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9日,在广西教育学院为纪念教育家陶行知而建的“陶园”里,拍摄到了一组让人疑惑的照片。陶行知雕塑正面刻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落款是:陶知行;雕塑背面刻着:陶行知
1891--1946。
到底是陶行知,还是陶知行?很多学生和老师看了都疑惑不解,觉得是不是搞错了?
我在百度搜索查找,得到的答案是:南方网讯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名字被颠倒过来写错了?日前,有市民发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大楼的题词把教育学家“陶行知”的名字写成了“陶知行”。省陶研会专家指出,陶先生先后用过“知行”“行知”这两名字,两者都没错。。。。。。陶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还没有改名,就叫陶知行,落款用这个名字是尊重客观事实。
我认为:
一、就某一题词而言,落款写“陶行知”或“陶知行”都没关系,但是,在同一个雕塑正反面,用了不同的名字,而且是刚好颠倒过来的二个字,就很容易引起人家的误会,应该用同一个名字,或者正反面都写成“陶行知(知行)”,这样就不会被人家误解了。
二、一个名人有多个名字(笔名)的时候,应该使用最为大家熟悉的名字。比如鲁迅先生,一生共用了100多个笔名,但是,我们在哪里都称他为“鲁迅”,甚至很少称呼他的真名“周树人”。如果按照上面所言,“尊重客观事实”,那将来我们要辨认哪一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就费神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