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步福州之行走上下杭(一)---老建筑身上的老故事

(2011-02-07 17:27:47)
标签:

福州台江区

上下杭

张真君

青年会

冠魁理发店

永德会馆

安乐铺

中平旅舍

分类: 咦~福州独有
对福州老台江的上下杭路及周边巷弄来一次扫街拍摄是去年十月就订下的计划,却直到2011年春节才有时间完成,非常感谢Antorny-OY阿让大叔的指点。根据去年8月版的《家园》杂志中的“散步福州”栏目的推荐,我制定如下路线(线路图见篇末):从荔枝弄出发,途经金鱼里--青年横路--后洋里--安乐铺--三通路--三通桥--星安桥--下杭路--隆平路--上杭路--八一七路,本次街拍收获了很多照片,很多惊喜,再一次感受到老台江的魅力。本篇着重记录此地的老建筑,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http://s11/middle/55960bf8h9bade88931ca&690

 


http://s1/middle/55960bf8h9badee6fcd50&690

     坐落于福州下杭路张真君祖殿斜对面的永德会馆,历史悠久,中西融合,文化内涵丰富。福州永德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光绪间重修,民国20年重建,均为两县在榕商帮集资所建。现永德会馆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元素相融合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224平方米,一、二层高度各4.5米,西式建筑元素居多。第三层歇山顶,层高5.5米,面积400多平方米,纯属清代古建筑,系民国20年重建时将清代福州会馆建筑中的厅堂部分依原样搬建在顶层,形成中国传统建筑与仿西洋建筑叠加的独特风格。大门门额嵌大理石刻镏金牌匾,榜书“永德会馆”。上世纪末,台江区房管局又将会馆房屋租给福州市清辉文化工艺厂,使用面积2200多平方米,用途是厂房、仓库,租赁期15年。

http://s4/middle/55960bf8h9badeecb5673&690

http://s3/middle/55960bf8h9badea253182&690

进入民国时期,福州理发店有三百余家,分城内与南台两帮。其中“冠魁”理发店是老字号,名闻遐迩。晚清时由吴蕃茹开业于下杭路星安桥下。后其子吴仕良移业在隆平路的马祖道。父子两代十分重视店容装饰:门前摆放一个蓝、白、红相间三色组成的圆形旋转筒,配上“冠盖如云,大魁天下”的吉祥对联,以招徕顾客。

http://s14/middle/55960bf8h9badea80b86d&690


    台江当年就是一个繁华热闹的码头,街边照例开着很多客栈,中平路65号的中平旅社就是其中之一,“中平旅社”四个大字镶嵌在旅店门框上,虽经多年风吹雨淋,但这个“金字招牌”光芒仍然不减当年。如今,除了招牌外,这个旅社已经停业。推开老旅店粗重厚实的大门,任何一个角落都散落着若干年前遗留下的故事。中平旅社红极一时后,渐渐被岁月湮没。中平旅社隶属福州市一个国营单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该公司无力修整中平旅社,员工家属林大姐就成了中平旅社的老板兼安全管理员。昔日宽阔的大堂被隔壁的快餐店占据,只有在中午、晚上时,才有几个零星客人到里面吃饭。

http://s2/middle/55960bf8h9badec1ccaa1&690



http://s5/middle/55960bf8h9badebeeeef4&690该牌坊背面书写着"安乐铺"

http://s9/middle/55960bf8h9badec7851d8&690

   南宋莆田陈文龙是南宋后期的状元、丞相。陈文龙作为水上航行安全的庇护神受到从事水上商品运输贸易的商贾和长期久住闽江下游两岸的水上居民的崇拜和景仰。陈文龙的尚书庙数百年来香火旺盛,经久不衰。现在,福州新建的陈文龙庙、堂已达十余座之多。因陈文龙被敕封为“水部尚书”,所以,福州人通称这些庙宇为“尚书庙”。陈文龙也被民众称为“尚书公”。陈文龙进入了福建民间信仰的神祗行列,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现象。

http://s7/middle/55960bf8h9bb093af8ba6&690三通桥,在现中亭街世纪联华附近,建于1806年。该桥跟星安桥结构几乎相似,二墩三孔,桥墩为船形,但更有气势,长度为36.7米,宽为3.1米。所谓“三通”,是指东通小桥,西通三保,南通新桥仔。这一带历史上就交通便捷,物流通畅,桥下百舸争流,桥上行旅络绎。但实地寻访,记者奇怪地发现资料上记载的原本是南北走向的桥,现在却是东西走向。原来这座桥在改造中亭街时被拆除掉,2004年才按原样、原材料重新修建成.

 

http://s15/middle/55960bf8h9baded5d28de&690

http://s3/middle/55960bf8h9badee2383f2&690

张真君祖殿,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1131-1162)。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张真君祖殿”位于福州台江区星河巷88号,在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通桥和星安桥之间。“张真君祖殿”殿前是古河道渡口,榕阴蔽日,景观优美。从达道河流经这里的三捷河,双向流入闽江,涨潮时出现“圣君殿前河水两头涨”的独特水文景观,在福州绝无仅有。上、下杭地区的“商帮”,抱着“财源不尽滚滚随潮来”的心态,以此为“福地”和发财的“聚宝盆”而云集在这一地区。奉张真君为“商神”,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并把“金融公会”、“商事研究所”设在殿内,作为发布商情信息的中心。由此可见,上、下杭地区作为“闽商”的发祥地之一,对促进福州南台商贸及其文化的繁荣,与张真君祖殿的存在,密不可分。

http://s5/middle/55960bf8h9badee9da754&690



http://s16/middle/55960bf8h9badeaeb7d8f&690

http://s9/middle/55960bf8h9badebb1e698&690

http://s11/middle/55960bf8h9bade94f8afa&690

 

    中平路对面的青年会(现福州财经职专即十三中)这座红砖房当年叫青年会,说起它的掌故,能扯上一堆名人:黄乃裳、西奥多·罗斯福、郁达夫…… 1910年,62岁的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后,为让青年会成员有个固定的活动会所,便于联络各界人士,于1912年在苍霞洲筹建新会所。黄乃裳亲自捐款45000元以购置地皮,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捐资12万美元,用于建筑费用。会所主楼选址在台江苍霞洲,建筑面积为8156.4平方米。大楼濒临闽江万寿桥畔,规模宏大,气派非凡,曾是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整座楼房由红砖砌成,前楼三层,后楼四层,中间天井相隔。地板则全用上等楠木铺设,至今仍保留完好。

    主楼面朝万寿桥和闽江,综合楼大门口墙上青石碑刻有“基督教青年会”六个字,青年会门口的大门是旋转门。前楼右边二至三层为福州基督教青年会学校的教室和学生宿舍,一层为西餐厅、学生会部、理发厅和淋浴室;左边一层为电影院、总干事办公室、女青年会部、会议室,中间是大厅。后楼地下室为游泳池,楼上还有健身房、灵修室、图书馆和阅览室。拱形的门窗,宽敞的功能厅,别致的天井院落以及高低错落的走廊,这里曾经的辉煌还依稀可见,福州第一部无声电影就在这里放映。

    郁达夫流亡南洋期间,自称“原籍福建”,他曾三次到福州,在青年会四楼住了大约有五六个月,他的作品中多处提到青年会。


http://s8/middle/55960bf8h9bade921d8d7&690

http://s14/middle/55960bf8h9f62e186b54d&690福建轮船厂

http://s8/middle/55960bf8h9f62e1e242d7&690咸康参院



http://s12/middle/55960bf8h9f62e24d1edb&690

http://s6/middle/55960bf8h9f62e2a899a5&690 南郡会馆



http://s13/middle/55960bf8h9bae0676977c&690木屋毗邻区的宣传画内容大多为防火知识和计划生育

http://s1/middle/55960bf8h9bae06a45930&690

http://s4/middle/55960bf8h9bae183687e3&690


http://s2/middle/55960bf8h9bae17f99501&690

http://s16/middle/55960bf8h9bae4a4f43cf&690
福州本土《家园》杂志绘制的上下杭地图,很实用。
本文的文字资料来源于福建新浪,福建新闻网和海都报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