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浣:我本将心托明月

(2009-12-12 10:40: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齐浣:我本将心托明月

文: 王亚哲

  因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来历,碰巧看到齐浣的《相和歌辞·长门怨》:“茕茕孤思逼,寂寂长门夕。妾妒亦非深,君恩那不惜。携琴就玉阶,调悲声未谐。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细细品味,忽觉“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与“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竟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都是用来表达“落花有意眷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的寂寥情怀。

  据《齐氏族谱》记载,齐氏先祖齐浣(约678年─750年)字洗心,晋武侯齐琰之后,为“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春秋战国时期,定州地域属鲜虞国;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县虞国改称中山国;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即位,将政治中心南移,迁都于顾,顾即今之定州市;秦代,仍设中山,属恒山郡管辖。汉初设中山郡,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复为中山国,所辖包括安国,以后建置虽然改来改去,但义丰始终归定州所辖,但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应属河北安国市。

齐浣少时以词学著称,唐朝诗人李峤称其“有王佐之才”,但翻遍《全唐诗》也只找到他的《相和歌辞·长门怨》一诗。齐浣二十岁中进士,初任蒲州(今山西境内)司法参军。景云二年(711年)中书令姚崇举荐齐浣为御吏。姚崇精于吏道,处事聪敏。有次因事请假,十几天后公务堆积如山,同朝宰相卢怀慎自以为才不及崇,凡事推而不专。姚崇假满复出后,只一会儿,就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齐浣称姚崇为“救时之相”,称卢怀慎为“伴食之相”。

开元年间,齐浣升任给事中,中书舍人,为玄宗撰写诏书。开元十二年(724年)出任汴州(今开封县)刺史,上任后励精图治,社会井然有序,广受百姓称颂,后“请开汴河下流,自虹县至淮阴北合于淮”,因政绩卓著,升为右丞。《旧唐书·齐浣传》记载:开元二十七年(739)齐浣任汴州刺史,自虹县下开河道三十里,入清河,又开河道至淮阴县北岸入淮,免淮流湍险之害。

开封府王毛仲奸诡弄权,齐浣直言劾奏,玄宗对其忠直给以褒奖。不久,大理丞麻察贬兴州别驾,齐浣为之饯行时谈了对圣上的谏言,麻察将其所言俱实禀奏皇上,龙颜大怒,贬齐浣为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东北)丞;后经历数年,齐浣累迁至常州刺史;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任润州刺史,兼江东道采访处置使,当时长江边沿积沙20余里,航道被阻,舟船绕行,常遭风浪袭击,齐浣组织人力开凿伊娄运河25里,为此每年节余数十万两白银。

齐浣开漕利民,颇有建树,但是也沾染了官场流弊,开元末年,因行贿被李林甫劾奏罢官。天宝初年,被重新起用,任员外少詹事,任职东都(今洛阳),期间与绛州刺史严挺之(严挺之与张九龄交好)交往甚密。唐玄宗有意任命严挺之为宰相,但遭李林甫嫉恨,他想方设法使得严挺之永无翻身之日。后李林甫为防齐浣,于天宝五年(746年)将他调任平阳郡太守,齐浣最终卒于平阳郡,享年七十二岁。肃宗继位后,褒赐齐浣为礼部尚书。

作为官吏,齐浣政绩卓著;作为诗人,只有一首《相和歌辞·长门怨》流传于世,但是只这句“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让人心怀戚戚,足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