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辽宁省博物馆(八)-中国古代书法展(上)

标签:
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 |
分类: 博物馆 |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的中国古代书法精品。先后分两期展出。本文综合两期展品,按以时代为序列来呈现,包括“商周至魏晋书法”“隋唐书法”“宋元书法”“明代书法”“清代书法”,集中反映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变迁轨迹。
商、西周的甲骨文和金文既是十分重要的文字资料,也是含有艺术内涵的精美书法作品。春秋末期开始,汉字向书法的发展达到了有意识的阶段。秦汉时期汉字变迁剧烈,书法家大量产生,对之后书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魏晋六朝时期书法诸体咸备,名家辈出,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
“卜辞大版——牛胛骨”图片
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推出"秦石鼓文"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
。
会稽石拓本册
明
纸本 每开:纵22.9厘米
横13.2厘米
孔宙碑拓本册 清
纸本 每开:纵24厘米
横15厘米

曹全碑拓本册
乙瑛碑拓本册
《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东汉永兴元年(153年)立,碑今在山东曲阜孔庙。此碑结体方整,骨肉匀停,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此册为明拓本,共四十三开。
兰亭集序拓本卷
北宋
纸本

隋唐书法
唐欧阳询的《行书仲尼梦奠帖卷》
评论和赞誉部分几乎占据了全幅长度的四分之三。只有中间部分是欧阳询所写“仲尼梦奠帖”,共七十八字。
唐佚名草书《恪法师第一抄》卷
唐沈弘楷书龙朔二年写《经卷》
唐孙过庭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
唐怀素论书帖卷
唐王居士砖塔铭拓本册
唐上官灵芝撰文,敬客书,敬客生平不详,铭刻于显庆三年(658年),明万历年间出土。楷法精妙,体势俊逸,风神挺秀,婉丽秀整,深获世人喜爱。此册为明拓本,共七开。
宋元书法
南宋赵佶草书千字文卷
南宋赵构章草书洛神赋卷
宋赵昚章草书后赤壁赋卷
宋王岩叟等四贤行书尺牍合卷
王岩叟(约1042—1092年),字彦霖,大名清平(今河北)人。幼即聪颖,年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宋哲宗时迁监察御史,后拜枢密院士。此卷为北宋王岩叟等四人行书尺牍合卷,首为王宕叟《淳夫帖》,余依次为《参政帖》、《大孝帖》、《持正帖》,作者皆待考。曾经明项元注、清宫递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宋陆游行书自书诗卷
元赵孟頫行书欧阳修秋声赋卷
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