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钱钟书、钱钟韩堂兄弟俩名字的由来

(2018-08-03 18:25:54)
标签:

转载

    说来也有意思,钱家上一辈的兄弟俩钱基博、钱基厚,是一学一商。钱基博堪称国学大师,一生醉心于此;弟弟钱基厚则复杂得多,是无锡近代史上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民族工商业家。到了下一辈,钱钟书和钱钟韩两兄弟,则是一文一工。钱钟书不多说了,学术上的成就普通人看不懂,倒是一时兴起,偶尔写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偏偏让人们彻底记住了他;钱钟韩一生的成就丝毫不比堂兄差,吃亏是建树都在动力工程学这样的领域,太专业太工科了,一般人根本不会知道。就像看了一本小说,好看自然会记住作者;可印刷书本的机器再好,你也不会打听是谁发明生产的吧。

    据钱基厚的《孙庵年谱》记载,钱钟书出生于宣统二年农历十月二十日申时,也就是1910年11月21日黄昏时分。仅仅二十多天后,他的奶奶孙氏就因病撒手人寰了。老人家临终得以见到钱家第一个孙子的出世,想来也是心中无憾了——“时母弥留,犹望抱孙,得之大慰。”接着钱基厚记述了大侄子钱钟书名字的由来:孩子出生那阵子,恰好有朋友送了一套常州先哲丛书给自己父亲钱福炯,老爷爷一高兴就给孙子起了“钟书”的大名,小名阿先。这名字真不是可以随便起起的,钱钟书一生确实钟情于书,而且学问上处处为人先,从小到大就没谁能被他看得上的——甚至自己的父亲钱基博,他也认为学问一般般。

    因为钱家老大钱基成膝下无子,所以钱钟书出生后,爷爷钱福炯下令将其过继给长子钱基成(字子兰)夫妇乳养。刚出生的孩子就此离开了亲生父母的怀抱,孩子小自然没什么感觉,可对于钱基博夫妇,不知当时是何感受。怕是情何以堪,只能强颜欢笑了吧。直到民国9年(1920年),钱基成病故,钱钟书才回到自己父母身边。

    第二年,宣统三年农历五月初二午时(1911年6月2日),钱基厚的长子钱钟韩出生了。这一年钱家又搬家了,租住胡桥韩氏的房子。恰巧此时钱基厚正在苦读昌黎先生韩愈的文集,住韩家读韩文,所以给儿子取名“钟韩”,小名阿文——连起来,就是钟情韩愈的文章。不过,钱钟韩长大后,似乎更钟情的是物理、机械,直至成为中科院院士。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七月,钱钟书和钱钟韩这对堂兄弟,同时毕业于无锡私立辅仁中学高中部。钱基厚在《年谱》中说:“钟书国(文)英文有特长,而钟韩数理较好,各科成绩亦平均,故毕业时名列第一,与钟书均获优奖。”事实上当年的钱钟书偏科得厉害,英文天下无敌,国文也是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但数学当年考清华只得了十几分。放到现在,注定是落榜生了,幸亏是生在民国,否则一代大师没等出道注定就会被灭了。这怕是钱家另一脉的大家钱学森,临终之问的一种答案吧。

    至于堂弟钱钟韩,那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好学生——当年报考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同时录取。最终钱钟韩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机电系,这是他的兴趣所在。如果他选择了当时的北大,那会是怎样的一条轨迹呢?1933年钱钟韩以全校第一名和历年平均成绩最优,毕业于交大电机系。同年又以总分第一名考取江苏省第一届公费留学,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当研究生。

    今天,钱钟书太出名了,钱家其他后人都被他的光辉笼罩了。历史的真相是,他的同辈兄弟在各自的领域里的建树,丝毫不差这位兄长。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