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寺 (南京市秦淮区大仙寺)

大仙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南京市唯一的一座前殿供佛、后殿奉仙的寺庙。大仙寺是一个佛道结合的寺庙,寺庙中最可爱又最可敬的仙家,大家都称:三位老太爷。
- 大仙寺
- 南京市秦淮区
- 免费
- 大仙寺
目录
钟山南麓光华山外,土城头东有座石山,人称大石山,山上有座庙,因祀奉“黄大仙”又称大仙山。
此山来历,起于秦始皇凿秦淮河,断金陵王气的传说。秦始皇巡游江南,见一山挡道,抽鞭挥去,断为三截:山底为今江宁区境内的方山(又名天印山),山腰为句容县三岔镇境内的赤山,山尖落入今江宁区东山镇为东山,鞭子带的土渣,落在东山与方山之间,即今东山镇的竹山,而鞭鞘向回收时,带起的几块碎石落入白下区石山村境内,便成了这座石山。
至于此山供奉黄大仙的庙,创建于何时,方志阙轶,无从稽考。但从朱元璋筑南京城的外城时,大仙山始终围绕进城内,最后只好改道的传说中,大仙庙或可追溯到明代初年。
南京
中国的黄大仙信仰,始之久远,传之弥广。所祀奉的黄大仙,一说为汉代张良杞桥纳履的黄石公;一说为晋代得道成仙的黄初平道长;也有广说为当地的灵狐地仙者。
古往今来,百里八乡及南京城内的善男信女,前来求嗣祈福、消灾许愿者络绎不绝。尤其到了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大仙山庙会时。庙会一般要持续三天时间。“大仙庙”屡毁屡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当地佛教信徒牵头,自发捐款在此复建寺庙。据碑刻记载指献者有1000余名,捐款160000多元。为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信徒群众的需要,经白下区政府批准,此地为正式佛教活动场所,改名大仙寺。
日前,白下区举办大仙寺对外开放暨大雄宝殿落成庆典。庆典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栖霞寺监院曙光法师主持。市佛协副会长传义、白下区副区长刁海捷等领导分别致辞。这是南京市唯一的一座前殿供佛、后殿奉仙的寺庙。[1]
大仙寺是一个佛道结合的寺庙,寺庙中最可爱又最可敬的仙家,大家都称:三位老太爷。从左向右,分别是张老太爷(也称张神医)、黄老太爷(大当家)、王老太爷(王商人)。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