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态化及防噪音骚扰
(2022-11-06 15:51:15)心情日记之二零六六(11.6)
2020年的1月,我从马来西亚回来不久,就和全世界百姓一起,开始经历这场因为疾病引起的灾难,到现在已经近三年了。在这段时间,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都或多或少有所改变,我想,在疫情面前,这种改变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
我自己呢,除了没有被感染,也没有被隔离过,经历过的各种麻烦事也不少……幸好我习惯用自己获得的那些“幸运”,与他人遇到的那些 “不幸”做比较,因此没有变得焦虑,没有罹患抑郁症,也没有感受到大家都说的“孤独”。
我们一直都盼望着,期待着有一天,病毒突然烟消云散。第一年信心满满,相信它会如同2003年的非典那样,很快地离开……第二年,我们仍然乐观地期待着在那一年的年底,一切都会好起来……
现在是第三年了,我感觉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产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没有前两年那么乐观了。我开始怀疑,这次我们人类在病毒面前,是不是真的无能为力……
今后,我们是不是要在每天早晨睡醒后,不仅要查看天气预报,还要查看我们这个城市每天都在变幻着的新的防疫措施,看看它是否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我们要不要把防疫这件“新鲜事”,当作我们以后日常生活的常态……
一直认为,我们这栋楼房质量好,隔音也好,住着舒适安宁,但是没想到,自从今年前几个月,我家楼上的业主把房子出租给另一个外地来的租户以后,安静了二十年的房子就不再安静了,我家天花板每天都遭受到各种声音的冲击……
在家安静看书、上网、看电视、吃吃喝喝的时候,头顶上总是传来各种扰人的噪音,有剁菜的声音,有小孩子跑来跑去、蹦蹦跳跳、喊叫打闹的声音,有时还有敲敲打打的声音……常常影响我心脏的正常跳动,也影响到我的心情……
大概两个月前,我也曾经到楼上敲过这家住户的房门(只有过一次),要求他们顾及一下我们楼下住户的感受……他们打开房门我才发现,这个和我家一样面积的房子里,居然住着老少三代六、七口人。客厅的地板上还赫然放着一辆一米见方,可以坐人的大玩具车。
一个老妇人正在厨房里剁骨头,两个三五岁的孩子在客厅里打打闹闹……我对大人说,你们需要管理一下自己的孩子,他们在地板上蹦蹦跳跳的,楼下的噪音很大,无法休息。
坐在卧房里的床上的一个男人,大概是孩子们的父亲,很严肃地答话了,不过也只是重复着一句话:“这个楼的楼层隔板太薄了”,没有一点检讨自己的意思。
然后我只好和风细雨地告诉两个小孩,让他们不要在房间里蹦跳,这样会影响楼下阿姨的休息。哥哥就指着妹妹说“都是她闹的”,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在第一时间,把责任推给别人,我也真是无奈了,只好转身离去。
从他家出来后,我就想着,去他家提意见也是没有用的,决定还是经常去找物业,让物业经常提醒着他们……发现还是没有改变。再后来,我就告诫自己,认命吧,不要再为这件事生气上火,把自己的心境平复好,尽量不被噪音所干扰。
得过且过,忍耐了一段时间。这两天在家,感觉楼上噪音骚扰厉害,很不舒服,于是就想着要给自己重新想个办法对抗这件事。恰巧昨天湘斌也找我聊到邻居噪音的事,她也常常受到楼上邻居装修噪音的困扰,她就网购了防噪音的耳罩……对,也是个办法。
我这两天正在“天猫”和“拼多多”寻找适合我的防噪耳罩。品种和款式太多,还没有选好。今天楼上特别吵,我受到启发,先找出家里长期备着,出去旅行时经常使用的德国防噪音睡眠专用耳塞……此时我把它塞到两个耳朵里,还挺管用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