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减少校车事故,关键是提高司机素质和从重问责

(2012-04-12 17:19:51)
标签:

校车事故

司机素质

问责

关键

分类: 提议&献策

减少校车事故,关键是提高司机素质和从重问责

 

一、关爱生命,提高司机素质

大量案例说明校车事故最主要是人为因素,有些可以是说对车内生命不负责任。若司机的素质较好,绝大部分的事故都可避免。

校车司机至少要取得客运驾驶资格,还要经严格测试,素质过硬、关爱生命的才准予驾驶校车。理由有三:一是学生盼望省时,司机希望省油,校车很难不超载;二是校车穿梭的路段复杂,时间紧张,容易出事;三是“客源”是固定的学生,司机行车途中缺乏监管,容易放纵。

媒体通常报道事故的死伤数字,有意避开惨烈场景。其实每一起事故都给死伤的家庭带来无尽的伤痛。大胆的人可用百度搜索“车祸 惨状”,相信看过的人都会对“人为”车祸深恶痛绝。希望交警提高驾证门槛,杜绝代考驾证,加大校车事故的问责。

 

二、条例对司机资格条件定位太低,难以降低车祸的人为因素。

本月1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对司机资格条件定位太低,司机素质不高,条例就成空文。

 

三、事故案例,人为因素不仅在司机

1.2012年4月9日阳春校车事故,主要原因是校车司机“绕车头抢一秒”

http://s7/middle/558ddcabgbd8b81f695d6&690


    事故造成3名幼儿死亡,另14保幼儿不同程度受伤。从媒体图片分析,校车中后部右侧被撞,明显是“绕车头抢一秒” 的侥幸心理,司机只顾自己窜行,遇上没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右侧15.39吨、实载62吨的货车,制动效果不佳就撞上了。可怜一车的幼儿,即使坐的是美国那样坚固的校车,也难免灾难。

这司机不顾搭载的17名学生安危,造成死伤,与故意杀人有什么分别?货车超载4倍,到路口也没有避让意识,难道不是交警惯坏的?两司机人为造成他人死亡,不判死刑何以平民愤?

若早就从重问责, 校车司机就不会冒险“绕车头抢一秒”,货车司机也不敢开着超载4倍的货车上路,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2.2011年11月甘肃校车事故,深层原因是政府对校车事故的问责力度不够大

http://s1/middle/558ddcabgbd90a667ef70&690

 

20111116日,甘肃小博士幼儿园9座面包车搭载64人,逆道超速行驶,迎面与大翻斗运煤车相撞,造成20人死亡(包括司机及1名教师),另有危重2人,重伤10人,轻伤32人。

难以想象9座车怎么装下64人的。若不逆道超速行驶,这事故也不会发生。如此低劣的司机怎能聘来开校车?这位随车的教师也是多余,怎么挤呀?逆道超速行驶能不制止?

虽然车里肯定没有美国总统,但怎能让愚昧的司机危害学生?甘肃正宁县政府对通报故事原因:

一是校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规超载,左道超速逆行。

  二是幼儿园私自改装车辆,逃避监管,车辆限定9座现改装为无座。

  三是幼儿园董事长刚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尽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该民办幼儿园共有学生737名,28名教职工,安排4辆校车接送)

  四是因大雾天气影响,货车和校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力。

  五是教育、交警部门监管不力。

这事故原因绝对是人为的,天气影响了这宗事故?政府的责任最大,若对校车事故的问责力度够大,李军敢塞64人进9座车?是谁让逆道超速行驶的狂徒当司机的?

校车草菅人命,行政监管渎职。司机死有余辜,监管人员也应被从重问责。

 

3.201112月江苏丰县校车事故,直接原因系客车超速?

 http://s11/middle/558ddcabgbdc400f7704a&690


官方通报校车搭乘人数虽有上升,但不超载,遭到质疑。侧翻滑入路边60厘米的水沟,何以淹死15人?为何凤凰视频公布不完全统计的死者名单都有16人?

①政府新闻发布:

新华网江苏丰县1214日电(记者陈刚王骏勇)丰县人民政府14日下午晚些时候召开校车侧翻事故以来的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丰县公安部门表示,根据当事司机洪旭最新的交代,事故发生时车上学生有47人,而公安部门能够确认的人数为41人,此前公布的这一数字为29人。

1213上午830分,丰县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经公安交警部门现场勘查,因该车侧翻于路边水深约60厘米的水沟内,车厢内进水,致使部分被挤压在下层的学生溺水、窒息。

②记者采访事故中的学生或参与抢救的群众:

人民网报道:事故发生在一条泥土铺成的机耕道,路宽约2米左右。幸存学生宋玉(化名)回忆“事发时,这辆校车已经是第二次接学生回家,车里的座位是一边三个,一边两个,两个座位的坐了三个人,三个座位的坐四个人,车中间也站满人了。一直以来过道中每次都是站满了人”。被救出来的张海平(化名)也说“一直都是站在过道,车上很挤”。

村民张顺利说“他当天傍晚听到有人大叫救命,就和父亲、弟弟都赶过来了。只见一辆黄色中巴校车已经半身淹没在沟里,淹了一米多,我跳进车里把小孩从天窗托出来,身上的线衣都没脱”。

新京报:李开龙读小学五年级1班,上车后,坐在中间靠右的位置,贴着窗。这是个两人座位,当时挤了5个人,李开龙被挤在最里面。但李开龙仍觉幸运,因为“还有很多人都站在过道上。”。

下午528分,校车拐上土路,伟杰蔬菜脱水食品厂的摄像头摄入校车的车灯一闪一闪,忽然画面里出现一个骑三轮的老年妇女,骑行很慢。校车接近三轮后,突然歪进左边水渠。

李开龙只感到猛烈刹车,车内惊叫声四起,孩子们向左侧倒去。

李开龙在孩子堆的最上面,他看见进水,很快,李开龙的裤子被水浸湿。

茌李庄村的一名女生率先从车里爬出,李开龙跟着爬出。他想到弟弟还在里面,便站在车上和赶到的村民一起往外拉人。

③逻辑分析

照片显示,校车核载52人,每行5人,很容易算出有10行座位。由监控录像看,侧翻滑入路边水沟较缓,估计没有人受伤致命。由于车厢较高,侧着的宽度有1.6米左右。

若政府新闻发布属实,车上47人,则每行最多“堆压”5个人,大部分都能迅速爬起来,而且比较宽松。即使个别受伤溺水,每行的学生都会见死不救吗?何来溺亡15人且还有多人呛水住院?

若学生分得清“挤”与“松”,每行坐7人,还可能站1人,算一下就知道车内装了80人左右,属于严重超载。行驶在2米多宽的机耕路上,躲避对面驶来的人力三轮车,难免陷到路边软土。若侧翻下去,每行“堆压”了七、八个人,爬起来六七个人就很挤了,慌乱中,下层被踩着的一、二个人,肯定拼命挣扎但只有个别特别有力或幸运的站得起来,其余很快因溺水、窒息……

④减少校车事故,关键是提高司机素质和从重问责

国务院于20111221日通报了江苏校车事故,并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此类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四个要求(1082字)。

相信各地方都很重视,并按要求去做好工作。但我认为,只要司机素质不够高,问责力度不够大,就无法做到有效防范。

过去交通条件那么差,客车事故都不多,主要是因为司机的素质好。咱们的香港、澳门道路那么拥挤,交通事故也不多见,关键也是司机的素质。若换成出事这类司机,能不出事吗?

当然,若不过分“撤点并校”,需要搭车上学的学生就会少得多,超载及劣质司机也少得多,事故就自然少了。连学生的交通安全都保障不了,能“并”出优质学位?很多人都不认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