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乡度假生活
(2025-04-28 19:44:43)
昨天下午天气不错,叫了网约车,去很远的地方,去看望说好了她天天在家等我的小悦姐姐(小悦姐姐这个称呼,是我小时候对她的称呼,就一直叫到了今天)。她是我大哥和二哥年轻时代的朋友,我们俩过去接触很少,是在这些年才有了来往的。
在我们这些年有了来往之前,在我的印象中,还是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见她的模样。有一年的星期日,正在读大学的我大哥和二哥领着正在读小学的我和姐姐去广电剧团的宿舍,和一帮漂亮的姐姐们聚会。
她们都是我哥他们的好朋友,我们在她们那边玩了一整天,家里曾经保留着一张黑白照片,是那天大家的合影,这张合影一直帮着我记忆着那一天。
这些年,她有的时候到南方来看我哥,我们也就渐渐地熟悉起来了。她每次见到我和我姐都会说,她家就住在北京的西客站附近,让我们回京时一定去她家玩。我姐前些年去过了,我这次还是第一次去。
小悦姐姐的先生早些年已经去世,在此之前,她照顾病中的先生整整19年,真是很不容易。如今她一个人生活,儿子忙于事业,但也会常常来看她。她一个人独居在一套有好几间房子的公寓里,这个院子是央视的宿舍,她说生活方面都很方便。
她与我哥和我姐他们更加熟悉一些,我和她见过几次,但每次都是有很多人在一起,所以我们过去几乎没有单独聊过天。昨天我们俩聊了很多,才知道了一些她的经历,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情感距离。
她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表演系,后来转业到央视的广播电视剧团,她长得漂亮,会演戏,一直是团里的台柱子。后来常年在央视的少儿节目部门工作,一直到退休。她的声音真好,是又脆又亮的那种,一直保持到现在。
因为在很多年里,她在台里和外面的机构做着一些表演以及礼仪方面的培训工作,而且由于她乐于助人的天性,帮助过很多人。因此身边聚集了很多年轻的朋友,这些朋友都称她为“娘”,有了这么多的“孩子”,所以她虽然在先生离去以后,一直单身生活,但是她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和寂寞。
她说,五一节要到了,有三拨人马都要在节这个日带她出去玩,她选择了去山东。她的儿子开玩笑地说,他们把母亲接走了,倒是让他这个做儿子的省了很多心。大家都以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只要自己感到舒适和快乐,比什么都好!
今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天气不错,精神不错,就下楼走路了。今天没有乘坐巴士,只是在周边的街道、河道沿岸等等大街小巷转悠,看到了不同的风景,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走完路,就在附近的中华老字号“马凯餐厅”吃的餐。这家名店的正餐生意非常好,就餐环境也非常好。近年,增加了便民早餐,把好的环境的大厅让出来,给附近居民吃早餐。价格也很便宜,我今天的早餐,一个鸡蛋(2元),一杯豆浆(3元),一碗馄饨(12元),一共花了17元。
今天中午,王谦从中关村那边的家中过来,到了我家胡同口,招呼我下楼去胡同口和他汇合。然后我们选择了一家铜火锅餐厅,去吃了一顿涮羊肉。我不怎么吃牛羊肉,主要涮了各种蔬菜、豆腐和粉丝,也吃得很饱。
其实吃饭是次要的,老友久不见面,相互交流一下新的生活感悟,看看大家都是如何生活的,也挺有意思的。
我每年回京都会和老友王谦见一面。我们在20岁左右就认识了,曾经是同事,在一个班组干过活,他是复员军人,像个大少爷,懒散得很,坐在椅子上都是半躺着的……大家交流并不多。
后来因为他娶了小薄子,我和小薄子比较熟,我们也就成为朋友了。不过,他们有了儿子之后,很多年前就分手了。不过那个时候,我也已经离开北京了。
每次回京,大家还都会一起聚聚的……再后来,大家就不聚了,但各自还是保持着联系。再后来的很多年里,因为有人拜托我帮忙,我先后给他介绍过两次对象,两位都是我身边很可靠的女友,但最后都是无疾而终,挺遗憾的。
明天早晨,王谦和他的一帮北京的朋友又要去哪个山脉去自驾游了。他们经常有这样的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
我发现近期我的文字发布之后,虽然显示了已经发布成功,但是除了自己之外,别人却无法看到,好像是一天之后才能正常显示,也不知是咋回事。例如我昨天上午发出的文字,别人今晨才看到,挺奇怪的。不过自己无能为力的事,也只能由它去吧……最终还能分享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