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规模流向及角色与境外股指期货对A股定价的主导
(2008-06-29 14:13:38)
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海踏浪 |
问题一:热钱规模与流向?
关于热钱规模目前众说纷纭,1.75万亿美元是目前听到最吓人的数字.(社科院张明等人研究结论).
张明认为:
1:热钱的流向基本是——2003年、2004年、2005年较多流入房地产市场,因为那段时间股市低迷;
2006年、2007年期间既流入房地产市场也流入股市,但股市更多;
2007年10月以后,股市大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热钱撤出。
2:国际收支数据显示,这些钱并未撤出中国境内,那么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目前争议很多,初步看有两个去向,一部分在银行系统作为银行存款,赚取人民币升值利差;另一部分流向沿海一带中小民营企业的民间借贷。
他还表示,由于目前股市低迷,不排除热钱开始缓慢、隐蔽地进入股市逢低吸纳股票。
问题二:热钱在A股市场暴跌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的A股市场暴跌中,热钱可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就不能不搞清楚境外股指期货对A股定价的主导作用。
历次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表明,热钱热衷于从做空股市中牟取惊人利润。中国有很多国有企业同时在内地A股市场与香港H股市场上市,而且股票份额相对于非流通股而言很小。由于两地上市股票的企业基本面是完全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同一企业的A股和H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价格联动。
网友新华声曾在3月份概括为如下线路:
2、买进的目的是为了打杀股价;
3、权重股是主要买卖的对象;
4、中石油等AH股价差较大的股票是最主要的操盘对象;
5、目前阶段炒家以杀跌为主要手段,在境外期货上以做空为主要获利手段;
6、这个过程要不断重演,直到在A股现货上杀不动为止。这个时候反正手里吃进的筹码也是抄底价了。这样对这些游资最安全。
总而言之,就是反复少买多卖,就是买进为了杀跌卖出,期货上盈利;直至杀不动,然后正好建仓。何时见底?是故可以用A股与H股价差或价格比为判断指标。见WIND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