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2011-02-25 14:31:53)
标签:

2008暑假

五彩云南

昆明

西山

华亭寺

分类: 西南地区

西山位于昆明西郊,滇池西岸。从北向南由华亭、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挂榜山等山峰组成,峰峦连绵40多公里。相传古时有凤凰来此,人们称之为碧鸡,故称碧鸡山。远眺西山,又因形似卧佛,或少女躺卧于滇池之滨,所以也叫卧佛山或睡美人山。
西山主要是景区有主要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聂耳墓等以及山麓的普贤寺、杨升庵祠等风景点组成。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从山脚到游客服务中心,途中主要有华亭寺、太华寺等寺庙,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乘的士(15元)上山。
华亭寺原名圆觉寺,是云南最大的寺院。早在900年前的云南地方政权大理国时,都阐侯高智升在山上建造楼台别墅,作为高氏家族休息的场所。当时山上奇花芬芳,云彩绚烂就像华盖,又有仙鹤鸣叫,高氏认为这是吉祥的兆头,所以把这座山取名华亭山。到元朝仁宗延祐七年,也就是1320年,筇竹寺雄辩法师的高足元峰和尚来此创建了圆觉寺,并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建成一座规模庞大的寺院。明朝天顺六年,英宗皇帝赐名为华亭寺。明清时又几次重修,直到1920年湖南籍高惟虚云和询到这里,又募款大修,工程持续六年之久,使其成为昆明地区佛教的一大丛林,并改名为"靖国云栖禅寺",但人们仍习惯称它为华亭寺。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我们眼前这座门窗楼空雕花的楼阁是虚云和尚主持建造的三层钟楼,楼上挂有幽钟一口,撞动时钟声悠远。这座钟楼也是寺院的山门,山门又称“三门”。佛家把它看作是佛界与俗界的界限,同时也象征着佛家的解脱之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这池清水是象征佛家慈悲为怀的"放生池"。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放生池旁是"雨花台"。据佛经记载:高僧云光法师在南京讲经,讲到妙处,感动天神,于是天花乱坠,落花如雨。在此将华亭寺比做南京雨花台,是对该寺的一种赞美。
在雨花台旁有七座石塔,这是清朝嘉庆年间七位法师的圆寂塔。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佛塔起源于印度,佛经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将其尸骨烧化,分别建塔供奉以示纪念,所以塔也是佛的象征。中国的佛寺建筑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也与印度相同,没有殿堂,只在寺院中建塔供奉,到了唐朝时期才发展成以殿堂为主的布局。在大乘佛教的多数教派中,完整的寺院建筑群是按“伽蓝七堂”的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建造。我们眼前看到的放生池与天王殿、大雄宝殿及藏经阁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给人一种布局严谨、错落有致的感觉。  
前面是天王殿,殿前台阶左侧是青狮;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右侧是白象,象征佛教的圣洁和威严。据佛经记载,当初释迎牟尼降生时,天上乐声齐鸣,众花飘坠,一片光明。佛祖落地后,不扶即行,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地下随足迹涌”出朵朵莲花,天空有二龙踊出,口喷清泉,为佛祖沐浴;佛祖哭声如同狮吼,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白象在佛教诞生地被视为圣物,白象力大无穷,行为稳重,在这里它们象征着佛教威严和庄重。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殿前对联:"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这是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写的,笔调绚丽清新,把华亭寺一带的景色,水墨丹青般地表现了出来,韵味无穷。
殿上高悬一匠,上书“海不扬波”。这是说到了这里就等于是进人了佛国圣地,此处佛光普照,佛法弘扬,一切红尘是非、惊涛骇浪、艰难险阻都不复存在。人们将进入一个祥和宁静的“天堂”。在这里,“海不扬波”也有警示游人进入佛国圣地,不得高声喧哗之意。

两边对联:“尘世不相关,几閱桑田几沧海; 胸中无所有,半是青松半白云。”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上面是军阀唐继尧题写的寺名。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殿外左右塑着二尊金刚,怒目圆睁、神情凶煞,手持降魔杵,跨着金睛避水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哼哈二将"。他俩是佛祖的侍卫官,叫密迹金刚,秽迹金刚。像这种坐式金刚在我国佛寺中很少见。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殿内的这位是大肚弥勒佛,也就是阿逸多菩萨,他是为了慈育大众降生于世的,将要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也就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在中国,弥勒佛的形象是根据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契此的形象塑造的。为了突出这尊大肚罗汉一团和气的形象,殿内有一副对联写道:“长啸几时休,此圣人眉睫中无一丝挂得上的烦恼;一禅长坐定,这和尚布袋里有什么装不下的东西。”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天王殿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像,是看守东、南、西、北四方的神,还掌管着风、调、雨、顺。这位怀抱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护持国土,管调;那位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增长人的善根,管风;这位持金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以净眼观察世界,保护众生,管顺;那位拿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保护众生财富,管雨。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供奉在弥勒后面的是韦驮菩萨,执金刚柞,披连环甲,威风凛凛。因佛祖涅槃时,"捷疾鬼"偷走了佛牙,韦驮不避艰险,奋起直追,抓住窃鬼,夺回了佛牙。从此,韦驮成为威力无比、战胜邪恶的护法神。有趣的是,寺庙中所塑的韦驮像的不同姿式还能决定云游僧人的去留。如果韦驮是双手合十,金刚柞放在两肘上,表示这座寺院是十方丛林,是接待寺,云游僧人可以在这里挂单。如果韦驮是一手握金刚柞并且拄在地上,则表示这座寺院不是接待寺,不接受云游僧人挂单。

佛教中說他常常手执降魔杵,巡遊东、西、南三洲,面对佛尊,守护佛法,称为“三洲感应”。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殿前的楹柱上,有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昆明钱沣亲笔对联:“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地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状物写景,寓以做人处事的平凡哲理,别具一格;书法笔力雄健。佛寺中的对联能不讲佛理,不谈因果,真是很少见;把普通人与佛相提并论,更是胆大非常;不仅有指导游山的现实作用,而且可以说存在着为国计民生进一言的普遍、长久意义;音调也和谐,风味更隽永,的确是一副佳联。
出了天王宝殿,是一上一下两层庭院,下层庭院植有名茶“狮子头”。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以及被称为“活化石”的公孙树(银杏树)。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院中“八德池”上架有雕栏“涌莲”石桥,池中假山游鱼,点缀得雅致玲珑。这“八德池”还是鸡足山高僧虚云大师所题。上层庭院两边的花台中是名贵花木“朱砂玉兰”,下有一人多高古香古色的石香炉,香烟袅袅,紫烟中,高大雄伟的大雄宝殿华光四溢。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为什么供奉释迹牟尼的殿堂叫大雄宝殿呢?"大雄"的意思是像大勇士一样,一切无畏,是对佛祖的尊称。大雄宝殿正中高悬一匾,上书“瑞云栖止”,瑞云是指祥瑞的彩云,栖止是栖息停留的意思。此匾是云南督军、靖国联军总司令唐继尧于1920年请著名高僧虚云和尚到此,为“超度”靖国诸役阵亡将士亡魂而立。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大殿供奉着的是三世佛,姿态庄严,身着水纹衣,额嵌明珠,胸饰万符,背衬金龙,金光遍体,确有普天之下唯吾独尊的气慨。
    当中的这尊是婆婆世界教主释迎牟尼大日如来佛,婆婆世界就是人间的现实世界。所塑释迦端庄妙丽,圆润丰满,只见他双目微睁,双手仰放于腹前,这一手印称为禅定印,表示禅思。释迎在菩提树下掸思入定,修习成道时,用的就是这种姿势。他手中含的一颗红色明珠,以示佛光四射,普护人间。侍立在佛祖两侧的是释迎牟尼的二个弟子,左边年长的是迦叶,右边年青的是阿难。相传在灵山法会上,佛祖拈花示众迦叶领会佛祖之意,报以微笑,继承了佛祖的衣钵,成为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被称作 "头陀第一"。而阿难擅长记忆,被称作"多闻第一"。在第一次结集中,由他诵出经藏 (佛教经、律、论三藏之一)。后为避免两国交兵在恒河木船上引火自焚而为人称颂。
    北侧这位是东方净土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他能解脱众生的病痛和灾难,所以又叫消灾灭病延寿药师佛。只见他右手托一宝塔,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宝塔)之意。左手向外上举,施无畏印。此手印能使众生无所畏惧,勇气培增,战胜病魔。药师佛手下有十二神将,以及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二大胁侍。因日月升于东方,以其光明遍照众生,使众生安康幸福。药师佛又称消灾灭病延寿药师佛,他与日光、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

    南侧这位是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他的寿命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又叫"无量寿佛",他能接引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还叫"接引佛"。佛经上说,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前是一个国王。他信仰佛法后放弃王位,出家成了一位僧人,名法藏,他曾发下四十八个大愿,其中有一个大愿就是说将来成佛以后,凡信奉他并持诵他名号(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命终止之时,他将接引其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请看:他左手托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前往他的国土(即西方极乐世界),右手上举施无畏印表示一切无畏战胜心魔,终达幸福彼岸。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的理想世界,在这个理想世界里一切光明清净,没有罪恶,没有痛苦,没有黑暗,是充满了幸福和欢乐的天堂。阿弥陀佛左右胁持为观音和大势至,他们合称“西方三圣”。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但三尊主佛的背后不是通常所见的三十三层天,除了供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居中却供着披发仙人、观音和文昌帝君,可见儒、释、道三教合一原是南诏佛教的特色。 “观音”原作“观世音”,是梵文的音译。因其能“观察”世上一切声音,进而拯救一切众生脱离苦难,被众生尊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慈是给一切众生乐、悲是拔一切众生苦。他手中的净水能使人遇凶化吉,枯木逢春。观音旁边的童男女分别是善财和龙女。善财出身豪门,因“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而得名,他看破红尘,视财富为粪土。在文殊菩萨的指点下,历访五十三位名师,渐然觉悟,终在观音的教化下成为正果。龙女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自幼智慧通达,八岁那年,偶听文殊说法,顿然觉悟,又到灵鹫山礼拜释迦,以龙身成就佛道。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善财和龙女又现童身,成为观音的左右胁侍。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大殿的四周是形态各异,神态逼真的五百罗汉。《法华经》说,五百罗汉是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又说他们是后参加第一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成道比丘。对于五百罗汉老百姓又有自己的说法:佛祖端坐讲经,听者甚众,佛祖想一试众生是否真正“四大皆空”。于是用手一指,路边杨柳化作一美妇招摇过市,众僧心猿意马回头张望,只有挂在菩提树上的五百只蝙蝠专心玲听,佛祖微微一笑,双掌一合,只见火光闪处,五百只蝙蝠化作一阵青烟,五百罗汉金身显现。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大雄宝殿之后,有近年重建之藏经楼,楼侧有祖堂、经堂、静室、方丈室、云房、僧厨等,楼左大理石之上,刻有林则徐为华亭寺方丈岩栖诗集所题七绝四首,对诗僧推崇备至,其一曰:“半偈修持静掩关,六时钟磬彩云间。个中悟彻诗三味,砚洗平泉绮语删。”

(128)2008暑假五彩云南之行—昆明西山之华亭寺

大雄宝殿内外,花木繁盛,素以玉兰、梅花、山茶、牡丹、杜鹃著称。以题写天下第一长联闻名的孙髯但游山寺,一睹山茶,不禁忘情,大书《华亭春茶》诗曰:“可惜山茶云锦披,雪天开到暮天时。赤球绿甲攒高树,大朵细心压软枝。第是名园争载酒,即教海客亦相思。华亭寺隔盈盈水,十丈明霞何处垂。”
每逢初一、十五,众僧尼在大雄宝殿诵经礼佛,钟磬木鱼,响彻殿堂,诸峰回应,又是一番景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