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温暖的河流《漳江文学》第八期
(2009-01-06 17:08: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雅评论 |
一条温暖的河流
-----读唐镇河老师《温暖的相思树》
王小雅
伴随着新年第一缕曙光,唐老师惠赠的诗集《温暖的相思树》抵达我的手上。打开扉页,扑面而来的是闽南沿海温润的气息,仿佛一条温暖的河流蜿蜒在心间淌过。
我不懂诗歌,也不会写评论,只是把我对唐老师的印象以及对这本诗集的印象毫无保留地写出来,请不要怪罪我文字的粗浅笨拙和文思的贫乏枯燥。
诗人用暖暖的笔调歌唱爱情、友情、亲情、乡情。爱情是诗歌永恒不变的话题,抒情永远是诗歌魅力所在。他说:“初恋如一株美丽的曼陀罗/甜蜜和惆怅细细缠绕在/半晴半阴的心窝”(《初恋如一株美丽的曼陀罗》),诗人曾“站在从容不迫的桥头/等你/站在江岸宿鸟盘旋的枫林/等你”(《等你》)等来的却是一个美丽而破碎的结局,也只好“我注定是你的相思/你注定是我的寄托”(《勿忘我》)这样的相思虽苦也美丽,一首首小情诗,浸润心田,让人顿生一种浅浅的忧伤和淡淡的哀愁。这就够了,诗歌之美,美到哀伤。
诗人把友情看得很重,“知道吗?丢了友谊/比被恋人抛弃/心里还难过十分”、“友爱的炭火终会消融/误解的冰碴”。诗人渴望友情,寻觅知音,然而“在文学漫漫征途商,知音难觅,谁能领悟一个诗人寂寞跋涉、潜心修行抵达的境界?”诗人在后记中也发处如此无奈的慨叹。我想这也许是每一个潜心文学的作家、诗人都会遇到的难题吧。
那天诗人对我说,他有三重身份,一个是每月只有26元钱的下岗工人;一个是云霄县作协主席,不拿一份工资。第三重身份是父亲。我想,第三种身份才是他更为骄傲的角色吧?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让人感觉无比温暖。诗人有一个出色的儿子和贤惠端庄的夫人。先前曾雨唐老师有过一次网络上的交流,他谈及最多的是宝贝儿子唐晓航,现在在北京一所艺术学院读书,学舞蹈,常参加各种舞蹈大赛,已经小有名气。唐晓航是诗人的牵挂和骄傲,也是诗人最满意的作品。在组诗《亲情》中五首诗歌全部是写给儿子的,对千里之外的儿子的牵挂和思念、对离愁别绪的描述跃然纸上。诗人“躺在床上/
触摸往事/将思念儿子的真情掏出心田”沙沙的书写声,将浅眠的妻子惊醒,然后诗人赶紧把钢笔换成水笔,小小的细节体现着诗人的关爱与疼惜。
故乡云霄是给予诗人生命与灵感的地方,诗人常常用自己满腔的热忱和血液去讴歌和赞美那一片热土。“尽管岁月拉开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我们毕竟懂得了/该怎样把生活的经纬编织/借一片月亮的光色/珍重地铺开素洁的稿纸/写下我不眠的宏伟志向/也挥洒对故土悠扬绵长的相思”(《故乡的小路》)诗人还有一本专门唱歌故乡的诗集《唱给故乡的颂歌》,这首诗歌也收录在《温暖的相思树》中,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挚诚的赤子情怀讴歌故乡----美丽的云霄小城“犹如一颗绚丽的明珠/镶嵌在八闽大地的东南”。
诗人有一颗悲悯善良的心,善于从日常生活里挖掘和找寻诗歌题材,发现生活之美和诗歌之美,他关心“一只蚂蚁的生和死”、“飞走的蜻蜓”、“命运的小虫”等等,他亦关心每一种世间的植物“午时花”、“哭泣的玉兰数”、“枫叶”等等,所有的这些动物、植物在他的笔下都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生命,这些都源于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敏感和丰富。
诗人的达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是说:欢乐的贫困是美事/那么就放纵我们感情的野马/让内心的喜悦和享受无节制地展开”。纯粹的诗人都是贫困的,但他们仍乐观坚守着诗歌的圣地,所以评论家卜一说:“唐镇河的灯火是诗歌的灯火,唐镇河的月光是诗歌的月光,唐镇河的怀想是诗歌的怀想……”
唐镇河,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条温暖宽厚的河流,无声无息地淌过每一寸干裂的土地,悄悄滋润每一颗失语的心灵。
王小雅
前一篇:冬日的乡村《泾县专刊》
后一篇:2009,我希望《张家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