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山石佛庵石窟:刻字谜团至今未解 曾被煤矿覆盖四十年

2014年12月10日
07:57
来源:金陵晚报
http://y2.ifengimg.com/a/2014_50/007c34ad2348a79.jpg曾被煤矿覆盖四十年" />
石佛庵石窟全貌(图片来源:金陵晚报 摄影:于峰)
http://y3.ifengimg.com/a/2014_50/7d0590da1234b26.jpg曾被煤矿覆盖四十年" />
未挖掘出的石佛山整体风貌(图片来源:金陵晚报)
http://y1.ifengimg.com/a/2014_50/8cf9f2a92b236ca.jpg曾被煤矿覆盖四十年" />
佛像工艺精湛(图片来源:金陵晚报)
[原标题]汤山石佛庵石窟奇怪刻字谜团待解
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是我国南方地区少见的南北朝时期开凿的石窟,这座石窟已经广为人知。其实,在南京地区,还有多座石窟,名气相对小一些,比如汤山桦墅石佛庵石窟、牛首山摩崖石刻等。
汤山桦墅石佛庵石窟地处偏僻,一般文物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前去寻访,不容易找到。2013年11月的某一天,“老南京”版的记者和一群西祠网友前去探访该石窟,发现石窟外壁上有一些奇怪的刻字。
石窟藏在村庄旁的小山上
“以前,我们经常说桦墅石佛庵石窟是江宁区的文物,其实,现在它已经归栖霞区管辖了!”栖霞的文史研究者张智峰告诉记者,2011年,原江宁汤山街道的桦墅村归栖霞区西岗街道办事处管辖,桦墅石佛庵石窟也划入了栖霞区。
桦墅,是南京郊区名气较大的一个村子。传说南宋时秦桧家族的一支定居于此,初名“大王村”。清代乾隆年间的《句容县志》记载:“秦桧宅在县北宝华山西”,指的就是这个地方。由于秦桧是奸臣,“大王村”这个名字太过招摇,后来人们根据此地长有不少桦树,将其改名为“桦墅”。
到了桦墅,记者才发现,这个村子有很多小村子组成。在知情人的引路下,记者来到其中一个小村。进入村子,从村旁的一条小路爬上村旁边的小山包,走上不到10分钟,记者眼前豁然开朗。在一个小山沟的尽头,出现了多个形似蜂窝的石窟。
走近一看,一块文物保护碑最为显眼,上写“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桦墅石佛庵石刻”,记者和网友们要找的目的地到了。
开凿时间距今整整610年
张智峰告诉记者,目前很多资料里都说桦墅石佛庵石窟存有八个窟,但网友们多次实地探访,发现目前尚存的窟一共为12个。
记者看到,每窟中均有佛像一尊,大小不一,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施禅定印。最大的佛像高达140厘米,小的仅有头部露出地面。石窟的窟门均雕刻成火焰状壸门,窟内壁上留有明显的开凿痕迹与卯眼。
《金陵佛寺大观》等资料介绍,江宁博物馆曾经邀请专家考证,确认此处石窟造像为“藏传密宗千佛组合”,是南京地区仅有的一处藏传密宗佛教石窟,极为珍贵。其中最大的三窟,中间为主佛窟,两侧为二菩萨窟,三窟相贯通,形成一个组合。主佛身后雕出举身舟形背光,为释迦牟尼佛;二菩萨着双领下垂大衣,胸前挂璎珞饰物,石窟内壁上还浮雕出佛珠、祥云等图案,色彩至今依然鲜艳。
石佛庵石窟外壁上有一处碑刻,字迹已经较为漫漶,能勉强认出为“大明永乐元年二月吉旦兴造开山第一代白云禅师”,说明开凿石窟的是明代永乐元年一位名叫白云禅师的高僧。大明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这是石佛庵石窟开始开凿的年份,距今整整610年。
张智峰告诉记者,明永乐初年,白云禅师在这里修炼,开凿了此石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石佛庵石窟附近还有寺庙遗存。1968年因为开挖煤矿,石窟曾经被全部湮没。一直到2002年初,当地人李晓柱、曹玉宝等将部分石窟清理出来,才使其重新得到世人重视。
神秘刻字究竟有何含义
记者注意到,其实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学者高度关注过石佛庵石窟。朱偰先生在《金陵古迹名胜影集》里收录了两张“石佛庵石佛”的照片。将老照片和现在相比,你会发现:第一,当时的石窟数目可能远远多于12个;第二,当时石佛的面目还比较清晰,风化得并不严重。
朱偰在图片注释里这样写道:“(石佛庵)在汤山之北二十里,古为拈花禅院,有石佛洞,就山琢成佛像数十,略如千佛岩,有碑二,一为永乐,一为天启六年。”由这段话可以知道,七八十年前,石佛庵石窟附近有一个“拈花禅院”,佛龛很多,佛像达数十尊,很像栖霞山千佛岩。当时还有碑刻两通,一通是明永乐年间的,一通是明天启年间的。
“和现在相比,明天启年间的碑已经找不到了!”张智峰说,附近村民回忆,石佛庵石窟佛窟有约50余龛,最多一窟中有佛像50余尊,这和当年朱偰的记述是一致的,“可见,还有一部分石窟被泥沙埋没了,到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石佛庵石窟外壁上有很多奇怪的刻字,如“山”、“蒋”、“皇”、“天”、“后”、“天中天”等,另外还有个一个人名“许杰”,以及一个类似“丞”的字。
“许杰”可能是“到此一游”的涂鸦者留下来,其他的片言只语有什么含义,据记者了解,到现在依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