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溧水现存最古老的四座古桥

(2017-01-25 21:40:35)

     江南水乡,除了水,不可或缺的就是桥~桥与水呼应,呈现出一幅幅的美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古桥愈发吸引人们的目光,仿佛正在诉说什么。在溧水,也有四座古桥,在岁月的风雨中见证着溧水的沧桑历史。
     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长乐桥




     乐长桥始建于南宋年间的长乐桥,座落在距溧水县城北13公里处的东屏镇长乐村,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乐桥曾是古驿道上的一个交通枢纽,桥面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印,记录了当年繁忙的景象。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长乐桥渐渐丧失交通功能,修复好的长乐桥基本保留着古朴沧桑的风貌,但已经能承受更长的时间考验。

   长乐桥上最大看点是它的螭首(吸水兽),它是南京古桥螭首中最为出彩的构件,疑为宋代原件。在主孔两侧的系石(桥耳)各有一对八夏(均要加虫),据传是龙的九子之中的第六子,专门掌管水族。这种螭首模样怪异,长着宽鼻突眼、阔嘴外张,面颊横溢,颊上长刺,额部生角,边上长爪,面目甚是狰狞可畏。类似这种怪兽的桥耳在苏州吴江的洪恩桥、江阴南闸的紫金桥上也有过,现存古桥中已极其少见。
据明代杨慎《升庵外集》卷九五中云:“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六曰八夏,性好水,故立于桥。。。。。。”。自古以来,龙是我国民间崇拜的水族的神物。因此,长乐桥上雕刻八夏,让其俯首向下,正视河心,寓意着欲使流水恬静安宁,不让河中妖孽兴风作浪,表达了当时人们辟邪禳灾、安居乐业的愿望。
    桥面最高的桥——天生桥



    天生桥横跨于胭脂河上,它是在开凿南北流向的胭脂河时,为解决当时东西两岸交通,在河道上留下巨石,凿通下方而形成石桥。当时有南北两座桥,明嘉靖七年(1528年)春南桥崩塌,现存北桥。桥长34米、宽8-9米,桥面高程39米,桥顶厚8.9米。
    据记载,在开凿胭脂河时“以巨石面留为桥,中凿石孔十余丈,以通舟楫,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在人工运河上留石为桥,实是当年工匠们的创举,可惜南桥早在1528年崩塌,仅余现在的北桥。现存天生桥长34米,宽9米,像这种在人工运河上留下巨石而成的天生桥,国内仅此一座。石桥横跨两岸,构成“长虹卧波”天然美景,从此天生桥闻名遐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胡家明教授称之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胭脂河——天生桥现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金陵新四十八景之——凝脂沉霞,因河两岸险峻、陡峭、秀丽、幽深,素有“江南小三峡”之称。
     最有名的古桥——蒲塘桥





    蒲塘桥,在南京市溧水县渔歌镇蒲塘老镇南约1公里处,南北走向,九孔石拱桥,明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蒲塘桥已升为国保
    据县志记载,蒲塘河又名老新桥河,经石臼湖通扬子江,逶迤不竭。旧有蒲塘桥,为溧水至宣城驿路上的大桥,南宋末桥废。官府在此设蒲塘渡,有司以丁夫操舟济人。元兵渡江后,此渡口一度停办。元代皇庆元年(1312)溧水州同知倪显,教授陈瑞究复设蒲塘渡。但“春夏水湍激,秋冬水落,旁石峻险,辄坏舟。行者于是乎告艰矣”。“弘治间(元公1488─1505年)巡撤侣公道经之,命有司劝邑之富民并力复桥,未果。”其后,邑民赵琪兄弟请独自建桥。“逐捐所积蓄购石募工匠……所费无虑三千金,皆出自己囊,无一毫取诸他。”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春二月,落成于正德七年(1512年)冬十月。共费时五年。桥成之后,复用原名蒲塘桥。明正德十年九月,溧水知县陈宪为表彰赵琪的义举,将蒲塘桥改名为尚义桥并同时作《尚义桥记》刻碑立于桥下。还在蒲塘镇用石头建了一座叫尚义坊的牌坊,以示对赵琪尚义之举的颂扬。后仍名蒲塘桥。清乾隆间,肖必禧赵时仲等重修。随着新桥的建成,古蒲塘桥已完成作公路桥的使命,但它作为一件历史文物,不仅反映了古代溧水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还昭示着人们学习赵琪这种慷慨无私的“尚义”精神。
    最隐匿的古桥——永昌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