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昆明黑龙潭龙泉观的明代碑刻 作者:關翼辅

标签:
转载 |
昆明黑龙潭龙泉观的明代碑刻
有明一朝,沐英及沐英家族与宗教信仰、剏建修葺寺庙纵览。(系列之五)
作者:關翼辅
“在明王朝及南明時期,沐氏家族成员曾因各种原因和动机,从事过诸多与佛教、道教及其他宗教信仰有关的活动。”——李建军:《明代云南沐氏家族研究》第五章第二节第406页:沐氏家族与宗教信仰。
“从沐英开始,镇守云南总兵官沐氏历代及当地官府对云南佛教也扶持有加,昆明众多寺庙都接受过沐氏或官府的捐资修建。”——古永继:《元明清时期滇黔地区宗教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黑龙潭龙泉观园林图片介绍:
图片中是黑龙宫,在该宫前面石围栏中的水池是清水鱼潭,黑龙宫在下面的平面示意图中标序号为1。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者外均为笔者所摄)
图片中是夾在清水潭和浑水潭之间的观鱼桥,该桥在下面的平面示意图中标序号为7。
现在黑龙潭公园龙泉观的“紫極玄都”山门上的四字横匾。该山门在下面的平面示意图中标序号为12.
黑龙潭公园道教宫观平面示意图,该图出自王祖力 朱勇 胡晓颜撰《昆明黑龙潭道教宫观园林分析》一文。
图为龙泉观的祖师殿,庭院中有唐梅、宋柏,该殿在平面示意图中标序号为14。
这张图片拍于2014年9月9日10时,前面的龙泉观祖师殿正在重新修葺,举行的上梁仪式。
这张图片是还未修葺完工的玉皇殿正面,该殿在平面示意图中标序号为15。
这是还未修葺完工的玉皇殿侧面
这是基本修葺完工的三清殿正面,该殿在平面示意图中标序号为16。
二、
1、龍泉山道院記
踰昆明二十里,有山曰龍泉。山之下有穴焉。廣二尋,深稱之,湧泉漫出,儵魚數百洑其隩。每歲旱,則雲氣勃勃而上,或以爲有蛟龍焉。自蒙段時,水旱必叮則雨暘時若。其泉厮而東南流,溉田數百頃,民頼其利。元初,賞構祠禜之,中遭兵难,祠毁。
皇明平滇陽,環山皆爲屯。今西平侯沐公以爲此邦微是泉,禾稼且槁死,而祠宇弗葺,神靈不捿。歲甲戌,肇于泉之傍,構祠以標神。乙亥,又擇地之高亢構道院一區,以爲之镇。院之東堂曰:“栖真”,賔游之所也;西軒曰:“超玄”,休偃之所也;北爲重堂,以奉天師像。左右庖湢房宇,翬翼有伉,又上五十弓,復構草亭,以偹觀覧,一目丘坂,瀰漫數百里,碧雞玉案諸山,羅列几席,東盤西纡,輻輳如束,真世外之桃源也。既成,命道士徐日暹主之。
夫神依人而行者也,而道家者流,又禳禜相近之所。自攷之扵禮,名山大川,能興雲雨,見怪物則祀之,以其功在生民也。今是泉也,既有澤物之功,又有休徵之應,祠而禜之,宜矣。
沐公纂黔寜王之烈,温恭儼恪,以究以度,以闡明祀,非徒欲俾斯民享有土毛,以膺靈貺,而神亦永有所依歸矣。日暹請纪于后,因系以詩,詩曰:
龍泉之山,有湧者泉。蛟龍洄漩,厮而爲渠。溉我稻區,奄爲膏腴。盤盤囷囷,有宫聿新。
以迓天神,飈輪雲馭。從龍上下,洋洋乘宇。有報有祈,景光棽麗。降福孔夷,明明我侯。
誕闡靈休,以疏民憂。民憂既弭,神具格只。維侯之祉,雨暘孔時。菑沴不滋,維侯之釐。
侯曰匪躬,萬福攸同。天子之功,龍潜于淵。道牟于天,億萬斯年。
洪武二十九年歲次丙子冬月陽至之日括蒼王景彰譔
注:本文是由笔者直接实录自该碑碑刻载文,文中“岁甲戌”与“乙亥”是洪武二十七年与洪武二十八年,即1394、1395年,“西平侯沐公”指时挂征南将军印、充云南总兵官的西平侯沐春(沐英长子,镇滇七年1392-1398年),“洪武二十九年歳祠丙子”即1396年,“嘉靖九年庚寅”即1530年。
图片中右起第二块碑即为嘉靖九年庚寅(1530年)二月九日鎭滇舜庵道人重鐫的,由洪武二十九年歲次丙子(1396年)冬月陽至之日括蒼王景彰所譔之《龍泉山道院記》碑。现立于黑龙潭龙泉观的碑亭内。
以上图文为明王景常撰《龙泉山道院记》一文,载于《云南史料丛刊》第六卷第498-499页
2、龙泉观长春真人祠记
由明户部尚书、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陈循撰《龙泉观长春真人祠记》,该文载于【明】陈文修 李春龙刘景毛校注《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第499-501页,笔者未能寻得碑刻。据载陈循所撰碑文是由通议大夫工部左侍郎三山赵荣书,碑额则是由奉议大夫吏部验封官余谦篆写。
文中载:“(以正)遣人赍告镇守滇南总戎沐公璘、参战佥都御史郑公顒,求与主持市材鸠工,建祠于观之左,以奉其师长春之祀,以侈朝廷崇奖之恩于无穷焉。求余为记其事。”此段文字明确记载了建长春祠的地点与建祠人物,时挂征南将军印、充云南总兵官为沐璘(镇滇7年:1450——1458年),该文特别记述“以主持建祠托于沐(璘)郑(顒)二公,无他,盖二公在滇南抚政有方,威振惠洽,一方之人仰戴之如父母,使之有为,必如子来趋事而功成无难也。”笔者未见该碑,不能直接识录碑文,估计该碑应为景泰年间鎸立。
3、龍泉觀通妙真人祠堂記(碑)
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兼文渊閣大學士知制誥経筵官淳安商輅撰
賜進士出身通議大夫、户部右侍郎、前吏科給事中華容程萬里書
中憲大夫、太常少卿知制誥兼経筵、國史官同修玉牒湖南謝宇篆
真人姓邵氏,諱以正,别號止止道人,又號承康子。天順初元,賜號悟玄養素凝神冲默闡微振法通妙真人,領道教事,越六載化去,敕葬京城西五華山之阳。滇南龍泉山龍泉觀,乃真人遇劉長春授道之所。觀故有長春祠,盖真人所建。而真人祠在三清殿側,則欽差鎭守太監銭公
成化十二年歳次丙申冬十二月之吉
誥授體玄守道安恬養素冲虚湛然演法翊化普濟真人領道教事前悟玄高士道録正一兼洪恩靈濟宫住持清瀏喻道純
注:本文是由笔者直接实录自该碑碑刻载文,天顺初年为1457年,
“越六载化去”应为1462年,文中述“而真人祠在三清殿側,則欽差鎭守太監銭公
《龍泉觀通妙真人祠》碑由謝宇篆額:“通妙邵真人祠堂碑记”
《龙泉观通妙真人祠堂碑记》碑碑文——载于赵椿编纂《龙泉胜境》第202-203页,该书为编辑错漏较少、水平较高的昆明寺庙史料文化景观读物。
4、重修龍泉觀記
奉議大夫雲南等處提刑按察司僉事渝郡劉彭年撰
中奉大夫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應城陳軾篆
通議大夫雲南等處提刑按察司按察使鉛山張祜書
龍泉觀者何?滇城之北有蟠龍江者,滇之人導水以資灌溉處也。去城幾一舍許,江之源在焉。鎭守内相舜庵杜公,以其暇觀察其源,并與以開百室,又愛其原隰衍沃,足以有秋也,曰稼穡維寳,滇人其逺久無艱食矣乎。吁嗟乎!兹泉。于是遡隄而上,北流活活,景觀曜曜。乘其未至,望其竹樹交蔭,山環水随,顧而樂之。傔人曰:此龍泉觀遺址,滇民足食之源,水旱祈吨病9唬喝唬桃擞兄<戎粒娖湔嚷耐づ_,欄檻擳比。又見其澄流汩汩,鲿鯉發發。南眺滇城,則左金馬,右碧鷄,昆明浴日于其前。海山之勝,應接不暇。公曰:兹泉之源混混乎,仰視觀猶門焉。額以“龍泉”,則志水之所自出也。次瞻禮殿傾圮,像設蓁蕪,灌莽集日。公始也戚,終也怡意。固惜其廢,而又欣然端詳。惟觀之始構,前乎可考,剏于勝國,旋罹兵燹,再造于永樂。甲戌西平侯沐公時,則有若常春劉真人者,實謫滇而寓居焉。泉之建殿宇未觀,再燬于災,復蕩然矣。左右具對以状,公頷之,乃約今黔國篤庵沐公及前叅戎石崗,沐侯曰:吾聞之有其舉之,莫敢廢其復興。遂各捐己資,量才鳩工,其士民商賈之樂助者,亦不之靳。遂經始于嘉靖甲申之三月,落成于今年已丑之九月,非緩也,欲以得其道也。又深得于勿亟之意者,與公之此處,信有道矣。凡觀之宜有如前所謂玉皇闕、佑聖殿、以及天師堂、劉邵二真人祠,異所名東堂西軒者,不寜克復其金碧輝映,棟宇渾堅,尤足以竭虔妥靈。而延賔有堂,□□修葺其舊而增拓于新者,至是悉舉矣。山林之勝,文物之美,觀之爲祈報之地者,惠此銀稜,其不遺餘力矣乎!滇之士女過者式焉,莫不稱頌聖天子明見萬里,真能不逺我滇民矣乎!始嘉靖壬午,今上御極改元之初,凡内降一切恩倖任遇者,一日悉報罷選于大内,以老成、持重、練逹、忠清數公,分鎭天下藩省,而我舜庵公實鎭滇土,甫下車遇大夫,士以禮撫滇人,以靖約傔從以法,又上其土田,歲朝以供賦,今乃于民利所在,其爲義舉,又汲汲恐後如此,故滇人云:然。公畿内文安人家,世業詩禮,代有仕籍,類不顕,至公乃大發焉。回顧帝左右自結髮入侍,即績學内書舘,出入禁闥,踰五十年居鎭耽書史,寡嗜好思,有以仰副聖明心膂之託者,其勇于爲義,尤有自云。夫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在禮,伊耆氏始爲蜡祭八,而坊與水庸與其二,爲其有功于農事灌溉也。堯因事而歲報之,秩在祀典。若兹泉之祀又合坊與水庸而一之者也。與他淫祀殊科於祀,允宜公命爲記,宜記遂有而勒之于貞珉。
嘉靖九年歲在庚寅春二月朔旦立
注:本文是由笔者直接实录自该碑碑刻载文,文中“鎭守内相舜庵杜公”指镇守太监杜唐(字舜庵),而“甲戌西平侯沐公時” 即1394年沐春时,文中“始于嘉靖甲申之三月,落成于今年已丑之九月”即始于嘉靖三年1524年3月,落成于嘉靖八年1529年9月;嘉靖壬午即嘉靖元年为1522年;该碑立于“嘉靖九年歲在庚寅”即1530年2月。文中“今黔國篤庵沐公及前叅戎石崗”句,指时挂征南将军印、充云南总兵官、太子太傅、太师、总戎黔国沐公是沐绍勋(字世承、号笃庵、五山)在镇(镇滇15年:1521-1536)与骠骑将军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沐崧(字希甫、号石岡)。
图片中为嘉靖九年庚寅岁(1530年)由刘彭年撰张祜书的《重修龍泉觀記》碑,现立于黑龙潭龙泉观碑亭内。
该碑为双面刻,背面刻有《龍泉觀新置常住田記》
《重修龍泉觀記》碑碑文——载于赵椿编纂《龙泉胜境》第204-205页
5、新建龍泉觀玉皇殿碑記
欽差鎭守雲南縂兵官征南將軍黔國公古濠沐天波撰
會城東北二十里許,有龍泉觀。往者,長春劉真人崛起扵先,邵真人暁鴨扵後,山靈孕毓之奇劵也。觀前有龍潭,深不可揣擬,世傳有龍穴其中,驕不可制,泉水泛溢,民苦墊溺。二真人先後請扵黔國先公,營建宫觀,設真武像爲北極殿以鎭之,龍乃馴,不爲崇。泉水始循道入盤龍江,逹滇海,灌濟無量,稱永頼焉。余家政蕭茂芳,嘗侍先武靖公有年,歲積廪餼,不以自殖,凡遇名山勝地,足跡所經之處,數捐資建刹,莫可指數;又於金馬關前建設茶庵,飮以清凉,尋建真慶玄都,廣置常住,以飽羽士。爲善維日不足,軽財好施,若而人指,不多屈矣。天啓甲子,曾随先太保公巡省松華,過龍泉觀少憇,芳慨殿廡傾頽、門楹圮壊計,偕先管事郭茂飬倂力重修,指資得百金付蓁。無奈,蓁溘先朝露。斯時,同董其事者張德明也。芳之願未已,更於北極殿後建玉皇宫以奉至尊。乃於阮氏、昆季、呈鳯、呈麒、呈麟博商之,積石築基,拓地聳峻,毅然獨力肩之,片瓦、寸木不假外募,其殿深尺二十有九,廣尺六十有二,朱丹采繪,備極耀目,洵至尊之宸,居上真之寳笈也,閲三載,始落成,範金鑄像於上,龕列侍從於旁。冶鑄之日,復有異應,觀前復剏靈官殿,葺臺樹坊,令人躡級而登,層纍而上,始淂禮至尊於階下。又不知費幾何?築幾許?工乃就緖也!殿左建楼,爲遊憇之所,費亦不資,稱茂芳爲篤善,維日不足者,非史詞。奚事逘跽而詩曰:願淂裴公玉,以鎭諸山門,並垂不朽,余是以嘉其爲善之勤,姑次第其事,以夀之貞珉,倘有聞茂芳之風,而興起者,則名山古刹,金碧輝煌,後人頌茂芳:“樹前矛勸善”,不爲虚語矣,管城子敬諾,署之左方。
崇禛貮年歲在己巳仲夏上澣立石
注:本文是由笔者直接实录自该碑碑刻载文,文中“天启甲子”为天启四年即1624年,文中“先太保公”指太子太保黔国公沐昌祚;文中“設真武像爲北極殿”“
北極殿後建玉皇宫”等句所谓“北極殿”应是现在的“祖师殿”;“崇祯二年岁在己巳即1629年。沐天波所撰书的《新建龍泉觀玉皇殿碑記》与《龍泉觀新置常住田記》碑以及“紫極玄都”、“玉陛丹宵”两匾,笔者在拙文《沐天波书写的两匾三碑及其他
图片中右起第二块碑(居中者)为崇祯二年(1629年)由黔國公古濠沐天波撰書的《新建龍泉觀玉皇殿碑記》,现立于黑龙潭龙泉观碑亭内。
《新建龍泉觀玉皇殿碑記》碑碑文——载于赵椿编纂《龙泉胜境》第206页
6、龍泉觀新置常住田記
吾滇龍泉觀,爲省會仙跡。年久荒唐。管理家政蕭茂芳,不惜金銭,重修一新,另載之貞珉矣。予慈黔國太夫人陳,每加捐助,鼎剏龍王廟,以祈灌溉。復娺M其事,命之置買常住,永供税延。約價柒百有奇,歲收租米伍拾肆石,零銀拾餘两。今茂芳行年八十有二,恐身後或被勢豪里甲之侵没,或爲羽流奸佃之盗賣,叩請勒銘,永垂不朽,其意良深。予思茂芳服劳七十餘載,闔省僉嘉其善,晚歲燕閒自適,高志愈篤,凡一切廪餼悉問貧乏,興古刹,見地方剿叛,罄産果兵。若茂芳者,詹粩狄娨病XM不鐫之碑隂,以泯厥功耶。聊舉其慨,以稽田塍,謹記。
崇禛陸年孟秋吉旦黔國公沐
注:本文是由笔者直接实录自该碑碑刻载文,崇祯六年即1633年,崇祯六年即1633年。
“龍泉觀新置常住田記”碑碑文——载于赵椿编纂《龙泉胜境》第207页
7、修建觀音閣置買常住田記
图片中为崇祯十五年壬午岁(1642年)范立朝撰《修建觀音閣置買常住田記》碑,现立于黑龙潭龙泉观碑亭内。
《修建观音阁置买常住田记》碑碑文——载于赵椿编纂《龙泉胜境》第208页。
碑文中记载:“曩因旱魃不殃,四郊若焚,六越月,亢阳愈烈,人心惶惶,幸蒙黔国公沐(天波)、按台姜(思睿),与夫司道步祷于兹潭,至诚感神,尺虺出现。是夜瓢翻马鬣,甘澍滂沱,瑞呈双穗,岁则大熟,民大悦。”反映明崇祯年间昆明的干旱与民间祈雨之情。
8、沐天波在崇祯年间(约1629-1642之间)为龙泉观所書的两块匾
﹙1﹚、《紫極玄都》匾:
﹙2﹚、《玉陛丹宵》匾:
﹙3﹚、沐天波在两匾上所用的“署名章”、“压角章”、“引首章”等篆印:
以上图片是沐天波在崇祯年间为龙泉观所题《紫極玄都》与《玉陛丹宵》二匾所用篆印
﹙4﹚、有沐天波书的“紫極玄都”四字横匾的老照片
1938年的昆明龙泉公园老照片,在龙泉公园门头上镶嵌着沐天波书的“紫極玄都”四字横匾(见左上角)。
另附1:清嘉庆己未岁(1799年)阖堂道众同立之《重修龙泉观玉皇殿小引》碑,该碑现立于黑龙潭龙泉观碑亭内。
以上图片为清嘉庆己未岁(1799年)阖堂道众同立的《重修龙泉观玉皇殿小引》碑,现立于龙泉观碑亭内。
《重修龙泉观玉皇殿小引》碑碑文——载于赵椿编纂《龙泉胜境》第220页。
该文中记载: “玉皇殿,系明季崇禛間沐府善姓蕭茂芳創建者,石壇矗聳,殿宇崇隆,正埲^之一鉅觀也。”“是茂芳之建斯殿而専供奉玉皇至尊者,殆推己之善念而欲與人同也”。
另附2:由刘渊然书,清嘉庆三年戊午岁追泐之“玉虚师相玄天上帝受天明命剪伐魔精镇天宝符”:
玉虚师相玄天上帝受天明命剪伐魔精镇天宝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