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2012年暑假西藏行之九白居寺

标签:
旅游西藏白居寺吉祥多门塔 |
分类: 西南地区 |
白居寺,藏语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乐寺”。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距拉萨南约230公里,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海拔3900米。始建于1418年,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的大型建筑群。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历史背景下兴建的,因此从兴建之时就形成了格鲁、萨迦和夏鲁几派共存一寺的局面,并保持了各派严谨治学的寺风,在藏传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声名远播。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历史背景:十四、十五世纪,西藏地方的经济、文化、宗教、科技和艺术发展极盛。1408年宗喀巴举办拉萨祈悉大法会以后,藏传佛教寺院的兴建更是达到高潮。甘丹寺(1408)、哲蚌寺(1416)、白居寺(1418)、色拉寺(1419)、昌都强巴林寺(1444)、扎什伦布寺(1447)等重要寺庙相继兴建。
胜乐金刚坛城
坛城壁画
坛城壁画
扎仓
仁定扎仓
经文石板和图饰。
白居塔,即吉祥多门塔,亦称“十万见闻解脱大塔”,是白居寺的标志。藏语称“班廓曲颠”,意为“流水漩涡处的塔”(流水指的是日喀则地区的年楚河)。该塔是迄今西藏境内保存完好、最为雄伟华美的建筑珍品。始建于1427年,历时十年完成。塔高9层,高42.4米,由塔基、塔腹、覆盆、塔幢等组成。塔座占地2200平方米,为四面八角形,有5层,线条明快,式样别致,庄严稳重。
摩利支天殿-光明佛母
四臂伏魔金刚手菩萨
八面十六臂伏魔金刚手菩萨
佛、菩萨及护法像
清净殿-秽迹金刚
大白伞盖佛母
净土殿_西方三圣_无量光佛_观音菩萨_大势至菩萨
佛陀说法图
燃灯佛_弥勒菩萨
文殊菩萨
增禄佛母殿_财源佛母搂抱黄财神
降三世明王_三界尊胜明王
八臂忿怒独髻母
六臂迦罗阇迦
兜率宫殿-_金刚手菩萨_大势至菩萨
弥勒菩萨_左右胁持菩萨
三面六臂弥勒报身佛
释迦牟尼_说法印
多闻天殿、八大觧脱殿、护法神殿和尊胜佛母殿
多闻天王殿_财宝天王
壁画
入大解脫城门殿_北方多闻天王_东方持国天王
文殊菩萨骑青狮像
无量寿佛殿-坛城图
度母殿_绿度母_摩支利天_顰眉度母
十六臂黄色赐一切成就度母
四臂绿度母_摩支利天_顰眉度母
狮子吼观音殿_壁画_十一面观音莲花网鬘坛城
八臂自在文殊
八臂尊胜文殊
摧破金刚殿
四面八臂释迦能仁佛
白度母殿_白度母_颦眉度母_摩支利天_黄色和绿色袪毒佛母
焰火金刚殿_焰火金刚_胁侍持金刚_持矛佛母
观世音菩萨坛城
金刚部菩萨
金刚部菩萨
妙音天女
三宝殿_金刚萨埵_胁侍观世自在_虚空藏菩萨
般若佛母殿
阿閦佛心间绘五面八臂文殊菩萨
宝生佛_心间五面八臂文殊菩萨
大日如来佛
六面文殊智菩萨殿_六面文殊_胁侍金刚苐埵_金刚日
第四层有16间,其结构布局与第二层一致,东西南北各有五尊佛像,象征欲、精进、念、定、慧等清净五根。四层佛殿共塑绘1278身佛像。
阿底峡殿_阿底峡_其弟子楚臣杰哇_仲效巴_格微琼
三个妃子
第五层有4间,为塔瓶部分,象征摧破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无明等烦恼的信、勤、念、定、慧五力。瓶座上的圆形白塔瓶高3度,飞檐为140度,象征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等的七觉支。五层共塑绘佛像18886身。
两边是十八罗汉?
南无量宫殿_释迦牟尼_普贤_文殊
第六、七、八、九层不分间,实为横斗,十三法轮和宝幢部分。其内均有塑像和壁画。
通往塔顶的木梯
密集文殊金刚
喜金刚_呼金刚
阎魔敌
佛护乐
胜乐金刚
时轮金刚
大幻金刚
卡雀佛母
宝帐怙主
顶髻尊胜佛母
顶髻尊胜佛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