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肿瘤学 “十二五”研究方向前瞻》质疑
(2011-01-30 00:23:38)
标签:
肿瘤学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研究方向循证医学杂谈 |
2011年1月26日,《健康报》发表了《中医肿瘤学 “十二五”研究方向前瞻》一文,文章的作者所在单位是制定“中医肿瘤学
“十二五研究规划”的权威单位,正因为如此,对文中的观点才有认真探讨的必要,大家知道,有关“十二五”期间,国家中医肿瘤学的研究方向与全国现有的几百万肿瘤患者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按现在每年新增肿瘤患者200万左右计算的话,五年就是一千多万,“十二五”更是决定了我国千百万肿瘤患者的命运,也引导着中医肿瘤学的研究方向,国家在未来的五年里,中医肿瘤学方面要研究哪些问题?怎样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和有效率?这是每一位肿瘤患者和医生不能不关心的大事,我认为:“十二五”做为国家重大规划,首先应该解决中医肿瘤学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文章作者认为:“在“十二五”期间,中医治疗肿瘤要想有所突破,应该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推广循证医学研究
二,术后中医调理是主攻方向
三,在老年肿瘤防治上下工夫
四,在毒性中药里寻找抗肿瘤有效成分
五,加速中医药治疗肿瘤国际化进程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问题,所谓“循证医学”,简单的说就是一种药物或疗法要有疗效方面的证据,也就是说,要有有效率和治愈效率方面的确切统计数字,当然,这方面的研究也很重要,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至今相关统计数据很少,确实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但大家要知道,当前我国中医肿瘤学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都比这重要得多,例如,如何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癌症疼痛如何解决?前几天媒体报道,我国现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其中有很多儿童白血病患者因高额的医疗费看不起病而放弃治疗,中医学有几千年的治疗肿瘤经验,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拯救这些祖国的未来?我认为,这几个问题都比“进一步推广循证医学研究”要重要得多,都急需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加以重点攻关。
二,术后中医调理是主攻方向
术后中医调理,防止复发和转移当然很重要,列入主攻方向也可以,但我认为,自建国以来,我国中医肿瘤学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世界上是中医热,各发达国家早就认识到西医在癌症的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想攻克更是希望渺茫,都在积极的进行中医治疗肿瘤方面的研究,将来竞争势必非常激烈,祖国医学给我们留下了几千年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这座宝库中的瑰宝,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将攻克癌症和治愈癌症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作为主攻方向和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即使五年的时间不够,也为将来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三,在老年肿瘤防治上下工夫
这当然是重要的,老年肿瘤患者大多身体虚弱,已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非常适合中医治疗,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中青年患者和儿童患者怎么办?难道就不需要下功夫了?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青年是社会的骨干和创造财富的中坚力量,应该重点在这方面下功夫才对。
四,在毒性中药里寻找抗肿瘤有效成分
作者认为:“中医历来推崇“以毒攻毒”理论,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扶正培本、调整肿瘤患者的内环境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最大特色,但治疗的同时也显示,该疗法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筛选和挖掘新的低毒高效的抗肿瘤中药,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以毒攻毒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研制新药当然重要,但上文我们已经说过,自建国以来,我国中医肿瘤学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早在建国初期的六十年前即开始了以毒攻毒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历经,以毒攻毒,排毒,排瘤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排瘤阶段的研究,
做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除研究以毒攻毒,寻找抗肿瘤有效成分以外,中医肿瘤学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继承与创新,吸收当代最新科研成果,争取在理论,临床两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这样,才能使中医肿瘤学不断向前发展。
五,加速中医药治疗肿瘤国际化进程
所谓“加速中医药治疗肿瘤国际化进程”,说的是对外推广与合作研究,做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重点解决与肿瘤患者密切相关的上述重大问题,而推广与合作则没必要列入。
总而言之,以上有些项目没必要列入十二五规划,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还是用来干正事吧,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愿与广大患者和同道进行探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