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迷布拉格

(2010-07-01 15:20:15)
标签:

布拉格之恋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情迷布拉格
王亚哲 

 

  布拉格,这个古老的城市于我既遥远又很陌生,但是因为有了卡夫卡和昆德拉,她又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吸引着我去接近她,去了解她。

  听说捷克的国宝“幸运浮雕”飘洋过海来到了上海世博会,我特地赶赴上海一睹他的风采,并且抚摸浮雕,让他给我带来好运。扬·聂波姆斯基的雕像在查理大桥上伫立了四个多世纪,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捷克人的母亲河伏尔塔瓦河。

  说起“幸运浮雕”的由来,还有段故事呢。传说中扬·聂波姆斯基是一位牧师,因为拒绝向国王泄露皇后忏悔的内容,被愤怒的国王从查理大桥上扔进伏尔塔瓦河,在他被河水淹没的一刹那,天空奇迹般地出现5颗灿烂的星星。后来,扬·聂波姆斯基被追封为捷克的圣徒。捷克的人们相信,只要能够摸一摸查理斯大桥上的扬·聂波姆斯基雕像下的浮雕,就能获得好运。这个传说更加让我向往布拉格。

  在我的心里,布拉格始终是属于卡夫卡和昆德拉的。古老的布拉格就是一幅哥特式拼图,在旧城中,到处充斥着卡夫卡的气息。那些依然保持着中世纪风貌的街道,狭窄的石子路,古老的煤气灯,还有宗教壁画装饰的墙壁,令人仿佛穿越时空的阻隔,只为来到这里,邂逅卡夫卡。众多的传说,使她更富传奇色彩,这充满幻想的神秘城市,可以说就是卡夫卡的作品本身。卡夫卡的朋友约翰内斯·乌尔维迪尔肯定地说“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而真正让布拉格名扬天下的是米兰·昆德拉。《布拉格之恋》是根据他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改编的,故事发生在1968年的春天,那一年,正是苏联对捷克发动著名的“布拉格之春”行动。在布拉格郊外一家小咖啡馆里,托马斯邂逅特丽莎,特丽莎在这里当女招待,她当时正在阅读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两个人一见钟情。沉醉与忧伤的一见钟情,伤感而凄迷的结局,都缘于布拉格郊外的那个咖啡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让人有种支离破碎、痛苦不堪的感觉,却又那么真实地反映了主题和心声。简单爱情的背后,折射出了历史的棱角,昆德拉用平静的语调告诉我们,爱情是美丽的,却又经不起考验。

  伏尔塔瓦河是布拉格的灵魂,她依旧不分昼夜地静静流淌,河上的船歌依旧悦耳、嘹亮;古老的查理大桥依旧伫立在那里,而“幸运浮雕”在结束了中国之旅后,依旧会回到他的故乡,给人们带来幸运和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过客【词曲】
后一篇:狼牙山记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