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回老家过年,都要到本家的两家老人那里去看看,也是去拜年。一年中基本都是在外面,能够见个面的机会,大约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
 
   
以前去串门,更多的感觉到的是温馨。他们年纪虽大,但身体还硬朗,家里家外收拾得都很干净。拜年的人也多,出来进去的很是热闹,大家说说笑笑,能够感觉到他们生活得虽然不富裕,但很有烟火气,这也是普通大众的幸福吧。
 
   
可是今年回家,这种感觉荡然无存。先去的三伯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不愉快的味道,屋里一看就是久未收拾,桌子上还摆着吃剩的饭菜。三伯父眼睛直直地看了我一会,才缓缓地叫出了我的名字,三伯母的腰已经弯成了九十度,一张嘴说话,嗓门倒是挺大,我想是因为她耳朵背了,不大点声以为别人也听不清。两位老人招呼我坐下,很快就说起了自己身体的毛病。这是很多老人的习惯,嘴里说着死了算了,可是身体的病痛让他们不自觉地就把话题聊到自己身上。从去年秋天开始,三伯父开始头晕,胃口变差,身体变瘦,可是一直拒绝去医院检查,只是从村医那里拿着药,胡乱地吃了。短短几个月,他已经明显地老去了,有了一种迟暮的感觉。要知道他的身体一直很好,年轻
时是我们村里一顶一的壮汉,直到八十岁了还一直下地干活。可是现在,老俩口不想拖累孩子,托着病体胡乱度日,生活已经没有质量可言。
 
   
到二伯父家的时候,看到二伯母在炕上坐着。她入冬前摔了一跤,现在已经无法下地了。炕边上放着把椅子,椅座中间挖了个洞,那是她如厕的工具。去年,二伯父走了,他早年得了癌症,做过手术,活到了八十多,剩下二伯母一人,便和儿子一家一起过。本来,二伯母是个乐观开朗的人,喜欢打麻将,每天吃完饭就去凑局儿了。可是自从摔过之后,身体就越来越差,估计很难再回到心爱的麻将桌旁了。嘴里劝慰着老人好好休息,将养身体,可心情实在沉重,小坐一会就离开了。真不知,明年再见时,他们会是什么样子。
 
   
走在村里,看着周边几十年几乎未曾怎么改变的宅院,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看新闻,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GDP达到了12741美元,已经很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了。北上广深,的确与发达国家没有什么差别了。可是在农村,即使是在北方沿海省份一个从未被划入过贫困地区的农村里,这些老人的生活状态,与发达还有着太远的距离。没有暖气、没有抽水马桶、没有卫生间,如果行动不便,洗澡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的口中,没有人报怨孩子的不孝顺,因为他们知道,村里的老人,都是这样的生活状态。没有退休金、没有方便的居所、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障,如果无法照顾自己,他们的晚年只能是个悲剧。
     
他们都是最普通的农民,一辈子土里刨食,如我的伯父,八十多岁了还要下地干活,退休是他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似乎劳作已经成为了他们活着的本能。他们普通如蝼蚁,一辈子只会埋头耕种土地,可是他们不应被视作蝼蚁。
     
唯愿他们一辈子的辛劳,能够换来自己体面地老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