情日记之二五九九(2025.6.2)
天气刚刚好转一些,就热起来了。
今早,换上我的那条纯棉小红格子的连衣裙,去海边走路,穿上这件裙子,就算出再多的汗,也不会觉得热,这就是棉质衣衫的好处。我一般还会在上面喷洒一点我喜欢的味道的香水,是为了让自己心旷神怡。
晨练回程的路上,先是遇到骑行运动的郑勤,好久没有见到她了,听她父母说,儿子家的保姆请假回家,她要过去帮助儿子他们照顾一下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子。今天大概是保姆回来了,郑勤终于恢复了在海边的骑行运动。
郑勤见到我就跳下了自行车,从她的小挎包里掏出一瓶酸奶送给我,说是山姆店刚刚出现的新产品,让我试一试,如果觉得好,可以再去帮我下单送到家里。然后她告诉我,这款酸奶的配方和营养含量是怎样的……我说你不用告诉我这些,有你把关,我都放心。
郑勤是学理工科的,她对待生活中吃的和用的,在购买之前,都必有一番认真地研究……日子过得比我讲究多了。所以她推荐的食物,只要我觉得口感可以接受,就可以放心地去购买。
郑勤刚走不久,又迎面遇到了她的老爸,我感觉他比平日走得远,和老人打了招呼以后,顺便问了句,怕不怕走得太多了……老人说,还是要走的,不然就走不动了。他又说:“老太婆(指郑勤的妈妈)就走不动了。”
我想是啊,平日都是老两口一起在海边走路的,今天没见老妈陪在他身边,赶紧问了问情况。他告诉我,郑勤的妈妈腰疼,也没有力气出来走路了。
他们都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二老相知相伴一生,每天早晨还能一起到海边散步,已经很难得了。希望郑勤的妈妈只是暂时没有力气下楼,期盼着她老人家很快还能继续回到大海边散步。
记日记,是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的,那个时候,是妈妈要求的,并且规定了字数,从一百字,到两百字……记得那个时候,特别会用“的、地、得”凑字数。我想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写东西有点啰嗦,大概就是从小被逼着写日记凑字数落下的毛病。
不过这个毛病在我做报纸编辑的时候,就彻底消除了。报纸编辑这个职业,那个时候,被大家称为文字的“刀斧手”。有一阵儿,我骄傲地觉得自己是特别合格的“刀斧手”,特别会砍掉稿件中,那些冗长的部分和多余的文字,可以说是技术一流。幸好就这么着把我自己给锻炼出来了。这是后话。
后来长大了,我把写日记变成了自觉的行动,一方面是想练笔,一方面也是想和自己说说话。现在我还有一大摞一大摞厚厚的写满了日记的日记本,被我放在北京家里的壁柜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呢。
也经常会想着,拿出来看看那些被自己忘却了的过去的日子,但是抽不出时间,我想还是欲望不够强烈吧。
关于写日记,还有一些可笑的小故事。因为在我当年的日记里,记满了内心的秘密,不想让他人知道,更不想让家长知道和了解我的秘密……那些关于情感的,关于爱的秘密……我最害怕的是对我们的精神严加管教的我妈翻到我的秘密。
我不知道我年轻时代和我妈是怎样的缘分,我从不和我妈交心,反正就是从来没有拿她当朋友相处过,我的事一概不想让她知道。我越不想让她知道我的事,我妈就越好奇,美其名曰关心我(当然我现在知道了,我妈是真的对我好和真的关心我,她希望我健康成长)。
但那个时候我不接纳她的“关心”,记得在我家发生过我的私信被她拆开看了之后,又黏上以后交给我的事,让我对我妈生了好大的气。当然我的日记就更不能我妈看到,怎么办呢?我还是挺有办法的,买了把小锁,把日记本都锁在了闺房的壁柜里。
后来文具店里有一种带锁的日记本,我也买过和使用过。甚至后来我还买来送给晚辈过,以为别人也会像我年轻时代一样,心里藏着那么多的“秘密”……这些故事,现在想想也挺好玩的。
再后来,在很多年前我很喜欢读书的那些年代,我恰巧读到了一本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卢梭的自传体著作《忏悔录》,很喜欢。记忆中,它对我后来的生活和写实的文字记录,包括出版的一些纪实文字,不能不说是有些影响的。
在这本书中,卢梭将自己的人生公之于众,善的,恶的,美好的,丑陋的……一并公之于众。他的勇气以及他对自己的真实和坦诚,令我惊讶……他的深入的自我剖析,也让我非常钦佩。谁敢?只有他!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只是记住了这本书对我个人的影响,但是书中的具体内容,已经被我忘记得一干二净……不过今天说起写日记的事,不由得想起这本书当年给我的震撼……我今天在这里摘录几行其他作家对《忏悔录》的评价,以纪念卢梭这位伟大的思想者和作家。
文学评价是这么说的:
“书中包含大量自我忏悔与辩白,被誉为‘勇敢而坦诚的心灵自传’。该书被罗曼罗兰称为‘超越时代的人性档案’。歌德评价其为‘揭示人类情感奥秘的里程碑’
写着写着,这篇文字又偏离了航道,关于“记日记”还没说完呢,怎么又提起卢梭了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