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其他 |
访中国第一鼓楼设计者杨似玉
----一个小学都没读过的能工巧匠
2004年6月9日,记者在广西三江侗族拍电视纪录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三江县旅游局覃晓玲副局长介绍说,三江有个奇人,要我们无论如何一定要去见见。
在覃副局长的带领下,进到一间普通的木楼,见到一位黑黑瘦瘦的中年农村男子。覃副局长介绍说,这就是中国第一鼓楼的设计者杨似玉。
三江侗乡,有河必有桥,有寨必有楼,新建的被誉为中国第一鼓楼的三江鼓楼成为三江标志性建筑。三江鼓楼高44.67米,共27层。整个鼓楼由4根高27米的来自云贵高原原始森林树龄在125--206年的主柱和52根不同高度的辅柱着地支撑。主柱直径达90厘米。整座鼓楼不用一颗钉子。真是鬼斧神工!
而眼前普普通通的杨似玉实在没办法让人与这雄伟辉煌的鼓楼联系起来。再次应了那句话:人不可貌相!
杨似玉家里,摆放着中国第一鼓楼的模型。在拍摄模型时,记者问有没有设计图纸。杨似玉说,他们建鼓楼和风雨桥从来不用图纸,一把尺子一支笔,就能准确裁料和勾画出鼓楼的雄姿。记者再问:那建筑师是凭什么去建鼓楼和风雨桥的呢?杨似玉说:我们的做法是,先用小木条按比例尺寸建好模型,每条小木条上记录下尺寸数据。模型建好之后,拆掉,把小木条用绳子扎起来,交给建筑师。建筑师就按小木条上的数据建出三江目前的180座鼓楼和110座风雨桥。真是不可思议!
记者问杨似玉是哪各学校毕业的。杨似玉回答说,小学都没读过。记者问:那你怎么认识字呢?杨似玉回答:是啊,我认字不是很多。记者接着问:那你怎么计算呢?杨似玉答:这几个数字还是可以应付的。
虽然建鼓楼和风雨桥不用图纸,但杨似玉画的效果图非常漂亮。他现在正在为南宁青秀山景区设计一座风雨桥,刚刚画完了一张效果图。他高兴地展示给记者拍摄。
从杨似玉家走出来,猛一回头,看见门口有一块不起眼的小木牌,上面写着“工匠世家”。原来,这个木楼并不普通,住在这个木楼里的人更不普通。 1、这就是上面写满尺寸数据的小木条
前一篇:三江行之纪录片拍摄纪实
后一篇:三江行之人文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