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的“饭群”
(2024-04-08 20:22:13)心情日记之二二三八(2024.4.8)
我家周边有一些“皇家花园”,都是我们小时候常去玩耍的地方。例如景山公园和北海公园,从我家胡同口乘坐三四站巴士就到了。今天早晨6点出门,决定到景山公园走走。
景山的春季的花朵年年以牡丹居多,但今年至此,满园的牡丹还未开放,但是花蕾已经挂在枝头……估计我在京期间,是可以赶上牡丹的盛花期的。牡丹虽未开放,但满园的丁香树,紫色的,白色的,散发着馨香。丁香花在红墙的映衬下,特别好看。
我从景山东门进入,经过了西门、南门(也是正门)、又走回到东门,整整饶了一圈。其实园子并不大,走下来,也不过几千步。意犹未尽,出了东门,并未去乘巴士,而是步行回家了。
今天中午11点半,我们“饭群”四人聚合,选在我家附近江南风味的“兰溪小馆”,我早早地就订好了特别适于聊天的雅座。鸽子和湘斌先于我到达,冬冬迟到了很久。
我们四个人都是中戏22号宿舍大院的发小,前些年我回京的时候,开始聚集一起吃饭,可是却忘记了我们四人怎么就机缘巧合地走到了一起,并且设立了这个“饭群”,别人都去哪里了呢?
冬冬和鸽子两人都曾是我们大院孩子中的“精英”,是从小安安静静,热爱学习,又非常懂事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我们三家住在大院里两个毗邻的小院儿,孩子们也走得比较近。又因为他们两个比我年龄大一些,又都是好孩子,不可否认,小时候对他们还是有一点仰视的。
长大了以后,他们也都非常优秀,分别进入清华大学读书,研究生毕业后一个从事软件开发,一个从事工业管理。多年前,冬冬去了日本,再NEC工作多年,后来因为母亲年事已高,放弃了日本的工作,回国照顾母亲。
近年来,只要我回京,大家都要聚一次。虽然我们这个小团体起名“饭群”,其实大家都认为吃饭是次要的,主要是见面聊天。
去年秋天我回京,我们是在冬冬昌平郊区的家里做客的,冬冬是动手能力很强的那类男生,每年都在自家的小院开地种植水果、鲜花和蔬菜……去年我们仨回城之前,他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大袋柿子让我们带回家,印象深刻。
今年,我们都不想去那么远的郊区,于是就选择了城里的这家餐馆。我们聊天的内容也非常广泛,除了说说各家的家事之外,也谈谈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今天冬冬还没到,我们等待他的时候,鸽子和湘斌这两个学者,就聊起了与湘斌专业有关的人类学的一些理论问题,我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在一边很感无聊……
幸亏冬冬来了,他们才结束了他们的探讨。冬冬说,这些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没什么帮助吧,我说,我也这么认为。我们终于可以说说家常话了。
今天都是我点的菜,他们几个都不挑,都说好吃。七个菜,最后基本都变成了空盘子,我太高兴了。过去我们吃饭都是男生抢着付钱,后来我们说好执行AA制,他们也就不再争着抢着付钱了。真好!
分手的时候,大家都说如果我不着急回南方的话,我们还可以再聚一次。我说让鸽子选时间和地点,鸽子却把这件事交给了我和湘斌两个女生,让我们来定。他们这两个男生一向都特别随和。发小在一起的交谈,总是最无顾及,最轻松及最舒适的交谈,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