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城十八个外郭城门 观音门墙体雪白唯一留有照片

(2016-12-04 10:39:47)


2015年10月30日 09:25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黄勇

http://h2.ifengimg.com/0f56ee67a4c375c2/2013/1106/indeccode.png观音门墙体雪白唯一留有照片" TITLE="南京城十八个外郭城门 观音门墙体雪白唯一留有照片" />


导读:观音门公园正是这里改变的一个缩影。观音门曾是“南京明外郭十八门”之一,位于明外郭最北端起点位置,也是“明外郭十八门”中唯一存有历史影像资料的城门。

http://y1.ifengimg.com/29d262b733b690de/2015/1030/rdn_5632c6ad7572d.jpg观音门墙体雪白唯一留有照片" />

历史上观音门墙体为白色

http://y1.ifengimg.com/29d262b733b690de/2015/1030/rdn_5632c6ada4c2b.jpg观音门墙体雪白唯一留有照片" />

一期城墙施工完毕

http://y1.ifengimg.com/29d262b733b690de/2015/1030/rdn_5632c6ade075b.jpg观音门墙体雪白唯一留有照片" />

南京明城墙,从公元1366年初建,巍然屹立600多年。其四重城垣结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在世上独一无二。而老南京还能掰着手指头,数出“里十三、外十八”城门。在十八个外郭城门中,位于燕子矶附近的观音门是唯一留有照片的。目前,观音门公园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也有望不久之后动工。

观音门公园内有探秘之所

“腾笼换鸟”,摈弃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燕子矶新城抓紧各项配套建设,让曾被化工困扰的南京城东北这片土地得到新生。

观音门公园正是这里改变的一个缩影。观音门曾是“南京明外郭十八门”之一,位于明外郭最北端起点位置,也是“明外郭十八门”中唯一存有历史影像资料的城门。

记者近日探访,好不容易在和燕路东侧、燕子矶中学附近的山上找到了这处刚完工不久的公园。公园内空空荡荡的,比起南京正常的城门,观音门要小很多。不过站在城楼之上,远眺大江,幕燕滨江风光带的大江风情一览无遗。

从老照片上看,上世纪30年代的观音门墙体为白色,遮住了内部的明城砖。内外门洞开得不一样大,朝城内的门明显比朝城外的门要大一号。门洞内里也有“观音门”横额。门口有一张长条凳,以长条凳为参考,当时的观音门高度至少超过六七米。而新城门为单孔券门,上面有单檐歇山顶镝楼,镝楼墙体为白色。朝北的门券上方有“观音门”横额,朝南(城内方向)门券上方则无横额。观音门墙体用的并不是老的明城砖,城楼上,朝城外一面为比较高大的雉堞,门券上方有四个垛口,三个射孔。

重建的观音门周围还打造了不少景观,南北上山的路铺设了栈道。观音门前有个市民广场,用石刻的形式介绍了公园内的各个景点。公园东北角,还竖起一座“望江亭”。城墙下正好是一个防空洞,有300米长,一直通往公园东侧,将来这里可能会打造成一处“洞穴探秘”,在里面布置上一些灯光和壁画。

燕子矶新城建设指挥部的有关人士介绍,观音门公园位于幕燕滨江风光带东端,北侧为燕子矶,长江远景,西侧为幕燕山麓。规划用地约7公顷,总建筑面积4710平方米。该公园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为城楼、城墙及景观绿化工程,目前已经完工。二期拟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3975平方米)及景观绿化工程,规划调整后,正在审批中,不久之后即将动工。

新中国成立后观音门被拆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现存的主要是都城城墙和“里十三”城门,即今天尚存的清凉门、仪凤门、中华门等。这些城门都与市内大街贯连,城门与城池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坚固防御体系和便利的交通网络。然而,朱元璋后来发现东郊的皇宫紫禁城离钟山太近,对军事防守不利。为了防御外敌,朱元璋又下令利用应天府(今南京)城外围的黄土丘岭,用砖砌一部分外城墙,先后开了十八座外城门。观音门正是其中之一。

然而清代并不是很重视外郭的军事防御作用,到晚清时,南京外郭城墙由于年久失修,很多都已垮塌。至今这18座城门都已经无存,只留下尧化门、安德门等模糊地名。观音门因为位于外郭最北端,且离长江较近,人迹罕至,所以一直保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因燕子矶开通公交,修建公路,观音门最终被拆除。

2010年12月,南京市《南京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重点地段修建性规划》提出明外郭将重修观音门、沧波门、上方门等重要城门。

燕子矶新城经过多方考虑,规划在幕燕滨江风光带东端,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和燕路东侧水塔山上复建观音门,重现“明外郭观音门”画境,打造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融的景区。等幕燕风光带全线打造完成后,观音门景区将与幕燕风光带及燕子矶老镇连成一片,成为南京又一旅游胜地。

真实位置其实在幕府山上

历史上的观音门并不在如今的观音门公园内。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王桐龄所写的一部书中对观音门地理位置有详尽的记载。

书中写道:“民国十四年七月……八月十六日,偕佩青游燕子矶,永济寺及三台洞。……十一点十分,行八里,至观音门,门为江宁外郭门,因幕府山为城,无城墙,门在山口峻阪上,出入皆须上阪,出门下阪,不半里,即观音门镇,属北固乡,为一小市镇……”

所谓的“峻阪”就是陡坡。根据这段描写,当时南京外郭城墙应将幕府山作为城墙的一部分,在这一带并没有特地建设城墙,观音门也符合朱元璋“依山势而建外郭城门”的原则,应该是建在两座山的山坳处,出入观音门都得爬陡坡。

由于该书于民国十七年(1928)出版。由于当时观音门尚未拆除,故这段记载可作为史料佐证,可信度非常高。

而另一份史料则记载了观音门的得名由来。观音门建于明洪武二年(1390),地处观音山山谷之间,因此名观音门。这里所讲的“观音山”正是幕府山的别名,明代洪武年间幕府山上建有观音阁,所以幕府山又被叫做观音山。

根据远期规划,幕燕滨江风光带未来的建设中,将在观音门原址的幕府山上修建一段郭墙,体现原观音门的隘口意向,山脚入口景观体现《金陵梵刹志》画中情景,以对现状干扰最少的方式修建木栈道,重现观音门历史形象。

链接

南京城墙有“里十三外十八”

在中国筑城史上,南京明城墙具有独特的地位,首先它带动了中国制砖业,从此之后城墙基本用砖砌,而在此之前则基本是夯筑的。其次,它独创性地使内瓮城和拱券门成为一种特例,改写了中国筑城史。其四重城垣结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在世上独一无二,而最壮观的当属有13座城门的京城城墙,长度为35.267公里,其长度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这13座京城城墙的城门自东南向西北顺时针依次是:朝阳门(民国时期改名中山门)、正阳门(民国时期改名光华门,已无存)、通济门、聚宝门(民国时期改名中华门)、三山门(俗称水西门)、石城门(俗称旱西门或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民国时期改名兴中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这就是常说的“里十三”。如今,尚存中山门、中华门、汉西门、清凉门、仪凤门、神策门、太平门等。

“外十八”指南京城外郭的18座城门,分别为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双桥门、栅栏门、凤台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大驯象门、小驯象门、江东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