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段音乐的记忆
(2025-01-03 21:29:13)心情日记之二四四八(2025.1.3)
早晨在海边走路,天气晴朗,迎来了今年见到的第一轮朝阳。用延时摄影记录了红日从天际冉冉升起的画面,真的很美。回到家裁剪之后,配上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的那曲“晨景”,再配上文字说明“2025我的第一轮朝阳”。发到朋友圈,分享给友人。
“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诗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这个曲子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是在很多年前,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戏实验剧场观摩导演系的一个毕业班上演《培尔·金特》这部大戏时听到的……从此,它的清新优美的旋律,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从未消失。同时留在记忆里的,还有格里格和“培尔金特”这两个词汇以及舞台上的那幅晨景画面。
后来很多年,我几乎没有再听到过这首曲子。
最近,我经常在海边拍摄日出的影像,在发布我的日出延时摄影的影片时,就想起当年听到过的这首管弦乐,觉得配上它一定很美,于是在视频配乐的“搜寻”中,按照记忆打字“格里格”和“培尔金特”,果然把它找了出来,这首熟悉的牧歌般的曲子立刻回响在耳畔……我太喜欢了。
从此,每当发日出的视频,都只使用它来配乐,永不做更改了。
最近只要有时间,一直在追一部电视剧《大明风华》,这部剧是前几年的作品,因为我喜欢的作品多为现代题材的作品,很少观看历史剧,漏掉了。最近偶然翻看到,却是一下子喜欢上了,观看六十几集的作品,欲罢不能。
无论是剧情的吸引、人性描述的深度,还是演员的表演和音乐的表现力等等都属上乘,毋庸置疑是一部艺术精品。也有人评论说,剧情、人物与历史真实不符,但戏就是戏,它不是纪录片,也不是碑刻,不需要对其中的史实要求得那么严谨苛刻,更不可把艺术作品当做史书去看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