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光论影17——疯狂的石头(Crazy Stone)

(2009-04-21 22:23:08)
标签:

电影

娱乐

文化

时尚

休闲

杂谈

疯狂的石头

分类: 评光论影栏目
  片名:疯狂的石头(Crazy Stone   

    出品: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Warner China Film HG Corporation)

  导演:宁浩(Hao Ning)

    主要演员:郭涛(Tao Guo)/黄渤(Bo Huang)/刘桦(Hua Liu)徐峥(Zheng Xu)连晋(Teddy Lin)等

  部分版本海报:(声明:图片摘自MTIME时光网,版权归其所有,请仔细参看博文《开设“评光论影”栏目——记录和解读我看的电影》一文)

评光论影17——疯狂的石头(Crazy <wbr>Stone)

评光论影17——疯狂的石头(Crazy <wbr>Stone) 

    评光论影:这部电影自2006年上映以来就着实“疯狂”了一把,票房相当的好。这算是中国第七代导演的一次实验性创作,影片破天荒地将一件简单的事用复杂的结构讲述出来,前所未有,这需要剧本作者逻辑性严密,需要导演把握分镜头到位,需要剪辑师有高超的剪接手法,这些就是本部电影成功之所在。而这部片另外一个成功的因素是其喜剧元素的加入,搞笑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元素被拿来做噱头是很聪明的考虑。

  经常观看世界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英国电影《两杆老烟枪》,这部作品是英国著名导演盖·里奇(Guy Ritchie)的成名之作,其实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就是超级模仿他的作品,而《疯狂的石头》早已成为此类电影的经典,堪称鼻祖。

  不过这此模仿秀做得还是很地道的,几乎将盖·里奇的很多手法都学到手了,要论经典还是《两杆老烟枪》更胜一畴。第一次看这种类型影片是在十年前了,故事相当紧凑,节奏也很快,如果你不集中注意力使劲跟着电影情节走是很难体会其中之奥妙的,或许还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可《两杆老烟枪》经典就经典在这种叙述方法上,人物主角分为几个集团,围绕着一件事而展开循环、嵌套、相交的活动,事件的发展也是层层推动,在并不牵强附会的讲述中故意造成事件一发不可收拾但又紧密相扣的情节,在几个集团互相看似并无关联、互不碰头但又被事件矛盾冲突无意中联系在一起,看完后你只能说出两个字“绝妙”!再多的修饰和形容也难以言表,有兴趣的朋友还是找了看看。如果有了《疯狂的石头》的先入为主,估计在观看《两杆老烟枪》时会被抹杀掉一些色彩,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疯狂的石头》或最近的《疯狂的赛车》以及盖·里奇的新片《摇滚帮》,请你一定要先看《两杆老烟枪》,不然这样的经典会被磨去许多光彩。

  盖·里奇在叙述上逻辑性更强、节奏更紧凑、故事冲突更激烈、故事更巧妙,看到最后你会恍然大悟。整个电影机构像一个“圈”,一个完整封闭的“圈”,首尾相接,故事圆润流畅,那种无意中牵连进故事主体的集团和个体,其实一开始都不知道自己会和其他另外一伙人发生关系,而产生一种殊途同归的感觉。其实《两杆老烟枪》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生活中你我也许互相不认识,可往往就是会以某种方式将你我联系再一起,从逻辑理论和哲学来分析也是这样,世界万物表面没有联系,其实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之间是存在一定内在关系的,欧洲人在逻辑性上是要强于亚洲人,所以他们普遍表现出严谨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而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正是对这种思维方式的一种尝试和学习,欢迎这种学习,我们第七、第八代的导演要拍出更多更好的类型电影来,好好培育一下中国观众,提高一下观影水平。

  我给本片四星,因为模仿成功,商业利润丰厚,是中国新一代导演的倾心力作,终于让国内观众看到了自己的类型电影,很值得称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