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哀愁

(2010-04-22 13:18:26)
标签:

影视随笔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美丽的哀愁

 

  我喜欢的影视作品,通常是蕴涵着淡淡的哀愁的。细细体味,那些美丽的哀愁氤氲在寂静的春夜里,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水的夜里一个人静静看57版本的《雪国》,川端康成的作品,淡淡的哀愁,洁净的笔触,唯美的画面,让人感觉清新而又寂静,雪国在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山上还有白花、杉树。在雪国,月色也是别有特色,记得川端康成曾这样描述“山头上罩满了月色,这是原野尽头唯一的景色,月色虽已淡淡消去,但余韵无穷,不禁使人产生冬夜料峭的感觉。”“盈盈皓月,深深地射了进来,照亮得连驹子的耳朵的凹凸线条都清晰地浮现出来。”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浸透着主人公岛村的淡淡的哀愁……

  在影片《北非谍影》中,贝蒂·希金斯演唱的那首《卡萨布兰卡》优美的旋律流淌着淡淡的哀伤,令人无比沉醉。这首歌于浪漫中透着不舍与怀念,唱出希金斯对沧桑人生无奈的叹息。希金斯在歌中这样唱到“当我目送你离去,心中同样会痛楚凄凄”。我仿佛看到影片中里克凝视着依尔莎远去的背影时那忧伤而无奈的眼神,他把忧伤留给自己,把幸福给了他深爱的女子,此刻的我不禁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影片的基调是伤感的令人心碎的别离,仿佛一个转身,便隔着天涯。

  《半生缘》中,顾曼桢带着几丝遗憾与忧伤,幽幽地说道,“能见面已经很好了,世钧,我们是回不去了”。沈世钧一脸的木然。镜头再到多年前,冷风里,沈世钧拿着手电筒,回去寻找那只遗失的红手套,那时的他,恐怕有太多美好的期待。而这个拾拣手套的伏笔在先前已经埋下。那场景突然在结局处再次闪现,着实刺痛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两个烟火男女,一段平凡的半生缘,隔了这么多年的时光,如此令人难以忘怀旧式爱情,依然可以深深地打动人心。在影片的结尾,黎明这样唱道:别来还无恙那年少轻狂,却让岁月背叛。流转的时光照一脸苍凉,再也来不及遗忘。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聚少离多的纠缠,迷惘是唯一的答案……旋律中缓缓四溢的仍是淡淡的、美丽的哀愁与忧伤,让人泪盈于睫。

  记得迟子建曾说:“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洒在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我喜欢这无处不在的美丽哀愁。今晚的月色很美,清澈的月光照耀着天底下所有的哀愁。        

  王亚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