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写过多少首诗 ?给南京写了70多首诗

(2016-11-25 13:13:59)

李白的一生共写了多少首古诗?有什么诗集?

发布时间:2015-09-22 17:43:07  来源:枫网综合

 

原创作品网  名家名作】李白的古诗,以风格多样,色彩瑰丽、想象丰富屹立中华诗坛为时已久,更是国人必学项目,那你知道李白他的一生一共写了多少首古诗吗?

http://www.laoren.com/d/file/lrbzp/mj/2015-09-22/92f3f95239a8e279b3d29ca286474bc5.jpg?给南京写了70多首诗" />

李白的一生共写了多少首古诗?有什么诗集?

李白的古诗作具体数目不可知,但就现存的看,有两种说法:

一说:李白留存下的古诗有九百九十多首。

一、李白(701—762)是中国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盛唐时代思想文化哺育出来的时代骄子,他的思想和诗歌具有典型的盛唐时代特征。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为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之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伟业,成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曾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为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咏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迈诗句。李白的古诗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第二种说法:李白的古诗一共1010首

李白全集:

第一集(古诗五十九首);第二集(乐府三十首);第三集(乐府三十七首;第四集(乐府四十四首);第五集(乐府三十八首);第六集(古近体诗二十八首);第七集(古近体诗五十三首);第八集(古近体诗四十三首);第九集(古近体诗二十四首);第十集(古近体诗三十二首);第十一集(古近体诗二十五首);第十二集(古近体诗二十五首);第十三集(古近体诗二十六首);第十四集(古近体诗三十四首);第十五集(古近体诗二十一首);第十六集(古近体诗四十四首);第十七集(古近体诗三十三首);第十八集(古近体诗三十二首);第十九集(古近体诗六十首);第二十集(古近体诗三十六首);第二十一集(古近体诗五十八首);第二十二集(古近体诗四十七首);第二十三集(古近体诗六十三首);第二十四集(古近体诗八十八首);第二十五集(补遗三十首)

以上两个答案,不知你跟认同哪一个呢?

 

 

http://www.laoren.com/d/file/lrbzp/mj/2015-09-22/7721d8d947d4c2bcec517876ade6ceaa.jpg?给南京写了70多首诗" />

李白写了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

李白写月亮、月色的古诗词名句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其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李白《古朗月行》


“老城南”始于南宋 李白给南京写了70多首诗

2016-11-05 08:08:38 来源: 扬子晚报(南京)举报

(原标题:“老城南”始于南宋 李白给南京写了70多首诗)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atchpic/2/25/25abcf524afbe6170b65fb8a78a014b9.jpg?imageView&thumbnail=550x0?给南京写了70多首诗" />

《南京通史·隋唐五代宋元卷》

 

昨天,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南京通史·隋唐五代宋元卷》首发座谈会。该书是《南京通史》系列丛书中第六部专著,由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天石教授担任执行主编。该书展现南京六朝、明代两个历史辉煌期之间的方方面面,填补一段专史空白。

最新研究确定

“老城南”格局始于南宋

今天,城南几乎是“老南京”的代名词,这里保留着大量明代以来南京城内的街巷肌理、文物建筑等。但其实,老城南的格局在明代之前就已经成型,朱元璋建都南京,对于老城南不是开创,而是继承发展。从区域划分上看,今天城西、城东干道之间、中华门以北、水西门东水关一线以南的四围之间,就是“老城南”。《南京通史·隋唐五代宋元卷》就确定,这样划分,从南宋时开始出现。

我们知道,南宋时南京是陪都,城中有皇帝的行宫。当时的南京城墙,北线在今天珠江路一线,东、西、南线则一直沿用至明代。当时城市北部为行宫与军事机构所在地,市井居住区则在龙光门之南。这座龙光门就是水西门的前身。“目前没有发现南唐时代南京城墙城门的记载,而南宋《景定建康志》则有一幅详细的《(建康)府城之图》,因此老城南的形成,可上推至南宋。”参加首发座谈会的南师大历史系教授王志高说。

李白杜甫颜真卿王安石

都和南京关系密切

唐宋是古代中国文化的巅峰期,《南京通史·隋唐五代宋元卷》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这时期最顶尖一批诗人、文学家与南京的渊源,进行详细介绍,展示六朝古都在当时巨大的文化吸引力。

比如李白一生四次长时间游览或暂住南京,写下70多篇吟咏金陵的作品。后人言“金陵江山之胜,甲于东南,古来诗人游者,太白为著”。又如颜真卿长时间在南京任职,至今还留有乌龙潭、颜鲁公祠等遗迹。再如杜甫曾游历南京名胜,观赏瓦官寺中顾恺之所画之维摩诘像,并与金陵人士结交。即使在晚年,杜甫还常在诗中表达对南京和南京友人的思念。此外,书中还列举了刘禹锡、杜牧、韦庄、王安石等人和南京的关系。

“南京的发展,先后从隋代的黯淡、唐代的恢复,再到五代、宋元的逐渐振兴,才能够到明代定为一个统一政权的首都。”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六朝博物馆名誉馆长胡阿祥说,现在常用南京人的口头禅“多大事啊”描述南京的城市性格,读了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这种性格或精神,是历经历史兴衰起伏后的一种处变不惊。

通讯员 胡卓然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文/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