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逝的花样年华

(2010-05-31 23:09:54)
标签:

花样年华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远逝的花样年华

 

  绚丽的旗袍,昏黄的路灯,梳的一丝不苟的爱司头,欲说还留的神情,如同一张蒙尘的老唱片,在岁月的留声机中静静旋转,哀婉却唯美地唱着一首老歌:花样年华。

  片尾,周慕云离开香港这个伤心的地方后,苏丽珍来到他的房间,呆坐在椅子上,点燃一根雪茄,并不抽,只是放在那里任烟雾盘旋、四散,一种她曾经熟悉的味道,让她泪水不断滑落,一滴一滴,最后连成一片。此时,电影中的背景声全部消失,一阵寂寥后,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响在她的心里,也回荡在观众的耳畔……

  “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 看完《花样年华》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夜很静,风很轻,只听得见我的心跳的声音。

  因为不够勇敢,所以注定错过,只能把爱变成心里的秘密。然后,背井离乡,痛苦的时候,找个树洞把秘密说出来,再严严实实捂上。花样的年华,凄美的恋情,却是个无言的结局。

  唯美的画面,经典的配乐,也许这是我喜欢王家卫的原因。斑斓的画面像一幅幅流动的油画,浓重的色彩,恰到好处的光和影,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浩大的场面,节奏有些拖沓,细细碎碎的,如同生活的本质。影片中的配乐让人感受到电影中幽雅浪漫的氛围,配乐从传统戏曲到50年代的电影歌曲;从旧上海时期的时代曲到香港菲律宾乐队的拉丁风情,林林总总、杂乱纷陈。王家卫的电影是没有剧本的,所以呈现出来的也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情节。

  第一次听说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2000年,那是一个温馨的夜晚,外面风雨飘摇,屋里茶香袅袅,我在网上听一位朋友讲述这个故事。周慕云和苏丽珍原本都各自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庭,缘分让他们相遇:住在同一座公寓,隔着一面墙壁的距离。在逐渐的交往中,两人熟络起来。可当他们在狭窄的楼道里单独相遇时,却还是只一句“这么巧啊?”便匆匆而过,继续走他们各自的路。日子如果只是这样过,倒也安然自在。可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了各自的伴侣不忠走在了一起的事实。同病相怜让他们成为知己。他们各自挣扎在情感与道德理智的边缘,也彷徨在爱与不爱的边缘。可惜,最后他们谁也没有越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最终各奔东西。情节就是这么简单,给人的记忆却深刻。十年的时间里,我看这部片子不下五遍,因为它的唯美和怀旧,十年里,多少花儿开了又落,多少年华去了不再回来,多少人来了又走……

  喜欢影片中流露的淡淡忧伤,喜欢两个人的隐忍和克制,喜欢片中的主题曲《花样年华》,“渴望一个笑容,期待一阵春风,你就刚刚好经过……”就这样在歌声里醉了流年,在光影里远逝了花样的年华。    

  王小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