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东北行(23)-沈阳故宫博物院-西路、东路

标签:
沈阳故宫博物院东路西路 |
分类: 博物馆 |
从西掖门进入西路。
扮戏房
碑亭位于文溯阁的东侧,内置石碑满汉两种文字合璧书写,阴阳两面碑文均为乾隆御制。
碑阳为乾隆御制《文溯阁》记,阴面为乾隆御制《宋孝宗论》。
文溯阁宫门两侧。
仰熙斋

东路建筑是沈阳故宫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主建筑是大政殿,为清帝日常办公和举行大典的地方。殿外有成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统称十王亭,是大臣议政之处。这十一座建筑建筑格局都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像是固定起来的帐篷,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汗王衙门大政殿
大政殿的两层殿顶都用琉璃瓦覆盖,而且是中间黄色、边缘绿色。
三十二根红柱,南侧殿门外两柱上的金龙。栱眼壁纹饰为火焰宝珠。在殿柱顶端的外侧,各有相貌威猛、非狮非牛的兽面。据说这是藏传佛教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把它装饰在建筑上,既能带来吉祥又可体现统治者的威严。
石雕栏板
大政殿内是不设天棚的“彻上露明造”装修。八根十余米高的彩绘金龙大柱直插殿顶。
穹顶正中是圆形的木雕金漆降龙藻井
靠里侧的是万福万寿万禄万喜八个篆书汉字图案。
外侧的一圈则分为八组,每组由一个梵文字图案和四个龙凤图案构成。
殿内悬挂的“泰交景运”黑漆金字大匾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书,两侧殿柱上还有同时书写的近六米长的御书对联,上联是“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下联是“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都书写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书法雍容淳厚,装饰华贵富丽,在沈阳故宫各宫殿匾联中,堪称是最漂亮的一副。
大政殿的东侧陈列着一通乾隆时期的“萨尔浒之战书事碑”。此战于1619年后金大败明军。
豫王府影壁,豫亲王多铎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
在大政殿前左右两侧,各排列着五座方亭,俗称“十王亭”或“八旗亭”。在两个王亭里轮值的是四大贝勒,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按照统领旗帜划分,统领正、镶红旗的代善和统领正、镶白旗的皇太极,在右翼王亭值月。统领正蓝旗的莽古尔泰和镶蓝旗的阿敏属左翼,则在左翼王亭办公。
左、右翼王亭为复原陈列,再现皇太极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他八旗亭展出清代武备文物,分别是总说、八旗旗帜、清御用武备、弓箭、长兵器、短兵器、作战辅助器、火枪火炮几个单元。
东侧由北向南依次是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
左翼王亭。
大政殿后原为銮驾库,现为《龙耀帝乡--清代宫廷御用品展》。
故宫南门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