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2011-06-23 14:08:46)
标签:

2008年国庆

江西

婺源

思溪

分类: 华东地区

    思溪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境内,距县城紫阳镇13公里左右。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余年。当时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名。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村落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稻田,四周都是绿地,村庄与秀水青山的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现有172户,667人,占地约8.6公顷。有古民居156幢,其中明代建筑5幢,清代建筑80余幢,现存古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6000平方米。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古民居大多粉墙黛瓦。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朴素 淡雅的美感。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从远处看这些古民居,在外观上是大面积空白的一片粉墙,粉墙上嵌有几个高低有序的小小洞窗,形成整体与局部、面与点的对比效果,体现“道法自然”的意蕴。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里外墙着重采用了马头墙、山墙的建筑造型,尤其是马头墙屋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勾画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韵律美。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村口这条清凌凌的溪流,可是非常非常的古老。它从大山深处蜿蜒而来,穿过村落又流向了远方。这么一弯,这么一绕,却使整个村子的地貌呈现出一条鱼形。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通济桥在建筑上也很有特色。河中桥墩砌成尖尖的船头形状,俗称“燕嘴”,利于分水,对放筏木排也很有帮助。(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燕嘴墩上竖着佛教经幢,俗称“如来佛柱”,柱身呈八面形,每面都刻有佛像及佛号。此柱乃为镇水之石。桥东还有河神祠,供奉禹王神位。祠前原有一副楹联“二水对流彭王庙,一桥横托夏禹宫”,如今桥边的彭王庙已毁,楹联也不在了,只留下此桥、此水、此村,作为思溪历史的见证。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振源堂是当年木商所建,分前宅、后宅和偏院,据说原有一百扇门、三十六重天井。经数辈人之手,方成规模。可惜前宅已经颓败,但观其门楼,亦可知当年气派之恢弘。

后宅建于清嘉庆十七年,据宗谱所载,主人金仲暄,弃儒经商,子孙繁庶,满门均有儒雅之风。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国土伦丧,金仲暄悲愤不已,将此屋改名为“怀耻堂”,并决心将子孙培养成材,报效国家。果不其然,其孙俞士英,经营茶木两行富甲一方,朝庭授于三品中宪大夫的官衔,成为与徽商胡雪岩齐名的“红顶商人”,官府亲赠鎏金匾额《嘉惠士林》。其后人更一鸣惊人:俞希稷,毕业于清华大学,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曾出任民国中央银行行长。俞希禹,留学英国格兰斯哥大学,曾担任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助手,后出任国立武汉大学的校长
此宅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建于清朝盛期,其重楼华丽,斗室清幽。砖雕和木雕繁复精美,图案更别具匠心,雍容典雅。垂花柱式的门枋上,门罩两脊雕的是禳解火灾的鳌鱼,飞檐下坐斗雕的是蝴蝶和蝙蝠,而下则为麒麟、鲤鱼等等,都寄寓着最美好的祝愿。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这些精美的砖雕在用料和制作上十分讲究,大致要经过“选、切、晒、碎、筛、淘、压、制、阴、烧”十道工序,烧出的砖色泽白亮,击之有声,断之无隙,然后再在上面精雕细刻,雕刻手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以及工笔、抽象、写意等,是各显千秋。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人物的头在“文革”期间被破坏掉了。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至厅堂的木雕也很有兴味。不知何种原因,主人对传说中的“八仙”情有独钟,不但四片窗棂全雕刻着八仙形象,这是振源堂祖传下来的,明朝嘉靖年间龙泉窑烧制而成的瓷器,已有400多年历史。人物传神,栩栩如生,铁拐李的胫骨棱角分明。更神奇的是,据说这八仙对气象变化有奇特的预测功能,晴天周身爽而光滑,雨前吐雾,雾布全身晶莹剔透,挥之不去。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兴泰里”其实是乾隆时当地著名的大茶号,在江南有着很响的名声。“兴泰里”这三座连幢古屋,分别为三兄弟所拥有,老大“继志堂”,老二“承德堂”,老三“承志堂”。
继志堂建于乾隆32年,已有250年的历史了,可谓古迹斑斑。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此屋的木雕很是精美细腻。你们看,正厅月梁上的“鲤鱼跳龙门”是神韵活现.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这堂屋两厢腰板所刻十二名花更是争奇斗艳。这十二名花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观赏的,她们其实都是迎客之花,在这里列队迎接各种客人的到来。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承德堂”是老二的宅邸,格式与“继志堂”相差无几。不过,这屋中的一椿迭闻却值得一提,此事与
满清洋务派首领、军机大臣、闽浙总督左宗棠有关。咸丰十一年,左宗棠率清兵与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在此鏖战。左的行营就扎此宅第。当时左宗棠被困思溪,军饷无着,房屋主人余冠川卖去千亩良田予以资助,方解左宗棠之困,从此,二人结为知交,往来密切。仅书信就有百封之多。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承志堂。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百寿花厅是三弟“承志堂”的偏房。之所以称其“百寿花厅”,是因为其门枋上雕刻着一百个不同形态的“寿”字。这一百个寿字堪称木雕艺术的精品,笔法简炼、老到,字体生动,是各显千秋。
十扇隔门的束腰板上,一共刻着96个寿字。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还有三个寿字,后面两个厢房的门上各一个,大门上一个。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还有一个呢,你想都想不到,这整幢花厅在布局和结构上其实就是一个大写的“寿”字。这是香港凤凰卫视在这里拍摄节目时,通过直升机航拍才发现的。这个千年之谜竟然被香港的朋友轻而易举地破解了。 
这是村中唯一的一口井。如果说思溪延村整个布局尤如一条鱼,这口井就是鱼眼。架在思溪河上的通济
桥、木桥还有龙河桥则是鱼的背鳍。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徽商有一口号:“为天下人生财,济天下苍生”。这里就是徽商们专门为此而修造的藏银库房,他们将
经商的盈余纳入银库,用于举办筑桥铺路、赈灾救灾,修建学堂和济助贫弱等公益事业。银库四周墙面,全为厚实的护墙青石砌成,青石板长近3米,从老远的庐山脚下运至此地,可以想见是多么的不容易。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在思溪,商宅大都称堂,唯有这栋老房子叫做“花颐轩”。花,即花甲之岁,颐,颐养天年——原来是
徽商们专为族中老人所建的敬老院。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老人们可以在花园里种树养花,亦可以在庭院内写字下棋,挺惬意的。这是对花的诠释。梅花——清客;瑞香——佳客;兰花——幽客;牡丹——贵客;茶花——雅客;茉莉——远客;芍药——近客;菊花——赏客;丁香——素客;桂花——仙客;莲花——静客;蔷薇——野客……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这八把太师椅上,分别雕刻着“福禄寿禧”和“琴棋书画”的图案,既有良好祝福,又显示出格调的高雅。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八张太岁椅乃<聊斋影视组>馈赠之物.当年<聊斋>剧组在该家住几十天,主人未收分文.临别时,赠送道具若干,可见当地民风之纯朴。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花颐轩内的木雕瓷画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右侧的木雕图案为进京赶考,左边为及第。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这幢古宅的主人,曾经得到道光皇帝的旌表。其老祖母年近百岁,一生亲历七代,而且五代同堂、一门和睦,所以皇帝亲赐匾额“七叶衍祥”,至今高悬门前。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敬序堂建于雍正年间。主人名叫俞文杰,是个茶商,也是个由举人而入贡的书生,还有着一个官衔“修撰佐侍郎”。就是这个俞文杰,因为经商的关系,和《聊斋》的作者蒲松龄老先生交往很深。我们知道,《聊斋》这本书蒲松龄在世时并没有刻印,只有手稿传世,据说这手稿的第一读者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思溪才子俞文杰!他不但对《聊斋》入了迷,是日夜棒读,还亲自为《聊斋》写了两篇跋文,而且他在建房时,按照《聊斋》的描述依葫芦画瓢,盖起了这座占地三亩的“敬序堂”。世事就有那么奇怪——谁也没有想到,谁也难以料到,三百年之后,《聊斋》首部电视剧就在此屋开机拍摄。冥冥之中有许多的巧合,但象敬序堂这样绵延数百年的聊斋情结实在让人感慨万分!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敬序堂”由庭院、正厅、后堂、花厅、厨房及花园组成,占地达一亩多。 “敬序堂”的大门朝北,门前开阔,紧临思溪,由于主人贡举出身,又有个官衔,自然比一般商宅优越、气派。走进大门,迎面的一道门称为“仪门” ,俗称“中堂门”。平时,门扉紧闭,只有尊显贵客才会敞开,走过这道门, 果然不同凡响,开井阔大,厅堂宽敞,而且楼上是走马回廊环绕。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这所厅堂及其陈设,是典型的清代模式,上门头高悬首“敬序堂”匾,下挂中堂画,两边楹联。条桌上摆放着长鸣钟,花瓶,镜子,这叫“东瓶西镜”,谐音“东平西靖”,就是说,不管你走东闯西,都能平安宁静。这是家人对经商在外主人的祝愿,加上长鸣钟,更有终身平靖之意。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花厅门书“挹爽”,“挹”是吸取的意思,就是说,进入花厅,则吸取了爽意。花厅下铺金砖青石,上覆斗拱藻井,而花厅的木雕尤为精美,戏剧人物形神兼备,山水鸟兽动态逼真,这个小庭院精巧玲珑。可惜这些木雕描述的故事或含义不明白。且记下来,以后研究。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这叫"美人靠".大户人家的姑娘不可轻易出门只能在阳台之上看景儿。那出露的横枋上,雕刻着“琴棋书画”图案。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敬序堂”也是去年在婺源拍摄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青花》的拍摄地,一共在这里拍了半个月,著名的赵雅芝,斯琴高娃都来过这里,留下了一些剧照和与主人的合影,墙上还挂有《青花》剧组送给主人的锦旗。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内厅天井的上方是闺楼,闺楼的绣房之中同样演绎着思溪女人哀惋的故事。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再看这小小庭院,两侧有两道饰有雨蓬的小门。左侧门楼,雕刻“别妻赶考”和“衣锦还乡”图,大概是小姐对未来郎君的渴望。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东侧小门,通“舒园”,舒服的“舒”,婺源将厕所称为舒园,既文雅,又贴切。

墙面葫芦形的小窗,是焚烧字纸的地方,想来那绣楼小姐蕴含春泪之诗文,不可能发表,只有归宿此地。一片冰心,化作青烟一缕冉冉而去。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敬序堂庭院右方的侧门,只要被轻轻地拨动,就会发出“吱…嘎…”的灵异声音。声音让人心
悸之余还会使人联想到《聊斋》鬼神隐现在飘渺烟雾中推门而入的场景。据说,这扇门的声音没有经过

任何特效处理,就被《聊斋》剧组选用为鬼神画面的恐怖配音,真可谓 “天然去雕饰,惊悚出异门”。
(173)2008年国庆江西之行_婺源之思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