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散文/诗歌]那天
(2010-06-28 23:33:39)
标签:
电视散文诗歌青春爱情亲情 |
分类: 我的诗笺 |
《那天》文字脚本:冯晓潇
那天傍晚
暖暖的风像妈妈的手
轻轻抚摸着我的头
那年的我十八岁
肚子里填满了妈妈做的饭
脑袋却空荡得像吃完饭的碗
那天下午
毫无目的的我
沿着一条公路不停地走
我希望就这样走下去
没有尽头
没有尽头
那天傍晚我不知疲倦
走呀走呀一直走出了小镇
走到另一个城市的郊边
我不知不觉走进一条巷子
灰灰的窄窄的巷子
头顶的天空像一道裂痕
我印象那天的太阳很红很暖
灰色的楼群愈加古旧而神秘
跟我的心情很吻合
我忽然
在心底涌动起一种
暖暖的痒痒的心愿
此刻若是在高高的窗口里面
有个幽静的安详的女孩
正在悄悄望着我
那该有多好
她应该是大城市里居住了很久的女孩
她应该是弹完了钢琴在窗边小憩
她拿着一条毛巾在擦拭汗珠
她的手里一定还捧着
一杯雾气腾腾的清茶或咖啡
她的睫毛在风中微微颤抖
她看见了窗外红色的晚霞里
一个忧郁的少年正在走过
她眨了眨饱含露水的眼睛
然后缓缓地把目光伸向夕阳
然后轻轻地合上了窗子
然后转瞬间就忘了我
而我也始终没有抬头
没有抬头望向她的窗口
我就这样低着头
低着头忧郁地走着
走出了离开了这条巷子
我转身走向回家的方向
凉凉的风像丝绸一样
从身后铺卷过来
那天傍晚我满身疲倦
我走了很久很久
看见妈妈站在小镇的路口
我们走在小镇里
路灯一盏一盏挂起来
像一团团燃烧的柳絮
妈妈笑着
轻轻抚摸着我的头
没有问我去了哪儿
那天的我
也没有跟妈妈讲
我与女孩的擦身而失的邂逅
【作者后记:此文,算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像余华的《18岁出门远行》一样,谁都有青春年少漫无目的的时候。那时候,幻想、迷惘、焦虑、浮躁的青春岁月里,对爱情懵懂无知蠢蠢欲动,对亲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切,似乎都可以用年轻当做借口来寻求被谅解,一切,却在多年之后,深深留在记忆深处。这篇文字,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非常非常冗长,简直像日记(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92ccf201000807.html);第二个版本轻盈一些,像诗歌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51cd70100f06t.html);这第三个版本,更纯净透彻些,并且我一面写一面在朗读,像是给自己重新讲述这个故事,先感动自己。这,更像是一片散文。配乐朗诵版稍后将制作出炉,当然,本人天资很差的嗓音肯定无法感染各位,也不求感动所有人。且当一个青春的纪念罢了。呵呵。如果有搞摄像的、配音的朋友,跟我联系啊,哈哈,制作成电视散文,就更好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