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2021-02-08 09:39:12)
标签:

山东博物馆

山东历史文化展

夏商周

分类: 博物馆
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夏商周时期,中国已进入到了多元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阶段。此时的山东主要是东夷族人聚居的地方。此展区分为岳石之光、商夷争辉、齐风鲁韵三部分,逐一讲述当时山东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都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作宝鼎,西周,1957年长清小屯出土。(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岳石之光(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展柜局部。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陶甗,岳石文化,济宁泗水天齐庙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陶浅盘豆,岳石文化,济宁泗水天齐庙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后排:陶舟形器。

前排:陶鼎、陶鬲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陶罐。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山东岳石文化遗址分布图。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商夷争辉。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展柜局部。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夔足铜方鼎,商代,青州 苏埠屯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融方鼎。商代,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亚醜觚。商代,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罍(léi),商代,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提梁卣(yu),商代,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鼎,商代,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惊世大墓

苏埠屯商代墓地位于 青州 市,1965年秋和1966年春, 山东 省博物馆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清理的四座墓葬中,有一座编号为 M1 的大型墓。该墓有四条墓道,平面形状呈“亚”字形,是迄今为止除 安阳 殷墟商代王陵以外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商代墓葬,意义非凡。

 

亚醜钺(镇馆之宝),商代,1965年 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长32.5、宽34.5厘米。此钺为 山东 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亚丑钺(复制品),此钺就是调往 北京 中国 国家博物馆的另一件亚醜钺的复制品。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青瓷豆,商代,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苏埠屯一号殉葬墓。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展柜局部。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举方鼎。商代,1957年长清小屯出土。(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融簋。商代,1986年 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觯,商代,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京鼎。商代。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眉鬲。商代,1964年 滕州 市姜屯镇钟寨村出土。通高18.8厘米。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珙从方鼎。商代,1930年 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乐器上排:三个一组铜铙,下排从左至右:铜铃、铜铃、 铜铙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瓦纹霝,春秋,沂水 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举罍。商代。1957年长清小屯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陈侯壶。春秋。1963年肥城小王庄出土。

通高50.5厘米。容酒器,扁方体,长颈,垂腹,圆角方圈足,盖为子口,盖顶有圆角长方形捉手。颈两侧附象首套环大耳,象鼻上扬。盖、颈、足饰弦纹,腹饰“田”字纹。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甲骨文(镇馆之宝)关于国内的甲骨收藏,已故甲骨文研究泰斗胡厚宣先生说:“当以北京图书馆为最,计三万余片,多为刘体智旧藏,刘氏则得自罗振玉及孟定生。故宫博物院次之,得自明义士等。明氏所藏,即《殷墟卜辞后编》原物,有两万余片。再下来,就属 山东 博物馆了。” 山东博物馆收藏甲骨10588件,珍贵文物数量众多,其中一级品1032件,二级品580件,三级品3170件,一般文物5701件,资料105件。这批甲骨主要是1955年 山东博物馆成立之初由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交拨的,主要来源于加拿大明义士、 上虞罗振玉、临淄孙文澜和美国柏根氏等著名收藏家。这批珍贵的甲骨资料既是 山东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从左至右分别是: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兵器:铜刀、铜矛、铜戈,商代,山东济南长清小屯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马具,商代,山东济南长清小屯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青铜工具,商代,山东济南长清小屯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卣(yu),容酒器。商代,山东济南长清小屯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斝(ji),商代,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斗,商代,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珙从盉,商代。1930年于益都苏埠屯商墓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甗。西周,济阳 刘台子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楚罍。战国,1954年 泰安 城南灵应宫南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齐长城。齐长城比秦始皇修建的 中国 第一条万里长城早约400年,比 罗马 帝国时期修建的哈德良长城早600多年,是我国最早的可以将国土从西到东完整护卫的长城,也是世界长城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被誉为“ 中国 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齐长城始建于齐桓公,完成于齐宣王时期,先后历时长达260余年。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齐国的缔造者-姜子牙。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启卣。西周。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叔妃簋,西周,1940年 肥城市乔家庄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公子土折壶。春秋,1963年 临朐杨善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壶,战国,1966年临淄齐故城内姚王庄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国子鼎,战国,1966年临淄齐 故城 内姚王庄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莲花盘豆。

左为:铜莲花盘豆。右为:弦纹豆。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提梁壶,战国,临淄勇士区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陶瓦当。战国,临淄齐国故城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上排:陶簋,战国,临淄乙烯厂区出土。下排:陶敦,战国。临淄乙烯厂区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象首纹簠,春秋,1963年 肥城 小王庄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鱼龙纹盘,春秋,1963年 肥城 小王庄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象首纹匜,春秋,1963年 肥城小王庄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颂簋

它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的颂鼎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颂壶,铭文内容相同,是同一组青铜器。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颂簋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敛口,鼓腹,圈足下另有三小足;口上有高隆盖,盖与器母子合口,盖顶有圈状捉手;腹部两侧有兽首半环耳并垂珥。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子禾子釜(复制品),战国,1857年 山东胶县灵山卫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盆、铜匜。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鹰首匜、铜匜、铜箕。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金盒、铜盒。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铜镜,骨梳。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彩绘乐舞陶俑,战国,章丘市女郎山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一组铜组合餐具。《国家宝藏》第二季的三件国宝之一(战国铜餐具、明衍圣公朝服、银雀山《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陶盔形器。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钱范。周代。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齐刀币。周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铸币。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后排:齐六字刀。前排:賹化钱。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左:水晶玛瑙串饰。右:玛瑙串饰。战国。临淄郎家庄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齐国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吴王夫差剑,春秋,1965年山东平度废品收购站征集。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编磬,战国,章丘 市女郎山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章丘市女郎山出土的战国铜戟、铜戈、铜矛、铜镞、铜剑、铜敦、铜埙。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错金银镶绿松石铜镜。战国,1963年临淄齐故城南商王庄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雀山汉墓竹简(镇馆之宝)。1972年在 山东临沂市银雀山两座汉墓中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孙膑兵法竹简。汉代。1972年 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

这部古书法始见天日。从而澄清了千余年来关于孙武与孙膑其人、其书争论未果的问题。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孙子兵法竹简。汉代,1972年 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

(1151)济南-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