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小豆苗”入学的事
(2024-06-02 21:26:52)心情日记之二二七五(2024.6.2)
从上周末开始,忙忙碌碌的,都在操心着阿蒙的儿子“小豆苗”到澳门读小学的事。阿蒙是北京朋友诸敏和礼清的独子,职业飞行员和飞行教员,半年前应聘来澳门航空做飞行员,并且顺利通过了面试。下面要做的事,除了工作之外,就是要把他自己的小家在澳门安顿下来。
首先要解决“小豆苗”在澳门入学问题。“小豆苗”今年六岁,暑期之后就应该进小学读书了。但他们没有本地身份,入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再加上他们夫妻俩人生地不熟,又赶上澳门各学校今年收新学生的工作已经结束……
我去北京度假前,曾找教育部门的人咨询过,申请孩子今年入学并非没有可能,现在申请入学也还是来得及的,但确实要抓紧了。我嘱咐阿蒙去主动联系那些想进的学校,铁骊提了很好的建议,就是以家长的名义,给各校校长写信。
他们很早自己在网络上联系到了一家不错的学校,并且预约了面试时间。我周三和阿蒙联系,询问他在澳安家的情况,他说他本人还在培训,妻子和孩子来澳几天了,入学面试也已经完成,妻子和孩子周六就要回上海了。
我觉得应该关照一下,趁着他们没走,约在周五,请他们一家在我们电台楼下的联邦大酒楼喝个早茶,顺便问问他们安顿的情况。周五清晨,我做完早间新闻,大家在酒楼如期见面。落座后,点好了茶点和菜肴,边吃边聊,这才得知孩子这次面试失败,没有被那个学校录取。
并且他们也没有按照铁骊的建议,给校长们发信。我询问他们还有哪个学校预约了面试,阿蒙说一家都没有……看来这事进展缓慢,各学校很快就要放暑假了,我都替他们着急。
我知道阿蒙他们这些八五后不到万不得已,不愿麻烦和打扰别人,于是再一次告诉他们夫妻俩,他们在澳生活遇到困难要随时说出来,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帮他们的。回家后,我赶紧与维超、铁骊等教育界的朋友联系,寻求帮助。
寻求有效。首先,维超从我这里拿到了“小豆苗”的资料后,立即转给了她们培华学校的主任,主任同意待孩子下次来澳时,为他进行面试。铁骊那边也在想办法,他提供了入学可能性比较大的几家学校的名单给阿蒙,他再一次建议阿蒙给各校校长写信……此外,我让铁骊加上阿蒙的微信,介绍他们成为朋友,以便随时交流沟通情况。
我们都在齐心协力地想办法帮助来澳新人,就像二十多年前我帮“新移民”铁骊一样。希望阿蒙他们也能很快熟悉澳门社会和人情,并且能在这里逐渐扎下根来,生活工作都顺顺利利的。祈望他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