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高中组特等奖:
获奖者:党逸倩
学校:江苏省镇江一中
指导老师:张红霞
一、《三体》节选片段梗概:
人类第二个文明的佛晓时期,新的人类正向远方的那个伊甸园前进。但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必须有人牺牲才能使人类存活。“终极规律”号向其他四艘发起攻击,作为侵略者,想以其他人的生命为代价。但最后的幸存者却是“蓝色空间”号上的人员。“自然选择”号上的三个人则是经过了激烈的心理冲突与矛盾,却因几秒的微妙之差落后于“终极规律”号,最后也不能避免覆灭的命运。这是有关人性的选择。面对抉择,是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新的文明在诞生,新的道德也在形成,真正的幸存者是那些有准备的人,他们不发动攻击也不自我毁灭,而是静静地准备好等待命运的安排。太空就在黑暗中哺育出了新人类。
二、大作文
我们该如何抉择
艾米丽·狄金森说,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从未见过光明。
这是人类的第二个文明时代的拂晓,生存还是毁灭?困惑使前往远方的人们心灵在宇宙深处颤抖。
那是一群找寻光明的人,谁都想成为伊甸园的幸运儿。但远方一定是光明吗?生存是有价值的吗?死亡难道就是毁灭?就是黑暗?
在时代的过渡期,困惑会在每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心中滋生。
曾经读过俄罗斯作家契科夫的《醋粟》:几幢有着经济价值的实用别墅的建立就会导致精神家园意味的樱桃园的毁灭。这是樱桃园女主人面临的困惑,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困惑。
这是“物质世界”与“精神家园”之间的抉择;这是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抉择;这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间的抉择。
在如今这个科学被视为宗教的时代,我们要珍惜这种带有对精神家园依恋之情的困惑。这种困惑从俄罗斯人民的灵魂中升腾,升腾到神秘的宇宙中,它的呼声在各种不同肤色的民族中得到了共鸣。
五十年代中期,旅欧华人作家凌叔华在重游日本京都的银阁寺时,“倚卧在树枝上的粉色山茶不见了,猩红的山竹在水面上的倒影不见了,翁郁森林中的鸟儿的叫声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山脚下新增的一个售票窗口。”她怀着对昔日的留恋之情,惘惘而失落地离开了,并在散文中写到:“这一番前往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契科夫小说中樱桃园女主人的心境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北京的老牌楼,老城墙都因新马路的修建而日日缩减,萎缩的时候,我想,有此心境的想必定是梁思成先生了。
可不妨停下急不可待迈向新时代的脚步,想想纪伯伦所说的“我们为何而出发?”多少人,在匆匆赶路时,迷失了自己,但若是清楚为何而出发,便亦知困惑时候该如何抉择。
耶稣举起他坚实的臂膀高呼前进,老子却垂下手臂,像折断的双翼;耶稣像春天,老子像寒冬;耶稣高喊着向未来奔去,追寻远方的光明,老子却说要退回到本源。
卡伊洛斯执着于头顶上的太阳,高飞,高飞,向天空更深处漫溯,用蜡做成的双翅在太阳炙热的烘烤下融化了,坠入无尽的深海。对太阳的狂热酿成了悲剧,有时,恰恰是那些我们真切热爱的东西毁了我们。
尼采在逼仄的空间里思考,这压抑的小城终究不能承载他锋芒毕露的灵魂;海子来到这个世间只为了一首诗,一首他心灵深处日日夜夜渴望迸发出来的诗,但不幸的
是,他生命里诗却失落了,海子以自杀的方式同万物一起沉坠;还有那坚韧的爱情,希刺克历夫与凯瑟琳野性的狂躁不安的灵魂将会在那片荒原上终日游荡,在石楠
花丛间凄楚地歌唱。
黑夜如同一场墨色的大火,你的所见所闻都使你感到灵魂的溃乏与饥荒。罗曼罗兰曾说,“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这又是怎样一个时代?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是股票的走势,是银白黄金,却很少有人会谈起对莎翁“悲喜人生”的感慨;许多人深夜会点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花边新闻小弹框,却很少有人围炉夜谈,感受“窗外大雪纷飞,屋内炉火明灭”这种本真的感动。
我们要认清的生活真相又是什么?有时不愿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人们能识出红红绿绿钞票金额,人们能享受生猛海鲜的刺激感,人们能嗅出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气味,但人们不愿搭理那一出《城南旧事》,那一幢《带有阁楼的小屋》,那一座《魂断蓝桥》,那一个名叫《安娜·卡列尼娜》的女人。
所以,放弃挣扎吗?麻木地沉沦吗?像《等待戈多》中的那个流浪汉一样接受命运的困境吗?
不。
面对抉择时,要勇敢的如鲁迅笔下所说的“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肩起时代的闸门,放人们到光明的地方去。”
中国人为什么不愤怒?怀揣着那颗赤子之心,做一个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独立思考的人,这才是我们应做出的抉择。
拉金在《悲伤的眼泪》中写到:“一个人眺望着远方/坚硬/明亮/以及眺望中/抵达远方的朴素的专注。”
我写我所想,情之所至,笔亦随之。
【特等奖作文】不论怎样流连,别忘了通往道义的路
长沙市第一中学
戴洋港
指导老师:刘骐
一、作文梗概
太空新人类文明起步,为了生命能够到达目标星系,星舰地球的几座飞船中间只有保留一个来收集足够的燃料和关键配件。“自然选择”号飞船上的舰长和副舰长在经过一番又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决定自我牺牲,把进地狱的苦痛留给了自己,把到达新家园的希望留给了其他人,与此同时,“终极规律”号向其它的四艘飞船发起了攻击,最后却在另一艘叫作“蓝色空间”号的飞船的反击之下不幸剧烈爆炸。“蓝色空间”号作为最后的幸运儿收集了其它飞船的聚变燃料和部件,并为这场黑暗战役中死去的所有人举行葬礼,载着一千二百七十三个幸存者,走向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二、大作文题目:我们该如何抉择
多年以后,当人类的飞船在一个鲜花盛开的星球上缓缓降落时,有人还会想起那个遥远的日子里黑暗战役降临时的情景。
为了人类的到达,所有飞船的燃料和配件必须集中在一艘飞船上。也就是只有一部分人能留下来。
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古老的问题被交付到人们的手中。
它像一条灰色的粗布,紧紧缠勒着人的心脏,动弹不得。最最煎熬的是,这抉择的权力就仅仅握在自己手中,这个沉重的动作最终其实就像按下一个按钮那样不费力气。若是我被迫走上人类的刑场,不容你有丝毫惊惧,瞬时而不容迟疑。
可上天偏偏降下这抉择的无限折磨。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博弈,是自有人来以来宇宙间最大的一盘棋。谁都在等待别人的抉择,谁都在苦苦思考,不知该如何抉择。
抽出一张纸。
写下你如果生存下去,你会得到些什么?我会得到很多。如果我还能到达那个星球,我想和以前一样每到冬天的时候,就上西边的海湾那边去看世间最美的雪,若是那个星球无冬天,那也无妨,那么一定有和地球上一样的漫天星星,我喜欢守着那个星空侧夜不眠。
如果你放弃生存,这些你可就再也没法见到了。
可是,如果你不愿意自我牺牲,还会有什么后果,你知道吗?
战争吧。
我知道,一定是战争。如果谁都不愿意被逐出伊甸园,那么这一场箭在弦上的争夺已经在所难免。在这场你死我活的争夺中,一切皆有可能,但最大的可能,是人类彻底的消失。
人类消失?那是不是从今往后就再也没有谁为这茫茫的宇宙写情诗了?是不是宇宙某个角落里的春秋交替从此就成了机械的运动,那些遥远的星球不过是宇宙眼中冰
冷的大陆?宇宙成了一面没有表情的镜子,一汪深不见底的死水,人类短暂而喧闹地白白走一糟,徒然留下些与美无关的败落景象。
我们该如何抉择?答案已然写在纸上。
你愿意自我牺牲吗?“牺牲”是个美丽而悲伤的词,在人类第一个文明的孩提阶段,人类学会了用其它动物的鲜血祭拜上天,目的是求得造物主的垂怜。
就是现在,这个“牺牲”换取的,同样是上天的一次宽恕。你,愿意吗?
我愿意。
一滴浊泪从眼角淌出来,你看看窗外,星汉灿烂,一如人类小时候那样。既然人类的祖先披荆斩棘才有了我的今天,那我为什么不愿意用自己为人类的后代换取一个遥远且长久的明天呢?
我选择放下我的雪,我的星空。因为我知道,所有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雪和星空。他们都有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都有一个永远追求美好的魂灵。
几千年前,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照亮了湿冷的星球,打破了漫长的黑夜。新的时代就要来了。人类需要新的光明。选择当普罗米修斯的人,就注定直面悬崖和利喙。
我在,我还会存在。
我的鲜血,会流淌在所有人的血脉里,永世都保持鲜活和滚烫。
你们所见,我也将看见。我将一万次地凝视深蓝的天空和闪耀的群星,让过去埋葬过去,让人类的智慧继续在无尽的空间中汹涌下去。
是的,我已经决定了,把那个遥远的春天让给你,不过你要耐心一点,它一定会来到,那时,人类的歌声又会不停歇地响起了。你们就是春天的花骨朵儿,正好开在一个春天里。
多年以后,当人类的飞船在一个鲜花盛开的星球上缓缓降落时,有人还会想起那个遥远的日子里有人做了伟大的决定,它照亮了这个黑暗无涯的茫茫宇宙。
特等奖作文 王书凝:人类的道路只能由人类自己抉择
山东淄博实验中学
王书凝
指导老师:张伟
一、作文梗概
在黑暗的太空中,探索宇宙的新人类面临着考验人性的抉择。
“一部分人死,或者所有人死。”
由于尘埃阻力,以“自然选择”号为首的五艘飞舰缺少足够的燃料及配件支撑,飞行到下一个补充点。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将燃料集中在“伊甸园”中,将其余四艘的所有人——杀死。
在五个封闭的舰体中,每一个人都揣度、直面着人性的大黑暗面。“驱逐”他人,自己堕落成恶魔;牺牲自己,为队友开辟道路;坐以待毙,等待他人的审判。总要有人做出选择,为了宇宙的探索与进步。
两场黑暗战役在太阳系同时打响。最终“蓝色空间”号得到了破坏舰遗留的资源。新时代开启了。
二、大作文题目:我们该如何抉择
无非是为了些琐事:高考讲座提前应下的资料不够了,而我正是没抢到“伊甸园”通行证的不幸的孩子。
在封闭的卧室里,她的怒火终于爆发了:“我明明跟你说过了,听讲座的人明显超出举办方预期,资料绝对不够,你为什么不上去领?”
我也十分委屈,组委会从后排开始发,谁能想到恰好放到自己这儿就没了呢?的确,我只要站起身来,要上一本所谓的“高考宝典”,一切的问题便迎刃而解。我可以有我心心念念的资料,母亲也不会和我吵架。但在座的学生中绝对有没有领到资料的。而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母亲的怒气源来已久,我是知道的。
人生在世,处在纷繁复杂的利益网中,我们有太多身不由己,太多无法顾及。而我偏偏是里面的愣头鹅,总是做先让步的人。我保全了自己的心灵净土,不愿争些小蝇小利争得头破血流。可这却又伤了母亲的心。她总怕孩子被人占了便宜,吃了亏。恨不得把所有好的推到孩子面前不可。
我在母亲的拳拳之心与内心的底线原则中夹着,不知如何抉择。
正如龙应台在《相信与不相信》中所言:“这世上有许多正义。可当你选择一种正义,其余都变成了不正义。”我为章北海流泪,他深知在这场黑暗抉择中总要有人为了“伊甸园”的建立,新人类的进步自相残杀,堕落成恶魔;我也为东方延绪流泪,我在她身上看见了犹豫不决的平凡的自己;我更为“蓝色空间”号流泪,他们用沾满鲜血的双手做出了抉择,怕是终其一生都将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
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怀疑历史,怀疑一切。就生命而言,究竟是卖菜的老婆婆数十年的回忆重要,还是虚无缥缈的“美丽城市”称号重要,就世界而言,究竟是南非饥饿的儿童重要,还是“我是谁?”一个哲学问题更重要?对我而言,究竟是一个微不足道却触及底线的抉择重要,还是母亲真诚的心更重要?正是明白他们背后说不情道不明的心,我的手才颤抖着,眼中才饱含热泪,无法将其搬至人性的天平度量清楚。毕竟泰戈尔有言:“太过锋利的刀剑,在刺伤自己。”
但历史总是向前迈进的,而我们最终是要做出抉择。不管辉煌的历史下掩埋了多少血与泪,不管在做出抉择时势必要辜负另一方拳拳情意。人性太过深邃,连神明的光芒也难以普照,我们只能靠自己。
怦然令我心动的是,孔夫子念着“君子要外圆内方”昂昂而来,跨过三千年的岁月凛凛而去。
人身处于集体中,势必要牺牲些来成全“大我”,或是挽救“自我”。有些人牺牲了自我。譬如无数孟姜女哭喊的夫人,譬如战场上“天阴雨湿身啾啾”的白骨,他们蒙昧未开,尚未做出抉择便被社会吞噬,一命呜呼。
有些人牺牲了性命。譬如拋家弃子,受尽严刑拷打不松口的赵一曼,譬如仅仅在法西斯纪念日才在电视上惊鸿一瞥的名字们与无数沉默的墓碑。孟子有言:“所欲有甚于圣者,故患有所不辟焉。”他们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不求铭记只求心安。可那离我们太远太远,远到只是东方延绪心底闪过的一丝念想。
但真正令人敬畏的是活着的你们。怀抱着理想卑微又坚强地活着,希望能做那火把,点亮蒙昧未开的世界。
尼来说:“活着比承受更艰难。”难道你们不懂吗?你们难道不知道用生命点亮的名节更为耀眼更易为人称赞吗?你看李白,他毅然决然抛弃官场,“且放白鹿青崖间”的行为为万世景仰。可我看来,在都江堰矗立的李冰更伟大,在新疆忍受流放的林则徐更为人景仰。他们甘愿做那人间的西西弗,将那滚落的巨石永恒地向上推去,来承受世间的苦难。
“谁都不应该是。谁都不应该被逐出伊甸园。”又或者是,世人皆有罪,均为罪人的我们无权审判他人。可神只在上空静静地望着人的挣扎与苦痛,人类的道路只能由人类自己抉择。
历史静静向前流淌。死去的人已然安息,活着的人背负着罪孽向上攀登。
有幸,现实生活怕不会遇到如此尖锐的人性拷问。若那一刻真的来临,我也会毫不迟疑地喊出内心的答案:
“由我,来做那恶魔吧!”
不知何时,已双眼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