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宣德第一炉<九转乾坤炉>

(2012-06-01 07:58:53)
标签:

杂谈

http://s6/middle/5595493ehc15df8ec3575&690

 

“大明宣德年鑄”款《九轉乾坤爐》

年代:宣德  尺寸:20* 25cm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宣德三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 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皇上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 加纯细,如婴儿肤。

   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如旧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还有黄红色的地、套上五彩斑点的,叫仿宋烧斑色;比珠砂还鲜红的斑,叫朱红斑;轻及猪肝色、枣红 色、琥珀色、茶叶末、蟹壳青等等……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子京)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这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这些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 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大明宣德炉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 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确定的东西没见过,鉴定真假当然很难,不过,如若有个香炉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包浆浑厚,又有宣德款,你能说不是真东西吗?这样就又有人说鉴定宣德炉不难了。虽说宣德炉经过崇祯帝、咸丰帝的两次化铜铸钱几乎没有了,但再怎么折腾总还有漏网的。即便宫中一个不剩,都化成了铜钱,但那些赏赐给皇亲国戚、有功之臣、各地庙宇的总会有些遗存。现在,只要见到有款,有旧气,铜质好,做工精到,大气有时代特征的就可以初步判断为宣德炉真品。

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来鉴赏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宣炉,终究是一种令人沮丧和无奈的抉择,但对于当前众多的“宣德炉,确实也没有更精准的其他手段。

有不有一种(件)炉;“它”除了具有真品宣德炉的一切优质特征外,还特别于普通真品的特质内客呢?回答是:有,肯定有,理论和实际都可以证明这点。

明宣宗朱瞻基本人是一个十分了得的审美专家,他的绘画成就最高,历史文献将其相比宋徽宗赵佶。他既是书画顶级大家,又居帝王之位;也就既不缺“才”,更不缺“财”。这就奠定了实施铸造豋峰造极的“宣德炉”的坚实的精神和物质保障。 宣德三年的这次“风磨铜”铜炉高峰铸造期;有一个明显但又隐晦的事件却从未被人提及过;那就是在明宣宗朱瞻基下决心铸造这批举世无双的铜炉中,一定会着意铸造一件更为重中之重、极品之极的象征“皇权”的“龙炉”;当然的代表大明江山社稷的皇上“本号”,即“龙庭”上的“龙”像炉。这恐怕就是宣德帝本能意识主题,也是整个铸炉事件中的主题之一。这既符合事物发生逻辑,又符合事物发展程序。明宣宗如此重视这次铸炉事件,为本身筹措一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这当然也是吳邦佐和吕震们要特别要做好的重中之重的第一件事。所铸内容宣德帝朱瞻基早就预谋好了;名称即就是“九轉乾坤爐 。这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江山是朱明皇家独享的,自然要一代代传(转)下去,于是九(久传)转乾坤炉就这样相应产生了。可以说;这是顺理成章的。也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件“龙炉”有别于任何其他本年“宣德炉”普品,“它”具有以下特性;    

. 至高无上的尊高理念:以夏禹铸九鼎,秦王的传国玉玺到至今的万寿无疆……历代统治者都共同具有“千秋万载”的自我权威臆想,并且想尽办法以具体物象表达这种皇家帝王理念;作为永宣盛世太平天子的朱瞻基,更概莫能外。他雄心勃勃地要利用这批风磨精铜做出举世无双的优质铜炉;其“自号”的这件象征性铜炉自是“天子本份”。

. 宏大的建制规模:普通大型日用香炉均无上盖,然此炉独有,寓意天地一统、阴阴和谐而混为一体、日照中天、祥云彩映、人皇(龙)仰止、辉煌永久。炉身意社稷江山;其园满广博、龙身盘踞、虎足支撑、世传永固不衰。整体上下九龙盘缠环绕,三狮虎足鼎立。如此建制和规模;正是宣德皇帝的身份和中华大明朝雄踞世界的象征和注释;

. 嵌制水晶球:为了体现“大明王朝与日月同辉、如日中天的辉煌盛世” ,故而选用在盖顶镶嵌了一个白色透明水晶园球,水晶球象征“日”,其函义是任何其他宝石不可与之比拟的;“它”天然纯浄、加工磨制精宻、镶嵌巧妙。无论象征意义、材质的来源、加工的工艺手段都是除王庭御制外的外界难以为之的。

总之;宣德三年(本年)这批风磨铜手工铸造成的铜炉的产生是世界铸铜史上的奇迹、中国手工工艺豋峰造极的表现,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的象征。而此“九转乾坤炉” 更是其精中之精、极品之中的极品;“它”的原始创意、整体造型的权威规模性、独特性、艺术性、工艺性,用工用料等各方面都是极其全面高档的,既是当年宣德三年铸造的“风磨铜铜炉普品” 所不具备的,也是后世“仿宣炉”所不配和不能具备的!

 

(另:龙炉奇异的“脚印http://s16/middle/5595493ehc15e1673078f&690

http://s1/small/5595493ehc15e187a9200&690

方形款识右下方那一足的脚面上,有一个十分明显是一次性鏨冲压的类似英文顺写的大写字母“J,右接一个倒写的大写字母“A(见图)压錾痕深浅不一,端部深处留有很老旧的灰兰色蚀痕结晶物。而在两字母右方笔画长度的上方三分之一处都有一较主笔画浅而细的一橫接一竖痕,整体成一特殊奇异“记号(符号)”,以上这些现象又明确说明其绝不是没来由的外文字母。到底所示何意暂无法得知而有待追索。现知这是任何其他“宣炉”上所没有的特殊印记。

 

历史过去了近六百年,这期间经历了数次翻天覆地的政局大动盪。涉及“宣德铜炉”的命运可说是灭顶之灾;“化铜铸钱”和数百年持续不断的“仿宣”使大部分各类“宣德本年普品”都湮灭在其中,至今成了共同的美妙神话传说。此“九转乾坤炉” 也就同样被人怱视而销声匿迹了。

但作为皇家重器的这件“龙炉”虽也遭遇过某些变迁离弃,但庆幸的是其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际遇也许导致了“它”特殊的命运;“它”身份特殊高贵,既没有和其他“普品”一起脫离皇宫在外流离过(正常情况下),也没有入典籍,更没有被“化钱”;就连乾隆、项子京们都未曾耳闻目睹过。最后诸多特殊的原故使其脱离了身首异处的灭顶之灾而幸运存“活”人寰。这应庆幸和感谢将这件“重中之重的国宝” 保留至今的事实和人物,为扬我中华国魂国威;我谨公示以上图片资料以供大家共同分享;                                              

附有关尺寸(约):

总高:20cm(炉体高:13.8cm 盖高:带子口6.6cm

耳距:25cm

腹径:17.5cm (带高浮雕22cm

口径:12.5cm

足高:4.4cm

总重:5.4kg

 

附图:

http://s15/middle/5595493eh79bc9e4cff3e&690

http://s6/middle/5595493ehc15e3295ac65&690

http://s7/middle/5595493eh79bc9f000a76&690

http://s13/middle/5595493ehc15e39a3e8fc&690

http://s2/middle/5595493ehc15e3d7cd7f1&690

http://s2/middle/5595493ehc15e41106ba1&690

http://s11/middle/5595493ehc15e45dbb72a&690

http://s11/middle/5595493ehc15e47e131d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