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9米的下沉花园,其两侧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地铁的出入口,长达700米的空间由7个庭院串联而成。
下沉花园自南向北分别为1号院:御道宫门;2号院:古木花厅;3号院:礼乐重门;4、5号院:穿越瀛洲;6号院:合院谐趣;7号院:水印长天。七处庭院以中国元素为亮点,其设计理念是“开放的紫禁城”,是最具北京代表性的紫禁城和四合院。充分展示出中国历史与现代的文化传承。

从玲珑塔向北,到达下沉花园第一进院落——御道宫门。这宽18米,有6段78级的台阶就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御道”。

迎面座北朝南一座名为“宫门”的紫红色气势磅礴的朱漆大门,它的设计理念来自故宫午门。

从御道至宫门之间是36米见方、古朴庄重的方形广场。这是一个多功能的露天空间,它既是集散空间,也是表演舞台,它以宫门为背景,当两扇平时缩进门洞内侧的朱漆带门钉的大门闭合时,就有一面可播放18米×5米巨幅画面的高清液晶显示屏,这时的广场就成为露天剧场,而御道台阶自然就成为观众席。

广场东南侧是雕塑与喷泉组成的休闲空间。地面随着水位高低的变化产生潮涨潮退的效果,并有喷泉配合以营造出互动参与的活动。

2号院古木花亭是一组北京居民中具有代表性的三进制四合院,保持了传统四合院的基本空间格局,表现四合院传统瓦屋面以及支撑屋面的做法体系,将传统的封闭空间开放为敞开的外部空间,加入镂空瓦墙、倒影水池、立瓦铺地等元素,给传统空间注入新的表达语言。

镂空瓦墙

二进院内四株白玉兰树下各有一池清水。

倒影水池

立瓦铺地

3号院礼乐重门院子东侧是龙形水系下面的地下商业,西侧是地铁奥运支线及部分商业空间,南北两端与前后院子相通,是一个过渡性的空间。这里有红墙,有红色钢构支起的“响鼓”。这面响鼓红墙共由243面“响鼓”组成,其中大鼓32面、中鼓30面、小鼓181面。
鼓面可敲,鼓内藏灯,白天是鼓,晚上是灯,鼓灯结合为奥运搭起喜庆的红门。

院中还有16根金黄的“铜箫”静静矗立在甬路旁,管上有孔,风过孔则鸣,其声悠扬。管下有灯,引导路人。

这里还专门搭建了钟楼,挂在钢架上的818件钟磬铃,随风摇摆,清音可绕。

此外,窗前还拉起了细索,如琴弦般可以拨动,弦下的发生器便会送出美妙的音符。

“良宵”由三个完全相同而颀长的吹箫仕女组合而成,与鼓墙、钟罄塔、排箫等共同组成古典礼乐演奏的良宵美景。

4、5号院以及大屯路人行隧道是南北花园之间的联系空间,4号院的地铁出入口和大屯路交通枢纽,产生大量的人员集散,因此穿越性构成了空间的主题。
这个穿越性的交通空间与绿色休闲空间结合,表现了对瀛洲仙境的向往。

5号院的这组与前院一模一样的带文字符号的玻璃屏风后各自有一尊雕塑,八个以海神铜像为原型的古希腊运动员跑到北京。

6号院用现代手法模拟四合院,大小粗细不同的方形、圆形镀锌钢管制成“似合院”房屋结构,配以仿大红灯笼的灯杆,其设计初衷便是将历史与文化因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使建筑具有特色的同时具有根基和亲和力。取名“合院谐趣—似合院”。

夜景

7号院位于下沉花园最北端。为奥运中心区与奥林匹克公园衔接点,整体空间规划体现繁荣景象寓意国泰民安。
水印长天,因势而起的宽阔台阶“天梯”似乎能通向天际处的“天门”。

这里的11尊雕塑是取自紫禁城金銮殿戗背上的仙人走兽:最前面的是“骑鸡仙人”,之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犬、斗牛等形态各异的走兽。

如“天门”般水印长天的牌坊。

明皇贵妃马球图是一组反映我国古代马球运动的大型群雕,表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联袂打马球的历史题材。雕塑造型生动写实、气势宏大开阔、技术精美细致。

箭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