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将沧海能为水
(2011-08-16 15:24:31)
标签:
杂文曾经沧海超女曾轶可三聚氰胺上海楼倒塌杂谈 |
分类: 我写字儿 |
有首唐诗,常被自认为有阅历的人引用其中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翻译成白话是:经历过深广的沧海的人,别的水再难以吸引他。
用他自己的话说:大江大浪都过来了,还有什么能“雷”到我的,一幅大彻大悟的口吻。殊不知很快就会“长江后浪推前浪,把你拍在沙滩上”。
来快速浏览一些这些“曾经沧海”的人,被水“呛”到时的尴尬吧。
在今年的超女舞台上,做了25年音乐的包小柏老师,被曾轶可的“绵羊音”新派唱腔搞得情绪败坏,走了;走就走,世界上就你一个“曾经沧海”么?你“难为水”不要紧啊,还有沈黎晖、高晓松,他们替你“为水”。
算了一辈子数学家的华罗庚,估计也看不懂的现在播放的新闻:“去年,广州全市空气质量属优或良的天数为333天”——2008年4月13日,广州市环保局如此宣布,此前该局承认“去年灰霾天数131天”两者相加,广州一年有464天。华罗庚算不出来就对了,会算也不能请你去算,这个意思他不会懂,现在的人却都懂。
还有,某个经营了数十年免检产品的大企业,大风大浪都没事儿却栽倒了一种小化学添加剂——三聚氰胺——的水沟里。
还有,从小就在街头打打杀杀的小混混,怎么也没听懂这句骂街的话:呸!你才买了中石油呢,你们全家都买了中石油,还买了中石化!
还有,房屋中介开了十多年的老板,听到一男向一女征询意见后,也被震撼到了:我们先租房子住,结了婚攒了钱再买房子吧?女答:那我还不如先租丈夫呢。
还有,国学大师季羡林刚刚离我们而去,试想如果生前他听到这样的话,还会保持安详嘛:现在的导师都不叫导师,也不叫老板,叫科研包工头!现在的硕士学位,就像脚底的一粒米,不拿不舒服,拿了又不能吃。
还有……
还有……
其实,对于现代人,太多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了。我们可以把唐诗改一改:
曾经沧海能为水,遍地喧哗皆浮云。
(以前写的杂文,现在有些资讯过时了。呵呵。过时了再发,文章才不会被屏蔽。呵呵。乐呵乐呵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