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海角七号(Cape No.7)
出品:台北影业股份有限公司(TAIPEI MOTION PICTURE CORP.)
导演:魏德圣(Desheng
Wei)
主要演员:范逸臣(Van
Fan)/田中千绘 (Chie
Tanaka)/中 孝介 (Atari
Kosuke)/梁文音 (Rachel
Liang)/民雄 (Min-Hsiung)等
部分版本海报:(声明:图片摘自MTIME时光网,版权归其所有,请仔细参看博文《开设“评光论影”栏目——记录和解读我看的电影》一文)






评光论影:这是部台湾电影,很多年没有看台湾电影了。从第二张美国版海报可以看出本片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在第45届金马奖上,却被陈可辛执导的《投名状》夺得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两个大奖。不过本片也拿下了最佳男配角、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年度杰出台湾电影工作者等六奖项,在其他国际电影节上也获得了殊荣。
看完本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清新舒展,是很多年来看到的比较好的台湾电影。我看过的台湾电影不多,看过杨德昌的《麻将》、《一一》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比较深奥,但都很好看。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我也很喜欢。虽然有名的台湾电影很多,但基本上覆盖在上世纪80—90年代早中期,近些年很少能看到台湾电影,好的台湾电影也就不多了。
随便在GOOGLE里搜索,可以看到很多朋友对于这部片子的评论,我也随便说说。
其实本片没有太多深奥的道理要传达给观众,我也在努力思考它怎么好。我觉得叙事比较流畅,合乎情理。导演启用的并不是大牌明星,尤其是几个台湾演员,只知道范逸臣和林晓培是台湾歌手,但看完了才知道男主角就是范逸臣。日本的两个演员好象在日本还算有名气,他们的作品也都没看过,不过一查田中千绘也才知道她演过几部以前比较热的影片,只是没太引起注意,而在这部片上的表现(女主角)让人印象深刻。倒不说这些演员有多么好的演技,但是给人的感觉很清新、自然。其他非专业演员表现也不错。范逸臣酷劲十足,把那种愤青感觉演出来了,作为一个歌手表现算不错了。因为我在看之前并不熟悉他,只知道名字,所以总在猜测男主角的演员身份,结果才知道原来影片里能歌会唱的人就是他,所以没有把明星的痕迹加在对他的表演上来评论。
真的不知道这部影片为什么会在台湾地区红得发紫,好象据说连制片商都始料不及。不大的投资却创造了台湾的票房奇迹。可能是台湾人也久违了好的台湾影片,也可能是在过度观赏美国制造的大片后的一种审美疲劳,偶有凉风吹过,甚是惬意万分的缘故吧。台湾也是个人口稠密工作节奏较快的地方,在遍尝欧美风味后都渴望着自己的文化,渴望宁静片刻。前几年台湾经济相对萧条,这些年中央4台让人想吐地不断播放“阿扁大叔”的新闻,我猜测他一定是史上上镜率最高的领导人物,台湾人也很罗嗦,查他那么多年,反对他那么长时间,掌握他们那么多证据,终于在今年才把他抓起来,台湾人叫他“欠扁”,哈哈,看到这我才感觉到台湾人的幽默,还有他们议会上党派间的斗殴也是很好的“喜剧”,真带劲,完全一部动作大片。
台湾有很多宁静的地方,小的时候看电视剧《星星知我心》,大些的时候看《家有仙妻》那个迷啊,觉得台湾真好,很向往去一次台湾,现在旅游也开通了,去台湾也不是幻想了。后来才知道有部美国名片叫《家有仙妻》,原来台湾人也是学美国。读了历史就不难理解了,国民党不一直仰仗美国吗。还是言归正传吧,除了以上的理由说本片好外,我个人觉得它好就好在故事发生得波澜不惊,像片中宁静的南部小镇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如果在这种地方遇到可爱的人,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呵呵,我也很感性哦。影片里给我印象深刻的表演除了范逸臣的愤青形象酷劲十足外,他养父的表演也入目三分,很朴实很像。日本女演员的表演也恰到好处。另外长得很想动力火车的那个台湾演员、推销酒水和在摩托车修理行打工的演员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人的表演都朴素自然,感觉很像生活在周围的人一样。但是我始终觉得有点缺憾,电影在表现乐队磨合的力度上稍欠火候,成员间的感情转变和交流稍微有点脱节,笔磨主要放在了男女主人翁身上,有个镜头做了补漏,相当不错的一个镜头,乐队成员在一次晚宴上喝多后全部不约而同地来到海边,没有对白,只有音乐,不过全部人都表现出倦意来,这个镜头对前面的所以叙事给了个交代——他们是一群失意的人。我很喜欢这个处理,因为他们没有声嘶力竭、没有互诉衷肠,很生活却又很写意。
我像自然真实不造作应该是台湾人当前最需要的东西吧,毕竟搞太多的党派纷争经济滑落还是会消磨太多人的意志吧。
我给本片三颗星,值得一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