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金陵四十八景国画院葛莘莘先生宣布准备绘制工笔山水金陵四十八景国画,以示与古

标签:
转载 |
金陵四十八景是指南京有代表性的四十八个景点。
古金陵四十八景的说法起自明朝万历年间,经过几代人的完善,逐渐遴选出的南京市有名的景致,清初高岑曾绘《金陵四十八景图》。
此外,2005年和2012年评选出两版新金陵四十八景。2014年金陵四十八景国画院确立金陵新四十八景并且以国画全集艺术形式记录了金陵新四十八景,真实反映了金陵风貌,厚德载物,载入史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历史发展
▪简述
▪名单
▪现状
▪
历史发展
《金陵四十景图考诗咏》
金陵四十八景起自明万历。南京人加入这种有图有咏的大合唱,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事情。据顾起元《客座赘语》,先是榜眼余梦麟(幼峰)以生平所游览金陵诸名胜二十处,各著诗纪之,并约焦、朱之蕃(兰隅)先后二位状元公与探花顾起元同唱和,诗作汇为一集,名之曰《雅游篇》,刊行于世,一时以为盛事。余氏所选的二十景是钟山、牛首山、梅花山、燕子矶、灵谷寺、凤凰台、桃叶渡、雨花台、方山、落星岗、献花岩、莫愁湖、清凉寺、虎洞、长干里、东山、冶城、栖霞寺、青溪、达摩洞。而朱兰隅兴犹未尽,更“搜讨记载,共得四十景,属陆生寿柏策蹇浮舫,躬历其境,图写逼真,撮举其概,名为小引,系以俚句”,也就是周亮工所谓“景各为图,图各为记,记各为诗”,最后编成《金陵四十景图考诗咏》。
《金陵八景图卷》
今天还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金陵八景图卷”,也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是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江宁(今南京)画家郭仁所绘,现藏南京博物院。郭氏仅选“钟阜祥云”、“石城瑞雪”、“龙江夜雨”、“凤台秋月”、“白鹭晴波”、“乌衣夕照”、“秦淮渔笛”、“天印樵歌”等八景为题,各作一图,并各题有七律一首。“金陵八景图卷”是后人的定名,所以也可能是郭仁画了更多的景观,而流传下来的只有这八幅。
198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博物院展》一书录有《金陵八景图》,注明是明朝郭仁所画。郭仁,号水村,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著名山水画家。明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说他“工写大幅山水,布置渲染,具有成法”。他的《金陵八景图》卷原载于与同时代的画家魏之璜等合作的《金陵之家画卷》一书,该书作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明朝还有一个画家黄克晦字孔昭,号吾野山人,福建惠安人也绘有《金陵八景图》,现存六幅,景名与郭仁所绘大同小异。
《金陵四十景图》
到清初,“金陵八家”之一的高岑又绘过《金陵四十景图》,周亮工为这部图册写了题跋,回顾了“金陵山水,旧传八景、十景、四十景,画家皆图绘”的历程。高氏这一组金陵景物图后来刊入康熙《江宁府志》。同样得周亮工作序的是余宾硕的《金陵览古》,余宾硕是余淡心的儿子,也颇有前明遗少风韵,他在康熙五年(1666),“周游山水之间,感慨兴亡之事,探奇揽胜,索隐穷幽,地各为诗,诗各为记,次第汇成,凡六十首”。余氏对景点的选择排列很有趣,始于“旧内”,也就是朱元璋登基前所住的吴王府;终于“大本堂”,堂在明故宫中,用以教授太子及诸王公侯子弟,是培养接班人的所在,为国家社稷之“大本”。所以当时即被人看破,认定他是为怀念明王朝所作。周亮工序中一再强调“风景未殊,河山不改”,也颇有欲盖弥彰的味道。这要算是金陵景物吟咏中的一个异数。而嘉庆年间的钱塘人陈文述,居留南京月余,竟作诗三百多首,涉及金陵旧迹近三百处。还有比陈氏更快捷的诗才,光绪元年(1875)易顺鼎中举,北上应试途经南京,冒雪骑驴于城中遍访六朝及南明遗迹,一日之间竟成《金陵杂感》七律二十首!
《金陵景物图诗》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在乾隆十八年(1753),也就是他去世前一年,曾写过二十三首《金陵景物图诗》,记冶城、杏花村、燕子矶、谢公墩等。从吴氏诗前小记中可知,其诗是因图而作,这一组图则绘于康熙五年,画家是一位“王山人”;吴氏对此人像是有所了解的,图和人都无从查考了。就连吴敬梓的这一组诗,也是在1956年才被从长沙发现出来,而且好像也不应该只有二十三首,当是二十四首,或者就是四十首。吴氏在数十年后得见“王山人”所绘的这些图,依图作记吟诗,他在小记中介绍景观位置、来历变化,而吟咏则多乃眼前景物,即涉怀古,亦属泛泛,非但没有怀念前朝的意思,而且颇有“颂圣”的词句了。“遗民”是不能遗传的,明代的遗民,到余宾硕那一代就算终结了,此后的知识分子,没有亲身经历过改朝换代的痛苦,也就完全不必去为前朝古人一唱三叹。
古金陵四十八景
自乾隆以往,人谈金陵风光,必说四十八景。二十世纪初,陈作霖之弟陈作仪退隐于南京城西,据说曾作《楚南宦游西城十六景》和《金陵四十八景》,“重墨干皴,方劲古黝”,惜都不曾寓目。我只购得其晚年所绘《凤叟八十年经历图记》的影印本,其中多关涉南京景观者,如燕矶望晓、雨花寻石、秦淮放舟、北湖二游、灵谷补松、扫叶登楼、桃渡寻诗、莫愁赏夏、三台探洞、清凉拜佛、半山逭暑、钟阜愁云、栖霞寻碑等,也保留下了百年前的南京风物旧貌。六合人张葆亨又有《金陵四十八景题咏》,其所据《金陵四十八景图册》原系徐行敏所作,因战乱丢失了一半,后由收藏此图册的李诚斋将其补全。与乾隆年间的四十八景相比,有二十五景全同,此外景点相同而景名略异的有二十一种,只减去了原来的“北湖烟柳”和“台想昭明”,改换为“太平堤畔”和“周处书台”二景。其实此时“北湖烟柳”犹存,不失为金陵一景,而诸如祈泽寺、天界寺、永济寺、龙江关、虎洞、嘉善寺、杏花村、凤凰台等处,均已面目全非,更无所谓风光名胜。
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燕矶六景”丢了四景——日前,这则消息通过晚报报道之后,引来不少市民的叹息。清初的古“金陵四十八景”中,有的是景点本身无存,比如“永济江流”,幕府山上的永济寺已废,这一景自然也就跟着不存在了;再比如“神乐仙都”,本在光华门外,是明朝初年皇家的避暑宫殿,已无存,景也就跟着名存实亡。还有的景还在,但是开发、修缮不够,造成客源稀少、名气受损,逐渐走向萧条。“燕矶夕照”、“龙江夜雨”、“桃渡临流”等都属于这一类型。这两者加起来,古金陵四十八景中,“丢”了的大概有二十四个,正好一半。
金陵四十八景在南京由来已久,最早不确定多少景,后来从明朝到清朝,逐渐流传起了金陵八景、十景、十六景、十八景、四十景,直到四十八景。“它充分说明了南京‘山水城林,移步换景’之美。”但金陵四十八景毕竟是清朝时评定的,有很多景点在岁月的流转中消亡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所以,对于那些能够留的景点,更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还其本真之貌,比开发人工景点来得更有价值。
新金陵四十八景(2014年版)金陵四十八景国画院国画全集资料 |
||||
名称 |
景点 |
名称 |
景点 |
|
中山伟陵 |
汤山温泉 |
|||
孝陵香雪 |
汤山猿洞 |
|||
十里秦淮 |
阳山碑材 |
|||
幕燕长风 |
幕燕滨江风光带 |
瞻园玉堂 |
||
紫台观天 |
南大北楼 |
|||
玄武烟柳 |
方山天印 |
江宁方山 |
||
明城龙蟠 |
栖霞丹枫 |
|||
雨花丹青 |
梅园风清 |
|||
甘家大院 |
鼓楼钟亭 |
|||
高淳老街 |
南唐二陵 |
|||
桠溪慢城 |
高淳桠溪国际慢城 |
奥体中心 |
||
泉涌珍珠 |
老山深林 |
|||
冶矿探幽 |
故宫沧桑 |
|||
牛首烟岚 |
牛首山风景区 |
天生胭脂 |
||
南博藏珍 |
石柱奇观 |
六合石柱林 |
||
石城清凉 |
金陵经典 |
|||
天妃静海 |
浦站背影 |
浦口火车站旧址 |
||
云锦天工 |
站映湖光 |
|||
莫愁烟雨 |
灵谷塔寺 |
灵谷寺公园 |
||
朝天宫阙 |
宝船遗址 |
|||
阅江揽胜 |
金陵兵工 |
|||
紫峰凌霄 |
鸡鸣春晓 |
|||
颐和公馆 |
枢府春秋 |
|||
天堑飞渡 |
南朝石刻 |
金陵四十八景国画院葛莘莘先生国画资料:2014年金陵四十八景国画院确立金陵新四十八景并且以国画全集艺术形式记录了金陵新四十八景,真实反映了金陵风貌,,符合传承中华文化文明之特征,厚德载物,载入史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葛莘莘扇面国画《中国钓鱼岛》,系葛莘莘受邀赠送给参加2014南京青奥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