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暗战:战术佯攻下的战略撤退还是转移?

(2011-03-24 23:23:26)
标签:

暗战

战术佯攻

战略撤退

转移

分类: 大盘指数

暗战:战术佯攻下的战略撤退还是转移?

目前是战略转移还是撤退?从去年“930行情”就受此困扰,目前已经到必须直面的时刻!这两天闲来无事胡思乱想,突然有了古怪的想法,只博一笑,不可当真!

一、基本情况和态势

先不妨梳理一下目前我们股市的基本情况和态势:

1、“930行情”和“新年行情”的特点

去年“930行情”和今年“新年行情”的开始都是以价值投资为口号,两次均是以市场中被低估的蓝筹股为导火索发动的;而二次行情的力度呈递减。可是很有意思的是,两次行情到后来都演化成为了题材股行情,而蓝筹股则成为了配角,更主要的是资金持续性流入的迹象不明显!

2、行情整体情况:

目前市场是以中小盘题材股投机为主;以大盘蓝筹为主体的上海股市的市盈率进入了合理区域,以中小创业板公司为主的深圳市场估值仍在历史天价区;市场中聚集着大量投机性资金,长线投资资金有流入迹象。

3、具体情况:

①、大盘蓝筹股已经进入到估值合理区域,而以银行、保险为主的部分版块的市盈率则进入历史底部,出现了相对低估!

②、以深圳中小板、创业板为标志的中小盘题材股继续着疯狂的投机,市盈率已经远远脱离了价值投资范围。

二、两个极端估值的成因推理

国内股市的两级分化严重,形成了独特的“冰火两重天”怪现象:大盘蓝筹股的低估值和中小盘题材股的非理性高估!

不妨来分析部分成因

由于6124大调整后,市场进入了整固期,特别是2009年以来市场逐渐形成了以炒题材股、炒中小盘股的氛围,而且是日渐升温,2010年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本来以稳健投资为主的公募基金逐渐成为炒作的主体,大量参与这类被灌以“新经济”的中小盘题材股的炒作;看看“百元高价股”的前十大股东名单吧,几乎已经被公募基金占据了!

截至2010年底全部公募基金公布的季报统计,各大基金持仓股票1.75万亿元,但其持仓的金融保险类股却只有2255亿元,占股票投资总市值的比重是12.8%;而同期,金融保险类股票占全部股票(流通市值加权)是22.2%;另外,极重要的信息是:全部公募基金的仓位接近满仓。

由于金融银行股的权重特性,基金理应对银行股进行“标配”,理应持有金融保险股3880亿元!可是现在却出现了1600亿元的缺口,说明整个公募基金有意减持了巨额金融银行股票,从而腾出了巨资用于炒作了中小盘的题材股了……

可以这样推理正是由于公募基金积极参与投机炒作中小盘题材股,为了保证手中资金头寸,从而前两年大量减持金融保险类股票仓位,导致银行保险类股的非理性超卖,从而造成银行保险类股的低估值;而大量资金又推高中小盘题材股股价,形成中小盘题材股的非理性超买。

这种现象有其现实合理性,但要有个合理的“度”,而目前这种极端分化早则已经显露危机:金融银行类股的低估值优势触发投资性资金的流入,推升股价,从而使公募基金面临可能丧失补仓的危机,将迫使公募基金被动加仓金融银行类股!更加麻烦的是,近乎满仓的公募基金必须抽调资金头寸,则只能减持手中其它股,首当其冲的肯定是非理性高估的中小盘题材类股。

三、胡思乱想

1、想不通的问题

①部分低估值的蓝筹类股(主要是金融保险类股)在这两次行情中脉冲式的抢筹现象的主流到底是主动建仓?还是公募基金的被动补仓呢?

②如果这里真是底部,或者说是大行情启动点的话,以中小板、创业板为标志的中小盘题材股整体性过高估值(甚至大量非理性高估)的现象合乎情理吗?那么,未来行情展开后这批数量众多的中小盘题材股会站上什么高度啊?其整体成长性能跟上股价的飚升吗?恐怕值得探讨!

③今年中小盘题材股这么多高送转说明什么?而且是近乎疯狂的高送转,难道真是回报广大股东吗?请记住送转股的本质是“折细”中,只是数字游戏!国内股市有限的历史上,这种现象绝对不是长期投资行为,大多都是有人想出货!

④更有意思的是:那么多的公募基金重仓的中小盘题材股不约而同的高送转,请不要告诉我这仅仅只是巧合!国内股市中的巧合只是传说,有的是人为!

⑤目前近乎满仓的公募基金难道突然水平提高了吗?从历史数据看,公募基金的仓位曾经被作为行情的反向指标;这一次会是例外吗?

2、假设

①这里不排除一种可能:近二次行情中的蓝筹股行情不过是战术攻势,甚至只是佯攻,不过是回补“不达标”的配置;而真正的目的则是从非理性高估的题材股中战略撤退!当然,从长期角度看,主流资金有向被低估的蓝筹股转移的要求,但那绝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蓝筹股的体量放在那!

当然,即使这一假设成立,目前的行情仍然存在向上拓展空间的要求,会做一次逼真的骗线?否则会有人上当吗?!

②如果这里真是底,或者是行情启动点的话,未来一段时间成交量上必然会有所体现和暗示:肯定会有成交量的放大!密切关注就是了。

这里只是个人的假设,没有任何根据,仅供讨论!

这里存在一个极有趣的参照,有空与朋友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