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以史为鉴816事件327事件光大证券乌龙指 |
分类: 大盘指数 |
提示:816事件后网络上有人宣称“这辈子遇到这盛况足矣”。可是,如果这辈子遇到了两次呢,是幸福?还是悲剧?乌龙说也好,阴谋论也罢;问题是816事件到底只是结局呢?还仅仅是个引子?甚至是导火索?!
8月16日早盘就紧盯着有些疲弱的A股和港股盘面,毕竟是周末、期指交割日、美股大跌等,港股开盘居然没再跟随美股向下大幅跳开就有些意外,其后上证指数拒绝调整,当时只是怀疑期指多空处于拉锯吧。
但11:00后的约5分钟上证大盘已经有些异样,有明显资金进入拉抬,注意这5分钟时间交易极重要!
其后11点05分31开始突然风云突变,出现放量急拉指标股带动上证指数井喷、急落、再拉升,午盘后则急跌……也许是闻到了投机的血腥味,有些兴奋,应对还算不错。
据说是光大证券的所谓乌龙指,姑且不去争论,争论也没用,而且也不是我等散户能左右的吧,关键是如何应对和善后。
再说如果单从交易上说光大证券这次即使不是乌龙指(据说下单234亿,成交72.7亿)也没有多少好指控的:大资金入场买货、巨额空单期指套保,都属于合规交易啊!至于说什么巨额资金拉抬,那6月末7月初盘面的巨额排单呢?五十步和一百步吧?!
顺便说一下:光大证券巨额期指空单其实已经将自己所谓乌龙单买货的72亿基本锁定,如果空单成立,无论大盘后面如何,都不会影响光大证券了;但如果后面判定这空单出现问题,则恐怕对于大盘,特别是多头将是灾难性的,因为失去空单期指保护后,光大证券必然面临倒货提现。所以,可以大胆猜测:无论如何判定,交易所和证监会从整体考虑,多会默许这空单合法的,即使有“时间差”的违法违规;否则,上交所和中金所早在8月16日下午就应该公告停止光大证券期货子公司期指交易了。(刚才证监会已经发文了,有效)
真正问题是:当时光大证券帐户上到底有没有所说的230多亿现金(下单量)?即使有,这230亿是否合法合规,使用是否合规?以及事发后光大证券第一时间的应对是否违法违规?还有就是交易所在事发时的应对?
目前,对于中小散户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光大证券所谓乌龙指导致的816闪暴事件?更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后面的大盘行情!
一、说不清的“327国债期货事件”
这里不妨来看看18年前的1995年2月23日爆发的“327国债期货事件”及后的重要但一直被有意无意忽略的细节:
1、1995年2月23日爆发的“327国债期货事件”是两大机构间的生死对决!
有强大CZB背景的“中经开”做多国债327品种对赌曾经证券大佬的“万国证券”,逼迫万国证券铤而走险,于16时22分13秒在最后8分钟内砸出1460亿元的1056万口卖单全线爆仓当日开仓多头,结果当晚被宣布无效,也葬送了猛人“管金生”及证券王国。
中经开:1988年4月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开发信托投资公司。这家小规模的信托公司一开始就有着浓厚的“政府背景”,它以接受财政部农业周转金委托管理起家,之后接受全部财政周转金和农综办资金的委托管理。1992年1月,改名为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信”或“中经开”。其业务扩大至信贷、证券、实业投资等自营业务。难怪有人说:……中经开总是赢钱。
管金生及万国证券:1988年2月管金生负责筹建上海第一家证券公司。在他执掌期间,万国证券一级市场承销业务占中国总份额的60%,二级市场经纪业务占到全国总份额的40%。美国、英国的权威机构评定万国证券为中国第一大证券公司。管金生打起了“万国证券,证券王国”的旗号,声言要令万国成为中国的野村、美林。1994年,提出万国证券“要在2000年进入世界十大券商”。但国债327事件后,万国证券元气大伤,不久被重组。1996年7月16日,申银与万国合并。1995年4月,管金生辞职。5月19日,管金生被捕,罪名为贪污、挪用公款40余万元,但没有违反期货交易规则的说辞。
327事件和319风波表面上是国债期货疯狂投机,其实更多的恐怕是国债期货交易从开始的机构吃大中户,然而基本吃尽大中户后,就只能是剩下机构必然的相互对决了,因为食物链断了,为了生存这是必然的悲剧!
2、“327事件”之后交易所仅仅是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交易措施,试图简单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
3、“327事件”当事双方并没有被立刻处理,而辽国发( “327事件”的二号主角 )甚至可以继续恶意投机。
4、“327事件”中悲剧的不仅仅是做空的,更悲剧的是名义上赢利的做多持仓的,特别是大中户和小机构,因为其后的“协议平仓专场”中根本就找不到平仓对象。
5、“327事件”后由中纪委、监察部会同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在上海市政府配合下进行了4个多月的调查。
同年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
6、“327事件”的二号主角辽国发继续疯狂,再酿涉及金额数百亿元的“辽国发案”。
辽国发为了挽回巨额亏损,3月份继续在债市炒作“329”品种,再度亏损,又酿成了涉及金额数百亿元的“辽国发案”。
7、1995年5月11日最酿成了“319国债期货风波”
“319国债期货风波”,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操作手法与“327事件”颇为相似;也最终导致了5月17日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8、“327事件”主角之一的管金生的罪名有意思:贪污、行贿,却没有违反期货交易规则的说辞。
管金生在海南被捕,罪名为贪污、挪用公款40余万元,但没有违反期货交易规则的说辞。1997年2月3日管金生被判处17年徒刑,罪名是行贿、并在期货市场成立前数年里滥用公共资金,总额达人民币269万元。有人说,管金生是因“327”而生出祸端,却硬套了一个行贿的罪名,可谓张冠李戴。
呵呵,奇怪吧?
9、“327事件”另一主角的中经开居然没有挣钱就更奇怪了!
中经开只是前台的工具有人估算在整个“327事件”中,多头的盈利在70亿元左右;作为多头主帅,中经开自然应该赚得盆满钵满。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中经开竟然没有什么盈利。那么70亿元白花花的银子究竟被谁拿走了呢?答案已不言自明,靠内幕消息在中经开名下开老鼠仓的人拿走了;看看那些借327事件发迹的大鳄吧,如涌金系、GYZJ等
327事件不过是借国债期货为幌子的资本及资金的再分配罢了,注定了中经开只是前台的工具,其后很快倒掉、消失则是必然,也是利益相关方迫切需求了。
附见相关资料
注1:《我国的国债期货风波简介》 http://bond.hexun.com/2012-02-13/138202533.html
注2:《“327”血腥历史或许能告诉你“融资融券”的未来》(2010-01-10 00:01:04)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88f7560100g5fl.html
注3:《“恶少”之死:“中经开”史无前例的资本权贵》(2010-02-21 14:57:0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88f7560100gkbz.html
注4:《由于《隐庄肖时庆》的报道《财经》被恶意清摊 [附原文]》 (2011-05-12 17:29:5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88f75601017fph.html
10、看看当年国债期货事件在“327事件”和“319风波”过程中上证指数的情况吧:
A股似乎在国债期货327事件和319风波之前都有提前反应;国债期货暂停后,引发518井喷后,行情演化成了低价重组股的游戏。
二、“816闪暴事件”的应对和善后
可以回到这次光大证券所谓乌龙指导致的“816闪暴事件”了,现在还要再去争论什么原因和内幕吗?
1、对于“816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将关系到大盘后面相当长时间的折腾,处理不当小心演化成当年的“327事件”的结局:327事件仅仅是导致国债期货停止的引子和开端,后续仍然会有上演的“辽国发”、“319风波”
重要的问题:816事件到底只是结局呢?还仅仅是个引子?甚至是导火索?!
2、玩笑一下:如果816事件不是光大证券乌龙指的话,则只好再好好看看前面的1~10;
3、对于“816事件”的调查恐怕又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毕竟光大在如此敏感时空点上出现乌龙本就是件棘手的,况且光大自身的背景以及2013年来多次麻烦制造者和始作俑者,巧合的太多了……但更希望仅仅是巧合。
4、816事件后短期的波动难免
不仅仅是光大证券面临麻烦,涉及到的自营及相关股票,更有整个市场处理和平复一片狼藉的过程;
5、胡说八道:这后面个股咋个折腾呢?
前面的中小创业板炒过了头了,又被乌龙指忽悠,变成了加速赶顶,没戏了;大盘蓝筹指标股被光大的乌龙给整残废了,起码短时间内没戏了;白酒、医药等大消费中短线估计是忙着安顿下家了吧;一会儿IPO出来就会让所谓的新兴产业和经济类的题材好好消化的……就剩下低价重组和壳资源了,也许又会历史重演吧?做梦的,胡说的,别信!
6、娱乐一下:两个极端的上下影线1849.65(6.25的下影线)和2198.85(8.16的上影线)就看未来哪个被再回探到了?
呵呵,所谓……探到哪,收到哪!(当然,有前提的:熊市中下探到哪将来收到哪;而牛市中上探到哪将来也收到哪。)
不管怎样,1849.65(6.25的下影线)和2198.85(8.16的上影线)是应该认真对待的点位或区域,将极可能决定长期大趋势……
就到这吧!该干嘛干嘛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