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自新浪论坛:警惕国际资本对我国财富的掳掠
(2009-04-02 20:45:36)
标签:
理财产品金融危机财经杂谈 |
分类: 前哨观察 |
文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散户投资者必须小心!
警惕国际资本对我国财 富的掳掠 蒋佩春
国际金融大鳄围猎中国 财富。对赌协议——华 尔街精英们炼就的创新 金融衍生品成为他们屡 试不爽的锐利武器。从 中国著名企业到普通的 银行投资理财者,正在 经受这些大鳄们的饕餮 围歼,鲜血淋漓,断肢 残躯。
一、中国名企折戟对赌 协议
“潮落时才知道谁在裸 泳”!金融海啸冲击波 之下,中国企业千亿国 资陷金融衍生品对赌困 局!
中信泰富倒在澳元门下 ,外汇杠杆式合约使其 巨亏186亿港元;“ 双铁”遇到了同样的麻 烦,中铁报损20亿, 铁建损失3.5亿;国 航燃油套保巨亏68亿 ,两年的盈利一朝付水 东流;东航的燃油套保 亏损62亿,将不久前 70亿的政府注资基本 打了水漂;纷纷中招的 还有深南电、太子奶、 中国高速传动、碧桂园 等等,一个个国内著名 企业劫数难逃,折损在 国外投行的马下,什么 东西,成为外国投行的 “屠龙刀”,让国内名 企鲜血淋漓,断肢残躯 ?
导致国内名企纷纷落马 的致命武器便是华尔街 精英们的杰作,一种对 于国人来说新异而陌生 的金融衍生品——对赌 协议。
对赌协议是在期权概念 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 金融衍生品,顾名思义 ,同时也加入了赌术中 博弈双方的对决:对赌 的双方对于未来不确定 情况进行一种约定,约 定的条件出现,一方可 以行使一种权利,约定 的条件不出现,另一方 可以行使一种权利。
对赌协议的出现最早是 投资方与融资方之间展 开。国际投行作为金融 领域的食肉动物,通过 情报寻猎目标,物色有 潜力而又亟待融资的对 象,在充分掌握对方详 尽资料后,利用对方一 时的困难或急切的需求 ,切入时机出击,以苛 刻的条件与对方签立城 下之盟,从而获得超常 规的利润。
蒙牛和大摩的对赌协议 曾被称为成功的模式受 到吹捧。摩根士丹利、 鼎辉、英联三家投资机 构2003年与蒙牛签 订对赌协议,再次通过 “可换股文据”向蒙牛 注资3523万美元, 折合当时人民币2.9 亿元,约定未来换股价 格为0.74港元/股 。双方约定,2004 -2006年,如果蒙 牛复合年增长率低于5 0%,蒙牛管理层要向 3家国际投资机构支付 最多不超过7830万 股蒙牛股票或支付等值 现金;反之,3家国际 投资机构要向蒙牛管理 团队支付同等份。 2 005年4月由于蒙牛 业绩增长迅速,国际投 资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 股权激励计划提前兑现 ,蒙牛管理层获奖62 60万余股蒙牛股票。 三家机构表面上输给了 蒙牛管理层,实际上只 以支付本金为598. 76万美元的可换股票 据的方式提前终止了双 方协议。而他们对蒙牛 的投资因为蒙牛业绩的 高速增长获得了550 %的高回报。
受到蒙牛成功的鼓舞, 有些企业以为这样的超 常发展之路可以同样效 仿,他们不知道铤而走 险的成功注定是特例而 不是常态。当时信心满 满的企业如太子奶、碧 桂园等很快就尝到了对 赌协议的杀伤力!破产 的魇影已经把他们缠住 ,多年的辛苦经营成果 付水东流。
对赌协议中的布局者永 远立于不败之地。他们 就像过去街头摆设棋局 引人对弈赌博的骗子, 无论你作何选择,他们 都不会输,所有的变化 都在他们精研的掌握之 中。相反,他们会让你 选择看似优势胜利在望 的一方,一旦走下去, 等待你的是落入陷阱任 凭宰割的结局。
近年来国际商品市场价 格剧烈震荡,一些企业 为了避免受到商品价格 走向的波动,采取期货 套期保值的方式,维系 生产经营的稳定。于是 国际金融资本又开始瞄 准企业这方面的需求, 以高端客户名义向中国 企业兜售并不适合它们 的所谓高端金融衍生产 品,攫取超额利润,而 将风险和危机转嫁给他 人。中航油、中信泰富 、国航、东航、深南电 等一批中国企业纷纷中 招,成为华尔街金融危 机的买单者。
一、中国名企折戟对赌
“潮落时才知道谁在裸
中信泰富倒在澳元门下
导致国内名企纷纷落马
对赌协议是在期权概念
对赌协议的出现最早是
蒙牛和大摩的对赌协议
受到蒙牛成功的鼓舞,
对赌协议中的布局者永
近年来国际商品市场价
二、对赌协议——国 际投行屠龙中国财富的 致命武器
对赌协议的特点是什么 ,它为什么具有如此巨 大的杀伤力?深南电与 高盛旗下的新加坡子公 司杰润订立的协议很能 说明问题。
2008年3月12日 ,深南电与杰润签订了 对赌协议。协议有两份 ,第一份协议有效期从 2008年3月3日至 12月31日。双方约 定,国际原油期货价格 位于62美元/桶之上 低于63.5美元/桶 时,深南电每月可获杰 润(油浮动价—62美 元/桶)×20万桶的 收益;高于63.5美 元/桶时杰润需每月向 深南电支付30万美元 ;如果石油价格低于6 2美元/桶,则深南电 需要向杰润支付(62 美元-浮动价格)/桶 ×40万桶。第二份协 议约定从明年1月1日 开始,为期22个月, 红线抬高至64.5美 元/桶,且杰润公司具 有优先选择权。
协议签立时,国际市场 原油价格在108美元 /桶之上,且油价呈上 升趋势。但7月中旬油 价见顶,10月下旬跌 破62美元/桶,深南 电的噩梦开始了。协议 开始最初7个月,深南 电每月收到杰润30万 美元,总共不过210 美元。油价跌破62美 元后,每跌1美元,深 南电就要赔出40万美 元;以2008年12 月原油价格收盘价44 .60美元计算,差价 17.40美元桶×4 0万桶,仅12月份深 南电就要付给杰润69 6万美元!而7月份油 价上升到145.78 美元时,油价曾高出红 线83.78美元,但 深南电的收益钉死在3 0万美元。7个月的收 益不抵一个月的亏损的 1/3,其收益风险不 对等如此!如果第二协 议实行,深南电必陷万 劫不复的深渊!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 清楚华尔街精英们设计 的的金融衍生品——对 赌协议的本质。其特点 为:一,双方的利益是 互逆的,你赔的就是我 赚的;只有你损失的最 大化,才是我利益的最 大化。
二,条件的不公平不对 等。限制你的利益,设 置我的防火墙;开阔我 的利益闸门,置你风险 最大化境地。
三,华尔街的精英们不 仅目光锐利,视线长远 ,还有强大的国际活动 能力和巨量资金的调动 能力。期货金融市场的 潮起潮落宽幅震荡,其 中不无金融大鳄们在中 兴风作浪。他们善于将 舆论的宣传、权力的借 助、经济名人的效应完 整地构织一个美丽的陷 阱。否则无以解释中国 名企们短短时间内飞蛾 投火般地落网。
四,上当的企业在最初 的蛊惑之下,还被这些 国际投行玩弄金融法律 的协议文件搞得晕头晕 脑,上百页的故弄玄虚 的名词术语让搞实业的 企业家门一时间根本无 从懂起,云山雾照下稀 里糊涂地签了字。从此 被牵上了噩梦般的风险 之旅。
对赌协议表面上披着期 权协议的外衣,实际上 是逸出于期货市场之外 的场外交易,属于私下 交易,不受监管和保护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 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说 ,场外交易是个无底洞 ,一旦中了圈套就没有 办法解套。鼓动企业签 署这些华尔街骗子们兜 售的这些协议的是谁? 有关方面要挖挖这个黑 洞,这样坑蒙拐骗我们 的企业是不行的!
三、鬼子已经悄悄进村 :对赌协议进入银行理 财领域
胡教授及大多数人所不 知的是,其实鬼子已经 悄悄进村。进村的对赌 协议不再是场外交易、 私下交易,而是披上了 合法的外衣,以银行代 客理财名义渗透到我国 的大中城市,正在大肆 网渔我国的民间资本。 急先锋则是一家英国的 老牌银行。
这家外资银行推出的一 期期理财产品已经造成 一批批客户损失惨重, 其对客户资金的重创因 为金融风暴的掩盖尚没 有被大多数人觉察,但 明白上当的苦主之抗议 声已是风起潮涌。试析 其众多产品中的一款作 一剖视。
该产品以年收益40% 招揽客户,分为两期, 一期1.5年,二期1 年。一期名称为“瑞银 1.5年期美元内需动 力股票篮子挂钩可转换 结构性票据”。一大堆 故弄玄虚的专业术语拼 盘般堆砌后面,其内容 也简单:合同规定观察 四只香港的股票,以2 007年9月7日为初 始日,只有四只股票中 表现最差的股票的价格 位于初始日收盘价的8 5—96%之间,客户 该日才有相当于年化3 0%的利息收益。一期 协议声言保本,但表现 最差股票价位跌破了初 始价的65%便触发不 保本警戒线,客户本金 按股票到期价位与初始 价位的比例计算,转入 不保本的二期,风险提 示:二期可能全部本金 会丧失。
魔鬼藏在细节中,合同 条款表达了仇视客户收 益的特点:一、只允许 客户的利益与四只股票 中表现最差的股票挂钩 ;二、股票上涨对客户 是有益的,但当股票价 格达到初始价位的96 %时合同便自动终止, 截至了客户利息收益的 延续。对赌协议的核心 特点在协议中十分鲜明 :银行与客户利益互逆 ,股票上涨对客户有利 时,合同设置了防火墙 ,抑制客户利益继续发 展。股票跌破初始价位 的85%,银行可以不 付息白白占用资金;跌 破65%触发不保本警 戒线,银行可以不还本 吞占客户本金。在这两 道线合同敞开了无底洞 ,没有任何止损措施, 因为只有让客户风险最 大化,才是银行的收益 最大化。
为了使得合同条款满足 银行利益的最大化,该 银行还坐庄“表现最差 股票”。2007年9 月7日正是香港股市自 2003年以来这波牛 市的冲顶时期,此后两 个月恒生指数涨了79 76点,涨幅达整个牛 市高度的1/3,正是 上冲最凶最猛的时期。 参照的三只股票分别涨 了46%、36%、1 7%,而这些与客户利 益无关;与客户利益系 牢的“表现最差的股票 ”被庄家从9月7日就 打压下来,与大盘走向 背道而驰,步入漫漫熊 途,3个月后破掉65 %的触发线,最终跌到 3.5—4元间盘整, 使得客户资金损失7折 以上。
耐人寻味的是该协议虽 然是欺诈合同,却也有 着西方强盗特有的率直 ,其在合同中毫无掩饰 地注明:“根据美国1 933年证券法,本理 财计划并未且不会进行 登记注册。因此,本理 财计划既不在美国境内 发售,也不向居住在美 国境内的美国人提供。 本理财计划仅向中国公 民提供。”
该理财协议不容于西方 民主社会完善的金融市 场和法律秩序,而公然 宣称只对中国公民发售 !他们为什么这么有恃 无恐?他们如此胆大妄 为依仗的是什么?令人 深思!
受欺诈的中国投资者正 在醒悟,越来越多的人 认识到了事情的真相, 义愤的潮流正在酝酿涌 动。如何面对金融领域 的新问题,时代将考验 我们。中国金融改革开 放历史将记录这些事件 !
200 9-2-8
对赌协议的特点是什么
2008年3月12日
协议签立时,国际市场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
二,条件的不公平不对
三,华尔街的精英们不
四,上当的企业在最初
对赌协议表面上披着期
三、鬼子已经悄悄进村
胡教授及大多数人所不
这家外资银行推出的一
该产品以年收益40%
魔鬼藏在细节中,合同
为了使得合同条款满足
耐人寻味的是该协议虽
受欺诈的中国投资者正
前一篇:亚洲主要股市历史走势图
后一篇:大宗商品与美元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