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2021-04-26 08:01:46)
标签:

上海

真如寺

分类: 京津沪渝
真如寺名乃取自佛经《成唯识论》里的解释:"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真如寺位于上海普陀区真如镇兰溪路399号,为中国江南地区少有的元代建筑,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真如寺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3年),初名“真如院”,后改建易名为“万寿寺”。元延祐七年(1320),妙心和尚将其移至桃浦、梨园浜交汇处的东北侧,也就是今天的位置,并改名为“真如寺”。真如寺的命运也真是多舛。数百年来,不断被毁,又不断被重建。到1949年,寺庙仅剩下破旧不堪的正殿和天王殿,但也面目全非。好在殿内释迦牟尼佛像和寺前原韦驮殿的铜弥勒佛都在。1950年上海市政府曾拨款对真如寺进行维修,并对复原的铜弥勒像设栅栏保护。1963年修葺真如寺时重修大殿,并恢复了元代单檐歇山顶式样。“文革”期间,真如寺停止宗教活动,寺内佛像均被毁损,珍贵碑刻文物被砸,铜弥勒像不知去向。1979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寺大修。现存梁枋、柱子、斗拱等主体结构以及大部分构件皆为元代原物,但部分斗拱、梁架已含明清风格。真如寺大殿距今已近七百年,是我国佛教寺院中为数很少保存下来的元代建筑,在南方地区的上海能得以保存至今则尤显珍贵。真如寺大殿的地基是在柱基周围1.8米宽、3米长的范围内,用黄土和铁渣分层夯筑,深达1.8—2米,这样的地基在古建筑中很少见。此殿的石柱础和地基结构酷似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和双塔寺大殿的宋代建筑。它的地基结构,仅以柱础为中心,环其四周敷设基础,各柱础间的基础并不连接成带形。殿身共有十六根柱子,其中十根为柏木,六根为杉木。寺内有一棵古银杏树,相传为元时所植,因遇雷击,树身中空,树皮黝黑,内生槲树一株,被称作“树中树”,并被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列为古树名木加以保护。1983年4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先生为此银杏树题诗:“叶茂根深五百年,而今屹立在人间。只缘自力更生好,岁岁繁荣生在天。”

如今香火旺盛的真如寺,是1991年再度修复的,除原有的大殿外,还兴建了卧佛殿、方丈室、后院、内院、外院、两廊等。所有修复,都是在保存元代建筑正殿的前提下进行的,精心突出一个“古”字——青瓦灰砖白墙、木结构的仿古建筑,色调清淡,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堂和耀眼夺目的彩画梁柱,使人入景心净,生平常心。整体感觉不像600多年古寺,而是现代日本寺庙。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大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赵朴初题写:“真如寺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门前的石狮。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真如寺大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正中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真如寺"三个斗大的墨字。大门的中门匾额:“空解脱门”,为佛教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即空门、无相门、无愿门)之一:谓观我所见,我见皆空,一切诸行不真实、不常、恒空。左右两侧匾额为:“无愿解脱”及“无相解脱”。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木质大门及地上的龙口。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进入大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山门背面是“同圆种智”和“趣佛菩提”。两侧是“无礙解脱”和“ 安住净戒”。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墙上的花式漏窗。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真如寺法物流通处。买香的地方。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面南第一进为新建的仿元式天王殿,两侧是钟鼓楼。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天王殿于1993年11月竣工,1994年落成。天王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殿额:“兜率内院”。门前大院有一排香炉。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殿额:“兜率内院”。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天王殿楹联:“发心愿得无师道,为众能开甘露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殿内供奉铜铸弥勒像。泥塑四大天王。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两尊密迹金刚像(俗称“哼哈二将”)。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天王殿背面。匾额:“三洲感应”和木雕韦驮像。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钟楼。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钟楼一层是“大愿地藏”。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鼓楼。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鼓楼一层是“护法伽蓝”。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过天王殿为寺院中庭,两侧偏殿。

东侧文殊殿、药师殿。匾额分别为“大智文殊”和“药师如来”。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药师如来”。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药师如来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木鱼。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云板。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大智文殊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吉祥妙智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西侧普贤殿、卧佛殿。匾额分别为“大行普贤”和“释迦如来”。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大行普贤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大行普贤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释迦如来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卧佛如来。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这一棵古银杏树,相传为元时所植,因遇雷击,树身中空,树皮黝黑,内生槲树一株,被称作"树中树",并被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列为古树名木加以保护。1983年4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先生为此银杏树题诗:"叶茂根深五百年,而今屹立在人间。只缘自力更生好,岁岁繁荣生在天。"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旁边一棵古树。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元代大殿现存梁、柱、枋斗拱等主体结构以及大部分构件皆为元代原物,是我国佛教寺院中为数很少保存下来的元代建筑。真如寺大殿是上海地区唯一的元代木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文物。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殿前平台前地雕的龙口和莲花。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单檐歇山顶结构,殿顶屋脊、戗角上的人物、兽形等构件均参考元代建筑图录绘制整修而成,屋顶有九条层脊,屋面曲线优美,出檐深远,透出历史的凝重感。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大殿匾额:“法界真如”。真,真实不虚;如,如常不变。应当是指法的本性,万物的本源 。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真如大殿共有木柱16根,每根木柱的地基,用黄土和铁渣分层夯筑而成,阔1.8米,长3米,深1.8~2米;各柱地基,以木相连,为古建筑所罕见,是宋元建筑的重要特征。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大殿内梁架。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殿内枓栱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殿内枓栱下的额枋。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额枋底部写有"时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巳二十一日巽时鼎建"字样,因此确定真如寺殿为元代建筑而列为保护建筑。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殿内供有1992年新加坡性仁法师捐赠的三尊缅甸玉佛像。前有供桌,置青花五供而甚为庄严。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正中佛龛内供养释迦牟尼佛坐像,左右二协侍为佛陀弟子迦叶和阿难。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大殿墙壁四周嵌有唐代贯休所绘的十六尊者拓片,相间挂以名人书法,大殿东南置以2吨重的真如晨钟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西南隅为1米多高的暮鼓,法器俱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背山为观世音菩萨坐像,两侧侍立善财童子与龙女。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背面匾额:"回向菩提"。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第三进两侧偏殿。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偏殿。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正殿为圆通宝殿,圆通是妙智所证实相之理,据《楞严经》卷五载,二十五圣者各具一修行法门,观世音菩萨以反闻自性修行所证,名为耳根圆通,是为圆通得名由来,自此圆通也成为观世音菩萨的专用代名词。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圆通宝殿中央设置1.2米高的圆形青石莲花台,莲花台中间束腰处以金刚杵为柱,配以天龙八部深浮雕。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莲花台上供奉自新加坡请来的一尊高5.2米的汉白玉四面观音像,重达3.5吨,冠顶雕塑有五方五佛,系一块整玉雕成,十分珍贵。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大殿棋盘格天花板中央藻井内为千手千眼造型,喻观音菩萨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度化众生。藻井四周以木雕三十二应身图案为挂铭,形成一华盖。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殿内墙体上镶嵌神态各异、石雕观音菩萨二十八部众,上方有赵朴初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碑刻。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圆通宝殿背面匾额:“见佛欢喜”。"欢喜"是好面孔,好心态,不当视佛高高在上,不得视佛规矩森严,否则见了他如何能有此好面孔,好心态?见佛欢喜,同时也是乐闻正念之意,这正如我们"利见大人","见贤思齐",奸佞之人和浪荡子见佛只有畏惧没有欢喜,见了魔鬼才欢喜。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圆通宝殿后为真如塔院。整个塔院组合成一幅活灵活现的卧龙图。真如佛塔好比龙尾;塔前云彩小路比作龙身;两棵桂花树看成龙的两翼;塔身南面有两尊4米多高的陀罗尼经幢,蔚为壮观,视作龙角。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小路终端两侧的两个荷花池是两只龙眼;池中石莲上的两个黑球犹如龙珠,整个布局情趣蕴藏,美不胜收。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1999年底,真如佛塔建成,该塔为四面方塔,高53米,外九层,内十层,加上地宫共十一层,地宫内供奉有上海地区唯一的据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佛塔四面在底层、二层、六层、顶层檐口下均置有匾额,共16块。匾额内容分别为:南面“众德悉具”、“真如佛塔”、“常得正念”、“住深法性”。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东面“履净法界”、“得总持门”、“普行大慈”、“无上清凉”。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西面“清净调柔”、“永得大安”、“令出爱狱”、“甚深功德”。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北面“获胜善根”、“具足菩提”、“见法如习”、“得上善根”。这些匾额均为沙门一音所书,一音为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别号,匾额上的字系从弘一法师书法作品中移植而来,字体清新简洁,有出世之感。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塔基四方各设七级台阶通道,并以石护栏周匝围绕,环塔辅以五米宽的回廊,供信徒们瞻仰行礼。塔体底层四面外墙上嵌有八尊2米宽3米长见方的青石浮雕像。

南无阿逸多菩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菩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南无除障盖菩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南无金刚手菩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南无虚空藏菩萨和南无大智文殊菩萨。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塔底层中间位置是三面半密封墙,西面有塔梯入口,四面墙上各有一尊立雕佛像:南面为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东面为南无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北面为中天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面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这是西面,立雕佛像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塔内十层均按《华严经》中十地菩萨而名:第一“欢喜层”;第二“离垢层”(暗层);第三“发光层”;第四“焰慧层”;第五“难胜层”;第六“观前层”;第七“远行层”;第八“不动层”;第九“善慧层”;第十“法云层”。第三层内外墙上与底层内外墙上菩萨像相同位置为八尊释迦牟尼说法像;第四层以上都只有外墙上有释迦牟尼说法像。从第三层至顶层墙体,辅以木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作装饰,全塔立面墙上共供奉有三千尊释迦牟尼佛圣像。登塔可见真如寺全貌。可惜,不能登塔身临其境。

网络图片。塔院前一片约两千余平方米的草坪上有一组法轮图,草坪北端以两棵桂花树为轴心,用花木勾勒出两个法轮的图案,南端用小叶黄杨勾勒出“法轮常转”四个大字。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佛塔下建有地宫。佛塔建地宫本是传统做法,而该处则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将佛塔台基下建成一钢筋混凝土地宫,使整座佛塔的基础更加牢固。地宫为一层,深3.5米,呈四方形,面积151平方米。地宫内主要存放寺院所收藏的名家书法、绘画、篆刻、工艺品等,布满地宫四周墙上及展台上,琳琅满目,宛若一小型书画艺术展览会。地宫中相对恒温的环境,对保存这些艺术品,十分有利。在佛塔地宫中心,专门建有一小间,供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珠一颗。这是上海地区唯一的佛陀真身舍利,乃真如寺、真如佛塔的镇寺、镇塔之宝。佛陀舍利乃稀世珍宝,斯利兰卡政府方还特地出具证书。证书原文为僧伽罗文和英文。平时地宫对一般信众和旅游者不开放,有重要宾客或书画爱好者观摩交流,方能入内参观。可惜不能一睹芳容!

佛陀舍利(网络图片)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佛塔正前方两侧树有两块高1.8米、宽1米的青石碑刻,40厘米高的底座和60厘米高的云头亦为青石雕刻。东侧为《真如塔记》,由时任普陀区区长胡延照制文,张晓明书写。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西侧为《重修真如寺记》,为真如寺住持妙灵撰文并书写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位于佛塔正前方两侧,东西各建有一座相对称的经幢,为佛塔的辅助建筑。经幢为仿宋石刻,请沪上居士胡建宁设计,浙江省温岭市红兴石雕厂现场雕成。经幢高11. 08米,底座直径2.4米,每座用青石料40余吨,总造价62万元。分26层逐层雕刻后拼装成一个整体。每层各有其名称,自上至下分别为:宝珠塔刹,莲花,种子陀罗尼,三世诸佛,诸佛,飞檐,菩萨,天台楼阁过桥,尊胜佛母,莲座,仰钵、云气、飞禽、飞天,飞檐,梵文陀罗尼,华盖璎珞,主题一部《尊胜陀罗尼咒》,重瓣莲座,狮子空门,纹饰,六方佛,下复莲,功德铭文,护法力士,云气星斗,天兽、天人、飞天,祥云,须弥山及海水。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转经筒围着真如佛塔一圈。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真如佛塔后为三层木构重檐藏经阁,每层面宽五间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一层为真如丈室。由本色木料装饰,室内有整套红木法座、太师椅和茶几等家具,简朴庄重和古色古香。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二、三楼是收藏各类经书的地方,收藏的佛教经籍有一万二千余卷,其中有十多种版本的大藏经,一千余幅名人字画,是讲经、弘法、著书、立说的清静吉祥之地。整座藏经阁全部采用本色木门木窗和木护栏廊柱,甚显庄重。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在真如寺主体建筑之西,沿桃浦河东岸建有一总长200米的木构书画长碑廊。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在长廊北段错落有致地镶嵌着形态各异的宝塔式、插屏式、鼓式、经幢式、屏风式等多元化、富含佛教韵的石碑。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石碑雕刻选题通过佛教千年文脉的梳理,选择其精华部分为题材,配以古今诸多名家之手笔,具有较高的佛教文化艺术之观赏性。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石碑雕刻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长廊南段一字排列着从明朝万历年间至民国时期的十三尊古钟,其中有清朝康熙年间的慈悲钟,乾隆年间的善根钟、智慧钟、成佛钟、菩提钟,嘉庆年间的无漏钟、吉祥钟,同治年间的和平钟,光绪年间的向道钟,直至民国年间的报恩钟等等。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在廊檐内侧悬有各类当代禅意书画作品, 这个佛教文化长廊是真如寺的一大特色亮点。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在长碑廊南段与寺院主体西厢房、禅堂之间隙有一条不规则的带状地带,经精心设计,建起了具备假山、流水、曲桥、圆球座、花架和放生池的禅境花园,取名“六和园”。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寓意佛教的“六和”,因“园”与“缘”谐音,喻意佛教万物皆缘起。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整个景观代表和谐圆满的意境。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真如桥。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桥上拍钟廊。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真如塔与碑廊。

(1163)上海四大名刹之—真如寺
上海
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